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释义

§  简介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7年1月1日——1982年11月10日),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后为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 生平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与美国谈判

1906 年12月19日,生于乌克兰叶卡杰琳诺斯拉夫州卡门斯科耶。

1921—1923年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厂做工。

1923—1927年加入共青团;在库尔斯克农田耕作与土壤改良中等技术学校学习。

1927—1930年任自俄罗斯奥尔沙区科哈诺夫斯基镇的土地丈量员;在库尔斯克州的一个区任区农业管理局农田耕作组组长;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比塞特任县执行委员会农业部部长,比塞特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任乌拉尔州农业部副部长。

1930年在莫斯科农业大学学习。

1931年加入联共(布);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学院夜校学习,并同时在冶金厂做工,任冶金学院党组织组织委员。

1935年毕业于冶金学院,获工学士学位;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厂当工程师;服兵役。

1936年在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冶金厂任工程师,并任冶金技术学校校长;5月,任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苏维埃副主席。

1938年5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部长。

1939年2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主管宣传工作的州委书记。

1940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负责国防事务的州委书记,团政委。

1941年7月,入伍;同月,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团政委,旅政委。

1942年4月,在第十八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10月,获上校军衔。

1944年获少将军衔。

1945年4月,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7月,在伦贝格任喀尔巴阡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6年任扎波罗热州委第一书记。

1947年11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50年3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6月,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7月任摩尔达维亚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2年10月,任苏共中央委员。

1953年3月,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逝世。被解除苏共中央书记的职务,任命为海军部政治部主任,领中将军衔。

1954年2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二书记。

1955年8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被选举为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6月,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

1958年任苏联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

1959年1月,出席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言。

1960年5月,第五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第五次会议,被任命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7月,因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免去了苏共中央书记的职务。

1961年10月,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并发言;12月,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62年9月,出访南斯拉夫。

1963年6月,在苏共中央举行的全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4年7月,由于已任苏共中央书记,被解除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一职;10月,苏共中央全会,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同月,在红场欢迎宇航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同月,与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等人在波兰边境比亚沃维斯卡森林的普什哈会晤;11月,在克里姆林宫庆祝十月革命47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12月,在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上,接任苏联宪法委员会主席的职务。1965 年1 月,出席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4月,访问波兰;5月,在克里姆林宫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20周年大会上作报告;十月,再次访问波兰;同月,在苏共中央举行的全会上作《关于召开例行的苏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10月,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第六次会议,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1月,访问民主德国。

1966 年1月,访问蒙古;2月,英国首相威尔逊访问苏联,与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3月,苏共举行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了苏共中央总结报告,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67年1 月,访问波兰;同月,访问埃及;2月,访问捷克斯洛伐克;4月,率代表团参加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七次代表大会;5月,访问保加利亚;9月,率团访问匈牙利。

1968 年1月,访问波兰;同月,访问民主德国;3月,与保、匈、民主德国、波、捷党政领导人在民主德国德累斯顿会晤;4月,苏共中央举行全会,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迫切问题和苏共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的报告;5月,与保、匈、波、民主德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7月,与捷共中央主席团在捷边境城镇切尔纳会晤;8月,与捷、波、民德、保、匈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会晤,之后,苏共中央全会于19日决定对捷进行军事干涉。

1969年1月,在莫斯科红场发生枪击事件,据说,是针对苏联领导人的;6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会上致开幕词并作了长篇发言。

1970年5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一书出版;同月,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同月,在第八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了包括他在内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8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苏,与勃列日涅夫会见;10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苏,同勃列日涅夫举行了会谈。

1971年3 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苏,与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同月,苏共举行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会上作了总结报告;4月,苏共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选举他为总书记;5月,率团参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6月,率团参加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8月,与保、匈、民德、蒙、波、捷党政领导人在克里木会晤;9月,与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克里木会谈;同月,对南斯拉夫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同月,访问匈牙利、保加利亚;10月,萨达特访苏,与勃列日涅夫会谈;同月,访问法国、民主德国;12月,率团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1972年4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访苏,与勃列日涅夫会谈;同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苏,会见勃列日涅夫;同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两项协议等文件;10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第三卷出版;11月,又一言论集,题为《苏共为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结而斗争》出版。

1973年1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苏,与勃列日涅夫在明斯克附近的扎斯拉夫尔进行工作会晤;5月,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同月,访问波兰、民主德国及联邦德国;6月,访问美国,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同月,访问法国;7月,接受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同月,与东欧及蒙古各国领导人在克里木会晤:9月,1964—1972 年的言论集《关于苏共和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出版;10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苏,同勃列日涅夫会谈;11月,访问印度。

1974年1月,首次访问古巴;4月,参加在华沙举行的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6月,阿富汗共和国总统达乌德首次访苏,勃列日涅夫与达乌德会晤;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会谈,并签署了10项文件;7月,访问波兰,参加波兰国庆30周年纪念活动;10 月,在柏林参加民主德国25周年国庆活动;同月,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举行会谈;同月,与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举行会谈;11月,与美国总统福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并第一次“中风”;同月,率团访问蒙古,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周年庆祝活动,再次“中风”。

1975年2月,与来访的英国首相威尔逊举行会谈;3月,率团参加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7月,率团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三阶段会议,会议期间与多国领导人举行会晤;11月,与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统谢尔举行会谈;同月,与来访的意大利总统利昂纳举行会谈。12月,牢团参加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发表讲话。

1976年2月,在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作总结报告,代表大会结束时,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5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苏联元帅军衔;6月,率团出席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并作长篇发言;11月,访问南斯拉夫;同月,访问罗马尼亚;12 月,在70 寿辰时,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联合给勃列日涅夫写贺信。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第五枚列宁勋章、第二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和荣誉武器(短佩剑)。

1977 年6 月,会见来访的索马里第一副总统萨马特尔;同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会议,解除波德戈尔内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这一职务;同月,访问法国;8月,与来访的南共联盟中央总书记铁托举行会谈;11月,同芬兰总统吉科宁会晤。

1978年2月,会见来访的古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3月,会见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斯多夫;同月,被授予胜利勋章;5月,出访联邦德国;同月,访问捷克斯洛伐克;12月,会见来访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总书记、总理塔拉基。

1979年5月,率团访问匈牙利;6月,在维也纳同美国总统卡特举行会谈;9月,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塔拉基举行会谈;10月,率团访问民主德国,并参加民主德国国庆30周年活动。

1980 年5月,率团抵贝尔格莱德,参加铁托总统的葬礼;同月,与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谈;同月,与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会谈;8月,致函美国总统卡特、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表示愿同西方就削减欧洲中程导弹问题进行谈判;10月,与来访的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卡尔迈勒会谈;12月,出访印度。

1981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4月,率团出席捷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讲话;5月,与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会谈;11月,访问联邦德国。

1982年3月,在苏联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讲话;同月,在塔什干授勋大会上发表关于对华政策的讲话,并谈及对日关系问题;5月,在苏联共青团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同月,会见黎笋,黎笋授予他一级胡志明勋章和越南劳动英雄称号;9月,会见访苏的印度总理英·甘地;11月,在克里姆林宫庆祝十月革命65周年招待会上发表讲话;11月10日,猝然去世,终年75岁。

§ 贡献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却开始深入苏联普通公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迪斯科、爵士乐等西方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度根绝的吸毒现象开始风靡一时,社会治安状况大大恶化。据统计,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大约形成了2400个黑手党组织,并且这些黑手党大都有官僚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莫斯科已和纽约一样,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1]

§ 评价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晚年生活

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苏联的国势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社会积累的无数尖锐矛盾缺乏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使这些矛盾越积越深,社会动乱的能量越积越大,最终随着勃列日涅夫的逝去,一个曾经令人仰视的强国也随之坠入深渊。

然而在勃氏去世20多年后,俄罗斯人却开始怀念这位“忠厚长者”。俄各界对于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呈现出肯定多于否定的总体态势,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与现在相比具有“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统计数据表明,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分化为界限分明的贫富两大社会集团。对于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勃列日涅夫时代是“不公正、不平等”的俄罗斯的对立面。根据列瓦达中心的材料,2005年1月,4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俄罗斯所有的一切都保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状况会比较好。二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处于发展的巅峰期,国际格局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俄罗斯的大国主义传统和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苏联解体后,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经济和社会资本主义化之后,俄罗斯始终没有能够找回曾经的大国荣光。而大国意识和强国意识恰恰在俄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然,俄罗斯人现在也在反省勃列日涅夫时代。因为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开始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内,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从而为苏联的覆亡埋下了隐患。[2]

§ 轶事

笑话

若要评选史上最搞笑的国家首脑,冠军非苏联共产党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1964-1982在位)莫属。他要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把手,勃列日涅夫的水平与所作所为确实和他的地位严重不相称。勃列日涅夫的翻译霍德列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求甚解,往往用诸如“我们将研究研究”、“我们考虑考虑”这类话搪塞对方提出的问题。只要手头没有讲稿,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个平庸的国家最高领导曾闹出许多笑话来。1979年,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私下会晤,他照本宣科,念着为他准备的稿子,当念到划去的段落时,竟转过头去问翻译:“我还要往下念吗?” 1982年9月,勃列日涅夫到阿塞拜疆视察,在阿塞拜疆党员大会上致祝贺词。他拿错了别人为他准备的另一份讲话稿念了起来,居然没有发觉!由于他的讲话与大会毫不相干,台下听众骚动起来,秘书连忙替他换了一份讲稿,他这才明白念错了稿子!

勋章

勃列日涅夫还有浓郁的“勋章情结”。以发奖章、勋章的方式颂扬自己治理下的苏联社会,成了勃氏工作日程中最重要的事,并对此走火入魔。他的警卫讲了这样一件真事:勃列日涅夫在看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时,一个护士在一旁说,剧中的侦察员伊萨耶夫是个真实的人,现在还活着,只是被人遗忘了。这一下可算是触动了勃氏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他马上让警卫去了解伊萨耶夫的近况,如住在哪里,现在干什么等等。警卫说,不用去了解,没有这个人,那是电视剧塑造的艺术形象。勃列日涅夫还是不放心,又给安德罗波夫打电话,得到的是同样的回答。怎么办?勃列日涅夫本来是想给这个伊萨耶夫颁发勋章的,人都没有,勋章怎么发?勃氏这时来了聪明劲儿,他把一枚金星勋章授给了扮演伊萨耶夫的演员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究竟给多少人发了多少奖章和勋章,已无法统计清楚;但可以说清楚的是,他没少给自己发勋章,他一生获得114枚勋章。1976年12月,70岁生日时获得“苏联英雄勋章”,这是当时苏联的最高勋章,一般只授予为苏联国家和社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士。同样出于庆生,他还获得“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超过三次。1978年他还获得军队最高勋章“胜利勋章”,成为二战结束后唯一获得该勋章人士。他死后,1989年苏联取消了他的这枚勋章资格。

时间一晃过去了20多年,勃列日涅夫的名字仍常常出现在俄罗斯的各种场合,挂在老百姓的嘴边,不过不是怀念,而是对他进行讽刺。说唱艺术家彼德罗相在舞台上装出一副臃肿不堪的样子,嘴角歪斜,学勃列日涅夫说话:“今天,我……代表……苏……苏联政府……授予您勋……章……”[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