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公超
释义

§ 生平简介

叶公超先生的书画展出后轰动香江叶公超,1904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西九江,191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1920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赫斯特大学学士学位。后复转赴英国,1924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离英后,再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192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27年春参与创办新月书店;同年任暨南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并兼吴淞中国公学英国文学教授。1929年任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1935年复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1938年5月,任西南联合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194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马来亚专员。1942年2月,回国至重庆。后奉委为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伦敦办事处处长,1946年返国。1947年3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兼欧洲司司长;7月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2月任庆贺缅甸独立特使。1949年1月,任外交部政务次长;3月代理部务;5月任外交部部长。

叶公超后去台湾。1950年2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5月兼“侨务办委员会”委员长;8月任出席联合国第五届大会首席全权代表;同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9月至1957年8月,连任出席联合国第七、九、十一、十二届大会首席会议代表。1954年5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1958年8月,调任“驻美国全权大使”。1961年11月免职,复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2年秋,任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常务理事。1965年12月,任国立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常委。1978年聘为“总统府”资政。1981年11月20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77岁。著有《介绍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生活》、《英国文学中之社会原动力》、《叶公超散文集》等。

§ 文学造诣

叶公超作品叶公超是一个被遗忘的文化名人。尽管曾经叱咤文坛,闻名学界,一旦时过事迁,也只有任“雨打风吹去”。他的音容笑貌和他的文字一样,都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里,很少被人提及。

作为一介文人,叶公超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任教十多年之后,又步入政坛,这决不仅仅是迷恋权势和由此带来的利益、享受,多少也有凭借一己之力改造社会的心愿。这种选择不仅中止了他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其日后政治生涯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当他在文化界活动时,虽有坎坷却从无大碍,称得上如鱼得水,甚为相得。在学术上,叶公超也多有建树。自从1940年从政以后,短暂的顺利让他沾沾自喜,以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显然,叶公超虽身在政坛,但其本质上仍然保持着文人的特性—他并未从根本上完成一个文化人向政客的转换。在两者之间,他更接近于前者而缺乏政客的老谋深算、油滑和随机应变,他始终只是一个身在政坛的文化人。然而,在一个政治生活从未正常化的政府中工作,既无完善的制度作为规范的保证,也缺乏民主的风气,这显然注定了他日后被蒋氏专制政权遗弃的命运。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叶公超步入政坛之后并未想到政治的严酷性,他晚年一直生活在抑郁中无法解脱,也是因为缺乏从政者所应有的承受失败的心态使然。

他“喜则画兰,怒气绘竹,但绘竹的时候总是比画兰的时候多”其实再正常不过。叶公超身上让人怀念的,莫过于其过人的学识和率真的性情,这两者表现在文化人身上时,不失为一种让人喜爱的品格。而其晚年的悲剧,当能让当代知识分子三思。

§ 政治生涯

叶公超—二排右数二位叶公超早年留学美国和英国,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后入政坛,曾在台湾任“外交部长”、“驻美大使”等职。叶公超出使美国,应邀发表演讲,“不看讲稿,出口成章,手挥目送,亦庄亦谐。有时声若洪钟,排山倒海;忽然把声音降低到如怨如慕,窃窃私语,全场听众屏息静听”。演讲完毕,三四百位听众起立鼓掌,历数分钟不息。在场的多位名教授都赞许他的英语是“王者英语”,声调和姿态简直可以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相媲美。

1961年10月,在对峙的极度紧张中,驻美“大使”叶公超突然于10月14日奉召返台。此时,距安理会复会日期(10月23日)不到10天,一般相信叶公超返台,是携来美国的最后通牒,要不就是“中华民国”召回“驻美大使”以示决裂了。10月20日,叶公超返台后第6天,忽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华盛顿发表声明,宣称美国强烈反对中共参加联合国或联合国所属的任何机构,强调“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地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国”,美国一直认为“中华民国”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且一直全力支持“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内的地位与所有权利。

肯尼迪的声明,经报纸一致显著刊登,虽然一般并未看出此项声明与“外蒙案”有何重大直接关系,但从“外交部”郑重其事地发表书面谈话,对肯尼迪声明表示“欢迎”等等动作看来,“外蒙案”的僵局似乎有了松动迹象。

10月21日,《联合报》在第1版上突然独家刊出“政府已训令我代表团”的新闻。虽未说明消息来自何方,只有“据悉”二字,但在当时紧张气氛下,《联合报》如无可靠来源,自不敢轻易发表此项消息。至此,放弃使用否决权一事,已是相当明朗化了。《联合报》新闻中对台湾方面为何在一夜之间改变立场亦未作说明,但情势不言而喻,肯尼迪声明是唯一原因。

10月下旬,各媒体刊出国民党中常会对“外蒙案”决定“采弹性政策,放弃使用否决权”。不过,21日那天的“中常会”新闻采访倒不这么费劲。因为早上的《联合报》已经透露了讯息,中常委们不再像以往那么口紧,第二天各重要报纸上,都刊出国民党“中常会”对“外蒙案”决定“采弹性政策,放弃使用否决权”的新闻。由于台方仅因肯尼迪的一纸声明就放弃了半年来信誓旦旦的否决“外蒙”策略,在民众之间引起了十分复杂的反应。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心头如释重负,玉石俱焚的惨痛结局是避免了,但想想几个月来上上下下“誓死反对”,竟然未能博得“友邦”美国的尊重与同情,结果硬逼得我们忍辱负重地让步,这口“冤气”,实在也很难咽下去。

1961年,因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叶公超被蒋介石电召返台,随即被免去“驻美大使”职务。赋闲之后的叶公超曾到台大和台师大兼任教授,开的课还是老本行“现代英美诗”。台下听者如云,他于是感慨:还是文人最自由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外交家叶公超总是西装笔挺,风度翩翩,这是他“玩熟了”的一套规则。然而平日生活中,他给人的印象却是“处处藐视外国规矩”。他讽刺西装,说西装袖子上的纽扣现在用来装饰,其起源却是防止大家吃喝之后,用袖子揩嘴巴。洋人打领带,更“妙不可言”,是为了便于让人牵着脖子走,且面对牵着他的人,表示由衷的臣服。

§ 个人生活

叶公超在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命运的浓缩。其中,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杜维明先生曾云:胡适、鲁迅这一代人,由于身在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较近,因此难以完全摆脱儒家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两位文化巨匠的婚姻即为明证:胡适遵母亲之命,与美国女友斩情思回老家成亲;鲁迅与朱安有名无实的婚姻一直维持到死。而表现在叶公超身上的则不是婚姻,而是其为国民党政权“帮忙”的举动。与叶公超相比,胡适则更为睿智:在担任多年的驻美大使之后毅然辞职,重返讲台,后有多次担任要职的机会,均坚辞不受。这种主动的选择不仅使之免遭了被抛弃、禁锢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自身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他“喜则画兰,怒气绘竹,但绘竹的时候总是比画兰的时候多”其实再正常不过:当一个知识分子成为政治的依附,因不合蒋氏心意被弃若敝履且丧失自由之后,尤其是对于一个“学贯中西,气度泱泱”的知识分子而言,这种痛苦就更是弥久愈深。作为学者从政的典型,后人评价叶公超:在他从政后的举止言行里仍然可以看出他基本上是一个读书人、一个书生、一个知识分子,一生中都放不下他那知识分子的身段,丢不掉那股知识分子的傲气。

§ 人物评价

叶公超叶公超虽是文化才子,但他一生的遭遇不过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命运的又一次翻版,从甘心被利用,成为“帮忙”的工具到最后被遗弃,他一生的悲剧不过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中的一声叹息。

1981年11月20日,叶公超在台北逝世,挚友陈香梅写了一篇悼文两首挽诗。诗中说:“奉献给你红色的玫瑰,那是我从童年、青年到中年对你的半点关怀与爱意”。

叶公超晚年醉心于诗词和书画艺术,且有许多独到见解。他去世后,有人用“学术擅中西,零落山邱同一哭;达官兼名士,苍凉身世又谁知”的挽联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联合报》刊登一篇署名杨子的文章,题目为《红粉知己》。该文作者是《中国论坛》半月刊负责人,与叶公超多有交往,因此他对叶的评价是:既有器识过人、恃才傲物的名士风度,又是一个才华横溢而终为俗吏所谗的悲剧英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