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奴 |
释义 | § 农奴 § 正文 在封建社会领主制下被束缚在土地上、对领主(农奴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并受其剥剥和压迫的农业生产劳动者。在欧洲中世纪,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劳动者和社会基本阶级之一。 农奴不同于奴隶社会中的奴隶,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可以被奴隶主随意买卖、杀戮。农奴主对农奴一般不能杀戮,但能随意处罚或连同土地买卖、抵押和转让。农奴有少量劳动工具和牲畜,以奴役性的条件从农奴主领得小块份地从事耕作,有自己的家庭和经济,因而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但他们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在超经济强制下,必须用自己的耕畜和农具在农奴主的土地上耕种,或缴纳代役租,并承担其他无偿劳役和贡赋。农奴的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在份地上生产自己家庭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他的剩余劳动时间则用于为农奴主生产剩余产品(劳役地租)和提供其他劳役及贡赋。 西欧奴隶社会末期,一部分奴隶已从主人手中领得份地耕种,纳租赋、服劳役,转化为隶农。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发展,奴隶、隶农和贫穷无地的自由农民,逐渐转化为农奴和依附农民。到封建社会晚期,农奴的不断反抗和起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促使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奴大量逃往城市,成为自由民;部分农奴通过赎买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 对中国的封建社会,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在西周曾出现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制,这种领主制下的“庶人”就是当时的农奴。他们为领主耕种“公田”,以“助”的形式交纳劳役地租。到春秋时代,他们开始从农奴身份逐渐转变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此后,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地主制经济。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一般缴纳实物地租,不存在以服劳役为主的农奴制。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长期流行的依附农制度,农民被束缚于土地,地租剥削十分残酷,并受专制的封建国家的压迫,因而这种农民,实际上还是农奴。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