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其毅 |
释义 | § 人物简介 民国22年(1933年),邢其毅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随即前往美国伊利诺斯州州立大学研究院深造,在国际知名化学家阿•亚当斯教授指导下,从事化学研究,民国25年(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他又去德国慕尼黑大学魏兰德教授实验室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其间取得了“芦竹碱的结构阐释与合成”的优秀成果。这一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在有机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他的声誉鹊起。 民国26年(1937年)初,日寇逐步入侵;面对祖国危亡的关头,邢其毅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物质生活,返国就任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卢沟桥事变”引发了全面抗战。研究院南迁云南省昆明市,他负责图书资料和仪器的转运工作,不顾个人安危,绕道香港、越南,历时半年,终于使图书资料和仪器完整无损地安全到达目的地。 在战争时期,疟疾为患猖獗,内地药物异常短缺,邢其毅满怀激情,亲往云南河口地区寻找金鸡纳树,对其树皮中奎宁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为提供抗疟药物,支援抗战,进行了不懈努力。此外,他还以蓖麻油为原料,从事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获得成功,因其操作简便,后来被普遍采用。他又与别人合作,在防己生物碱的研究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防己诺林碱”,这是我国在生物碱研究方面较早和较完整的一项成果。 民国33年(1944年),邢其毅经老友林葆骆(著名儿科大夫)介绍,应新四军敌工部部长李亚农之约,偕同夫人钱存柔(东吴大学生物系毕业,解放后历任北京大学微生物系教研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学通讯》编委,民盟成员,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任内退休)前往安徽省天长县参加革命工作,受到新四军卫生部的热情接待,在宫乃泉副部长领导下,前往华中军医大学(又叫华东军医大,1947年改名为白求恩医学院)担任药学部、医学部的教学工作。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在皖北农村的茅屋里开办了若干期的药学班和医训班,培养出一批受到比较严格、正规训练的医药骨干。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药物的研究与生产。如重伤员急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针剂,他们就及时研究生产出合格的针剂,缓解了解放区药物供应的困难,为革命根据地的医药事业贡献了力量。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救亡工作之责已尽,邢其毅遂于次年返回北平,既与离别多年的双亲团聚,同时受聘于北平大学,任化学系、农业系教授和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民国37年(1948年),北京和平解放,邢其毅之父先后受到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市政协委员。邢其毅夫妇更以满腔热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继续执教于北京大学。邢教授博学多才,除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之外,还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积极参加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计划的制定。此外还先后担任《化学日报》、《科学通报》和北大《自然科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副总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有机化学卷的主编。后又被北大聘为教务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同时在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职。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在称为院士)。 邢其毅以其学识和声望,担负多种社会职务。1953年加入民盟任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历届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和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中国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他是我国造诣很深的有机化学家、教育家,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我国的化学教育与科研事业,是我国有机化学教育奠基人之一。数十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约90篇,并一直参与《有机化学辞典》的编撰工作。他编著的《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是国内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邢其毅2002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 成果 邢其毅在有机化学领域成就卓著。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科学地预言:在未来年代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有机化学的前沿阵地。1951年他提出对蝎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比国外同行早15年;他还是我国进行胺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是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的好方法;他和助手在多年的多肽化学研究中,先后成功地完成了九种多肽的新试剂,因而获得国家科委1988年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诱人的领域,20世纪50年代前后,国际上的有机化学方面的专家都在关注着这一问题。1958年,邢其毅和几位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研讨了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可能性问题。1959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协作,进行“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研究,邢其毅是主要学术负责人之一。到1965年,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问世!这是人类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结晶蛋白质,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与关注。是有机合成学科对生命科学做出的重大贡献,它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多肽化学合成领域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为国家赢得了荣誉。这一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1982年自然科学一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博士认为,这是人类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是属于世界级的科研成果。1997年9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再次获得求是科技基金颁给的“突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氯霉素的合成与规模化生产,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科研项目。原来的合成方法,工艺繁琐而复杂,原料也难获得。在1956年研究普林斯(Prim)反应的立体化学进程中,邢其毅与戴乾园等人,利用原料来源方便而又价格低廉的苯乙烯,完成了氯霉素合成的新方法。该法使整个合成仅有五步反应,而且中间生成物全为液体,从而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输送和连续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但在理论上解决了氯霉素的立体化学问题,而且更适合大规模生产。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奖。意大利卡洛•埃巴公司采用这一合成路线,建成了年产400吨氯霉素的工厂。 天然香科的开发利用,也是当今世界回归大自然思潮下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对天然香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鉴于此,邢其毅亲自设计特殊的工具,到生产花果的现场收集“香气”,首开了花果香头成分研究的先例。自1978年首次完成了白兰花香成分的全分析之后,相继进行了西藏扎布耶盐湖杜氏藻的香气成分分析,对玫瑰、荔枝等花卉、水果的香味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有的成果已被有关企业所采用。 我国传统的中药,大都以水煎制,他选择人参作对象,开展中药水溶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分离出几种水溶性小肽成分和生理活性与化学结构。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邢其毅在教育战线勤奋耕耘数十年,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他编写的《有机化学简明教程》、《有机化学》(上下册)、《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是高等院校化学教学的宝贵财富。北大1999年100周年校庆之际,该校出版社出版了《院士文库》,其中收入的《邢其毅文集》将邢其毅在学术上的累累硕果分类辑要汇编,计学术论文68篇,综述9篇,化学家传记4篇,科普与化学教育8篇。这些成果,反映了他对科技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为知名学者,邢其毅具有大家风范,北大裴伟伟教授在《深切怀念邢其毅》一文中谈道:她原先觉得共振论很抽象、难懂,但一听邢先生的讲座,只用寥寥数语,把共振论阐述得一清二楚。他备课总要化大量时间反复修改讲稿,邢其毅上课时却又不看讲稿,而是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感染着每位听课者而引起共鸣。邢先生既重视理论教学,同样重视实验课教学。他认为实验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及其合成的科学,是对微观世界得出的一个正确认识,而这种认识是通过实验手段,经过直接的观察和推理而得到的,由实验提供的素材,总结出系统的理论,为探索分子世界打下基础,是一种更本质、更重要的学习。他对学生很关心、爱护,凡有来访、来信,都亲自接待,亲自回复。 邢其毅为人正直,作风正派。1957年曾被错划为内控使用的“中右”。因此,北大当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领导小组组长一职是由他的学生——1955年毕业留校的教师担任,形成讲师领导教授,学生指挥老师局面。但他忠诚爱国,不计一时荣辱,始终以事业为重,在科技教育战线上,仍孜孜不倦,因而受到业内人士的敬佩,也成为儿孙后辈景仰的典范。 为有源头活水来。邢其毅一家老幼都十分关心贵阳家乡的科学教育事业。1959年邢端老先生临终之前,他与家人协商后一致决定,把邢氏家族多年来珍藏的线装古籍图书以及名人碑帖等,共计80箱两万余册,全部捐赠给贵州省图书馆和贵州省博物馆,以尽爱乡之情,受到政府的表彰和学术界的普遍赞扬。现今邢其毅的儿孙们,均学有专长,事业有成,在科技、教育的高层次领域,各自施展才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