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克拉玛依九龙潭 |
释义 | § 概况 九龙潭是克拉玛依河的源头所在,地处克拉玛依河穿城风景带之首—东郊瀑布景区内。该景区主要由高约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潭和周围大面积的绿化林带草坪构成。瀑布水源来自风克干渠湍急的水流从中间的一条巨龙口中喷出,利用水的喷涌速度和自然重力形成宽约10米的巨大的瀑布,瀑布的两边分列的8条龙嘴也同时喷出水柱,构成一副巨大的水廊。瀑布下面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回字水潭,潭内碧波荡漾,潭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拱桥连接潭中的岛屿,成为横跨巨潭的通途。巨潭四周是花岗岩铺面的平地,两侧的花坛中玫瑰、万寿菊等花卉竟相开放,斜坡上是点缀的花卉的绿色草坪。克拉玛依九龙潭 § 仿古建筑 为衬托栩栩如生的九条龙,在横截干渠的大坝上还颇具匠心地修建了一组仿古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达600平方米。有分列两边的两座八角厅、位于正中的一座门楼和连接凉亭与门楼的长廊,在巨潭两侧也有长廊约100米。景区中,人行地面上铺设的红绿相间的地砖,。几个崭新的公用电话亭体现了设计者以人为本的思想。那高高耸立、造型各异的路灯使夜幕下的九龙潭别有一番风韵整个建筑物雕梁画柱,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为人工建筑的旅游景点,九龙潭以引起游人的极大关注,自景点建成以来,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前来游览、拍照,它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引以为荣的滨河第一景。克拉玛依九龙潭克拉玛依九龙潭 § 九龙潭相关资料 克拉玛依作家笔下的九龙潭记: 题记:我是一个已离开油城8年的克拉玛依人,得知贵报为克拉玛依建市50周年征稿的消息,特将我去年回克市探亲时游览九龙潭后写的诗词投稿,谨以此词祝愿我亲爱的故乡繁荣昌盛! 人道江南秀雅,嗤之媚俗;漠北峥嵘,叹其蛮荒。惟观夫戈壁明珠,处瀚海西南,天山之北,守亘古之灵气,汲寰宇之精华,历久愈新。克拉玛依九龙潭 当年寸草无生,风餐露宿,誓将昆仑变仙山。而今真魂还在,只是苍颜无处寻,换了人间。故引九龙下凡,吐水为潭。环延千里,盘踞于此,守油城东北,侧听有气吞山河之势;烟雾迷蒙,有包罗万象之机,如万马奔腾,天雷阵阵,虽距千里,不绝于耳。雕梁画栋,翠柳成荫,往来扶老携幼,怡然自乐。 登高西望,仪态万千,碧波环城,揽楼宇,拒荒丘,滋润涸地,砂石变璞玉。城区异彩乍现,朝日与油龙共升,愿人间多此佳境,众生俱欢颜。 只恨归期日近,唯梦中相见,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十载翻天覆地,修此琼台,惠及苍生。噫!万千辞藻何得拈来,释此情怀?待染一身豪气,把酒酹天地,一杯毋须多! [1] § 克拉玛依九龙潭九龙吐水 克拉玛依26万石油人欣喜若狂地过了一个非凡的节日——水节。三代石油人盼了几十年的水,从市东郊3公里外的九龙潭九龙口中似瀑布喷涌而下,流进8公里长的原来拉玛依河,浩浩荡荡的穿城而过。霎时,鞭炮齐鸣,锣鼓震天,整个油城开了锅。老石油王荣眼含热泪激动地说:45年前,我们来这里找油时,连吃饭用的水都要从几百公里外去拉,一个人每天定量500克。如今,牵来油龙的石油人又牵来了水龙王,“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自治区党政军和兵团领导阿不都热衣木·阿米提、阿不都热依木·阿吉伊明、王素甫·艾沙、谢志强、买买提明·阿不都热依木、依布拉音·苏来曼和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傅秉耀参加了水节剪彩仪式。 克拉玛依九龙潭 克拉玛依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随着油田的发展,克挟玛依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工业一直是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迄 止,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已连续0年位居全国陆上油田第四位,按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还开发100年。石油工业的腾飞,带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2亿元,占新疆国民经济总量的8.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8万元,名列全国前茅。 但是,多少年来,缺水一直制约着这座油城的更快发展。从今天起,克挟玛依每年增加4亿立方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这必将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了实现克拉玛依二资助腾飞,市局党委提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思路,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开发100万亩土地。到目前,已完成了80万亩土地的土壤详查和水文地质详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筛选了50万亩宜耕荒地,作为大农业的首期开发。据克市农发办负责人介绍,克拉玛依今秋将灌溉5万亩土地,栽种40万株防风林木,明年春将全面实施发展现代大农业战略。 在通水现场,克拉玛依市市长唐健告诉记者,从今天起,原来拉玛依彻底结束了无水的历史,一个以牧、农、林相结合的生态型现代化大农业将在油城形成,这对原克拉玛依发展多元化综合型经济,实现产业接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 克拉玛依简介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قاراماي شەھرى;维吾尔语拉丁化:Qaramay;英语:Karamay或Karamai),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县级);同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告克拉玛依市成立。1982年2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克拉玛依市为设区的地(州)级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1984年8月17日,自治区决定克拉玛依市为直辖的不设区的县级市,下辖街道办事处和乡、镇。1990年1月8日,自治区恢复克拉玛依市为地级市。 建市前,独山子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县级建制镇,其余各地均为邻县辖区。其中乌尔禾属于和布克赛尔县;大、中、小拐属沙湾县,克拉玛依地区属托里县。1958年克拉玛依设市后,行政区域包括克拉玛依、独山子、六十户、乌尔禾、百口泉、红山嘴、前山捞坝、白碱滩、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区,下设独山子和乌尔禾两个区;撤销了独山子镇人民委员会建制。 1997年全市总人口(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为254560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数的76.5%;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截至1999年4月,克拉玛依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乌尔禾、白碱滩4个区,乌尔禾、小拐2个乡;还设有胜利路、昆仑路、天山路、银河路、金龙镇、五五新镇、金山路、西宁路、北村、中兴路、三平镇、百口泉等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某年)全市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9个自然镇、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109个居民委员会和20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4个团场。新疆石油管理局机关设在克拉玛依市。石油管理局与克拉玛依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下政企分设的两套管理体制。 2004年,克拉玛依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8年11月,领导班子调整,市委书记是徐卫喜,代市长是陈新发。 2008年末,克拉玛依市总人口27.27万人。 2010年末,克拉玛依市总人口45.05万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