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偶方彝
释义

§ 文物简介

偶方彝

偶方彝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器体为长方体,口内收,鼓腹,下接长方形圈足。在器体的长侧边缘口沿,各有七个缺口,这些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而设计的。四面斜坡状器盖,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看上去极似商代宫殿之“四阿”式屋顶。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偶方彝装饰豪华大方。通体以云雷纹做地衬,以浮雕技法表现了饕餮、鸱鸮、夔龙、大象等动物形象,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器底铭“妇好”二字。

§ 基本资料

【名称】:偶方彝

【类别】:器具

【年代】:商朝

【文物原属】:旧藏

【文物现状】:至今

【简介】: 高60厘米、口长69.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l千克

1976年河南省殷墟妇好墓出土。

§ 相关介绍

彝为盛酒用具,方彝为后人所定,未见于古书记载。此器身为长方形,口盖如四面坡屋顶。有脊,脊上有两纽,纽亦为四面坡式。器口前后有硬挑式梁头各七枚,前沿为半圆形,后沿为尖形。平底的圈足较高。腹两侧靠下有附耳。自盖至圈足有扉棱六道。盖上饰饕餮纹,两旁加饰鸟纹。口沿下也为鸟纹,鸟纹中间有圆,纹较浅。圈足上饰有夔纹。内底有“妇好”铭文。此彝造型访当时殿堂建筑,长方形有如两只方彝联体,实为罕见。彝身纹饰繁多,但仍不失其宏伟庄重的气势,在“妇好”墓中独树一帜。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后期的妇好偶方彝,高60,长88.2。外形是两个方彝的结合,但是内部却是相通的。器身两长边口沿各有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设计的。器盖呈四面斜坡状,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极似商代宫殿之“四阿”式屋顶。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花纹除了由双夒(贪兽)合成的饕餮纹以外,还有立鸟、鹗面、象首等,在繁缛富丽之外,更有一种神秘感。器底铭“妇好”二字,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一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商代第一女将。此器展示了商王室的尊贵奢华以及妇好本人的巾帼英姿。

§ 外观描述

这件偶方彝的器盖似屋顶,两端有对称的短柱钮,长边各有7个方形盖和7个尖形盖,正好和器身的槽口吻合。器盖与器身装饰饕餮纹、夔纹、鸟纹、三角形纹等,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方彝的形制有所变化,浅缩颈,腹微鼓。有的器物上还铸有铭文。

该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绝无仅有的罕见器形。 器身两长边口沿各有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设计的。器盖呈四面斜坡状,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极似商代宫殿之“四阿”式屋顶,有正脊与垂脊。器口前后各有七个方形和尖形槽,颇像房子的屋椽出梁头七枚,反映出当时的屋檐多探出梁头硬挑,前沿所出梁头为大半圆形,后檐所出者为尖形,类似后世斗拱的雏形。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偶方彝装饰豪华大方,通体以云雷纹做衬地,以浮雕枝法表现了兽面、鸱鹗、夔龙、大象等动物形象。偶方彝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器底铭“妇好”二字,表明此器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所作。

§ 妇好简介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一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据甲骨文材料记载,妇好曾经频繁地参与祭祀,主持王室的盛大祭祀典礼;多次率领军队出征,最多的达到一万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开向边缰,征伐与商王朝作对的土方、羌人、巴方等方国,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被誉为商代第一女将。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是目前所见第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内有殉人16具,殉狗6只,随葬器物1928件。妇好墓宛如一座地下宝藏,向世人展现了殷商时期的王家气派。

§ 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殷墟青铜礼器的大量出现,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以青铜礼器鼎、簋、觚、爵、斝,兵器戈、矛、钺、刀、镞,工具锛、凿、斧、锯、铲,乐器铙、铃、钲等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层层叠叠的线条把动物形象加以抽象变化,采用极精细的几何纹和深浅凸凹的浮雕,构成形形色色的图案,布局严谨,庄严凝重。其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的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殷墟在青铜冶铸方面辉煌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古代青铜文明的中心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