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迭石战役
释义

§ 历史原因

公元前1700年,赫梯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张。公元前1610年,他们攻占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几年之后,又攻陷了巴比伦帝国地首都巴比伦城,洗劫了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地城市。为了争夺中东地区的地盘,赫梯人又与埃及人打了起来。这些行动严重威胁岛了埃及的霸权地位。

§ 经过

公元前1298年春,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率领了3500辆战车和近4万战士,与赫梯(Hittites)国王穆瓦塔尔(公元前1315-前1295年在位)争取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河畔的卡迭石(今泰勒奈比曼德,位于叙利亚霍姆斯城附近)地区而进行的会战。

卡迭石——奥伦特河畔的一座古城和要塞。自公元前十四世纪初起为赫梯王国的首都。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力图在早期所征服的地区确立埃及的统治权,于公元前1312年春开始远征赫梯人占领的叙利亚。埃及部队(2—3万人,战车多辆)分4个独立支队(均按神的名字命名,即太阳神支队、拉神支队、普塔赫神支队和苏泰赫神支队)从巴勒斯坦出发,经过13昼夜的行军到达卡迭石地区。由于横渡奥龙特河(卡迭石以南10公里)组织不善,埃军纵队行动脱节:第一支队(“太阳神”)在法老的率领下,已于午前进抵卡迭石,在该城西北扎营;第二支队(“拉神”)渡河后尚在行军,其他支队仍在半渡之中。各支队间失去联系。

赫梯主力及其盟军主力(共计2万多士兵,2500辆战车)隐蔽配置在卡迭石以北。当赫梯国王穆瓦塔卢侦知埃及军开进后,即令部队渡到奥龙特河右岸,完成了卡迭石以东的翼侧行军,在卡迭石以南用战车出其不意地袭击埃及军,并击溃正在行军中的“拉神”支队。随后,赫梯军又从南面和西面进攻“太阳神”支队的营地。赫梯战车的攻击与埃及军的反击,彼此交替进行。赶到战场的“普塔赫神”支队决定了战斗的结局。它以严整的战斗队形(呈三线配置:一线位战车并有轻步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为步兵和战车各半)攻击对方翼侧。它对赫梯军后方的突击迫使赫梯人撤回要塞。次日,双方再次开战。穆瓦塔尔也投入步兵和战车,猛冲埃及中军,并令要塞守军8000人出击配合,战斗十分激烈,但各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赫梯军退守要塞,拉美西斯二世亦无力夺取要塞,决定返回埃及。

但是,赫梯与埃及的争霸并没有完结,战争又持续了16年。直到公元前1284年前后,新国王哈图舒尔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决定终止战争,缔结和平条约。穆瓦塔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未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穆瓦塔尔。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银板和约是最早的国际条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

点评:这场战争中,双方都遭受惨重的损失。此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运用军事计谋调动敌军,步兵与战车兵协同,要塞守军出击与野战部队配合等是这此会战的主要特点。凯尔奈克神庙壁画中的埃及史诗作者彭陶尔里歌颂了这次战役,这些壁画描绘了战争酌全部过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