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克拉维科德 |
释义 | 克拉维科德 § 内容 clavichord 击奏弦鸣乐器。15~18世纪流行于欧洲,19世纪初被钢琴所取代。曾译名“古钢琴”、“击弦古钢琴”等。外形为一长方箱体,下有4根支柱。用键盘操纵,音域为3.5~5组。箱内琴弦与键盘平行,并按双弦排列;右端有弦轴、音板和长弦马,左端有扣弦轴和覆盖在弦上的制音毡,由铜锲击弦发音。铜锲装在琴键的里端,按下琴键,铜锲击弦后继续抵住琴弦,仅铜锲至弦马之间的一段弦振动发音,铜锲左面部分因有制音毡而不震动。克拉维科德因击弦的结构不同而分为两种:①品式克拉维科德:琴弦比琴键少,相邻的几个键合用一对同音弦,因此,这几个键只可先后弹奏,不能同时发音。②非品式克拉维科德:各键都有自己的一对琴弦。克拉维科德的音量微弱,但发音能随指触的力度变化而变化,能奏渐强与渐弱,如按下琴键继续作按揉动作,能产生特有的抖音又称“贝邦”。克拉维科德的历史可推溯到古代的弦音计,原是测音用的独弦器,后来弦数逐渐增加,约至14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乐器,17世纪欧洲各国已不用,18世纪中期,由于C.P.E.巴赫为克拉维科德创作了很多乐曲,并写有《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的真谛》一书,使克拉维科德继续在德国流行。20世纪20年代以来,这种乐器又被一些爱好者复苏,并出现了一些专业演奏家和新作品。 § 配图 § 所属分类 乐器 击弦乐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