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动 |
释义 | § 概念 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上来看,劳动这个概念包括所有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意识地从事的创造性的过程。劳动的意义来自于劳动的人在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的需要、能力和世界观。 狭义上,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广义上,从最简文化所阐述的文化原则和人性原则来看,人们所从事的 劳动各种“劳动”,应当看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上班”、“营业”、通常所说的“务工”、“务农”、“就业”、“劳动”等等范畴相比含义更为广泛的公辈实践的范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对整个世界的创世做人活动(即赡老抚幼活动及其各种扩展形式)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统领到领域的各种类、各级别、各层面、各角度的“筹、划、组、管、干”活动中的脑力劳动时间(由包含在成果中的加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折算)的支出,这是公辈劳动的本质方面;同时,另一层次是指这些“筹、划、组、管、干”活动时间中的必要的体力劳动时间的支出(由包含在成果中的加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折算)。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劳动,具有统一的实践性,即都是最伟大的劳动长辈的活生生的劳动时间支出,同时是生命活动时间的投入,都与最伟大的劳动长辈获得自身一切利益直接相联系,是决定和考核最伟大的劳动长辈荣辱兴衰、功过是非、损益大小的最可靠的尺度,具有最光荣的人性立法(即公辈不受惩罚的法律)的最高价值。可以把这种意义的劳动称为世上唯一神圣不可侵犯的“公辈劳动”。在公辈看来,劳动是公辈的生命活动形式与赡老抚幼的创世做人活动形式相联结的各种实践形式。 2010年大连油管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流入渤海湾,油企发动渔民划船捞油,就是物理收回的最原始例子。据传,大连油污事故使当地渔民数天捞油捞到的“油水”,远远超过了数年在海里风吹日晒捕捞获得的收入,一天可获得万元收入。必须注意到,这并不是与其投入的生命活动时间即劳动的价值量相对应的收入。 § 目的 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 ·个人以及社会作为个人的集合劳动来生产和制造其所需要的生活的物质基础,以及来满足其需要。 ·劳动作为保证或改善劳动的人或其家庭成员、朋友、团体、集团或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手段。 ·参加创新、文化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参加科学知识的领会和发现,参加对政治或社会的改革。 § 意义 通过劳动和劳动所创造的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但能够在自然界幸存下来,而且能够不断地加强社会的生产力以至于这个似乎无限的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威胁到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本身的存在。从20世纪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到劳动的这个历史意义。 劳动过程随着社会的规则和法律的不同而变化。而一个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又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可以看做是调整一个社会的劳动资源的供给、分布及劳动结果的方式。也就是说,劳动随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和差异而不断地变化。生产关系决定劳动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和意义。每个文化时期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有的劳动形式。 劳动有一个与社会和国家体系不十分相关的方面,这就是技术水平。虽然每个人和每个社会的能力和经济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尽可能地使用最有效的和新颖的技术来保证和提高其劳动的质量和生产力,来保证其劳动结果符合社会的需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的体力在劳动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要了。其结果是体力劳动不断地被机器取代,而为了维护和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系统的运行,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需要更好的教育和训练,新的劳动产生。虽然如此在一些发展国家中今天甚至于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人不直接参加劳动而是通过社会福利或其它方式来享受劳动产生的结果。对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这个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一些哲学家(比如卡尔·波普)认为只有从独立的意识中产生的劳动才会对社会带来最大的财富,因为奴隶或士兵式的劳动者没有或只很有限地可以选择其最有效的劳动方式和工具。 § 人权 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中称劳动为人权: (1)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2)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3) 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方式的社会保障。 (4)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 劳动者 劳动者,即指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人。 ·工人即劳动者,多指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获取报酬的人,常指“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相关条目 ·劳动力,工人阶级、产业工人,蓝领、白领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法·工会 ·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