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卷羽鹈鹕
释义

§ 形态特征

卷羽鹈鹕卷羽鹈鹕是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铅灰色,上下嘴缘的后半段均为黄色,前端有一个黄色爪状弯钩。下颌上有一个橘黄色或淡黄色大型皮囊。体羽主要为银白色,并有灰色。飞羽为黑色,有白色羽缘。头上的冠羽呈卷曲状。颊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肤均为乳黄色或肉色。颈部较长。翅膀宽大。尾羽短而宽。腿较短,脚为蓝灰色,四趾之间均有蹼。

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橘黄或黄色。翼下白色,仅飞羽羽尖黑色(白鹈鹕翼部的黑色较多)。颈背具卷曲的冠羽。额上羽不似白鹈鹕前伸而是成月牙形线条。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

虹膜-浅黄,眼周裸露皮肤-粉红;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

§ 生活习性

卷羽鹈鹕

卷羽鹈鹕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也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颈部常弯曲成“S”形,缩在肩部。鸣声低沉而沙哑,繁殖期发出沙哑的嘶嘶声。

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为食。 卷羽鹈鹕会迁徙一段短距离。它们飞行时的姿态很优美,将颈昂起像鹭科,而且整群会一同飞行。

§ 生育繁殖

卷羽鹈鹕婚配为一雄一雌。繁殖期为每年4-6月。营巢于近水的树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淡蓝色或微绿色。由亲鸟轮流孵卵。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 分布情况

分布范围:分布从东南欧至中国。分布于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一带。国内见于北方,冬季迁至南方,少量个体定期在香港越冬。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数量稀少并有区域性。见于中国北方,冬季迁至南方,少量个体定期在香港越冬。[1]

§ 现状与保护

卷羽鹈鹕

现状

卷羽鹈鹕像白鹈鹕般因失去栖息地及捕猎而大量减少。于1994年,在欧洲就约有1000对繁殖对,大部份分布在俄罗斯、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阿尔巴尼亚。

保护

卷羽鹈鹕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易危 (IUCN 3.1)。

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卷羽鹈鹕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Agreemen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frican-Eurasian Migratory Waterbirds)保护下的其中一个物种。

§ 闽江河口湿地情况

卷羽鹈鹕冬侯鸟,从2003年至2007年均有记录,最高记录29只。

中国闽江河口湿地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之一,近年来已经发现了许多珍稀鸟类,卷羽鹈鹕就是其中之一。 这张四只鹈鹕齐头并进,犹如列队正步接受检阅一般,恰似一支训练严格的“蒙古御林军”。[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