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安元
释义

§ 简历

刘安元(1927~2001),高青县唐坊乡和店村人。学生时期,刘安元接受抗日救国进步思想,1943年初参加当地抗日青年救国会,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高苑县和店村党支部书记,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任山东军区七师二十团一营文书。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七师二十旅五十九团一连文化教员,副政治指导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七师五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三团政治处组织干事,二营副政治教导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三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炮兵五〇八团团长,广州军区炮兵五十二团团长,四十三军一二八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四十三军副政治委员,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85年任武汉军区党委常委,同年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87年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1992年10月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3年12月离休,定居南京。199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5月23日14时20分在南京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刘安元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

§ 从军经历

刘安元

1945年8月至年底任山东7师20团1营营部文书。

1945年底随部队开赴东北。

1945年底至1947年3月任东北7师20旅59团1连文化教员、副政治指导员。

1947年3月至1949年任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43军17师50团1连政治指导员、3连政治指导员。

1949年至1950年任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8师383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先后参加了山海关狙击战、长春攻坚战、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东北1947年夏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两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1950年至1951年任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8师383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先后参加了广州战役、粤桂边围歼战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

海南解放后,随部队留岛驻守,1951年至1953年任陆军第43军128师383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1953年至195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1958年至1961年任炮兵508团团长。

1961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威炮兵学校指挥班学习。

1962年至1965年广州军区炮兵五十二团团长。

1965年至1968年任陆军一二八师副政治委员。

1968年至1972年任陆军一二八师政治委员。

1972年至1973年任陆军四十三军副政治委员。

1973年至1980年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1980年至1985年6月任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1985年6月至1987年11月任广州军区副政委、军区党委常委。

1987年11月至1990年4月任总后勤部政委。

1990年4月至1992年11月任二炮政委、党委书记。

1992年11月至1993年12月任南京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

1993年12月退役。

§ 人物轶事

刘安元

1998年仲夏,刘安元在济南军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回归故里,在高青盘桓数日,深入企业农村,视察研究,探亲访友,体恤民情,无微不至。他待人和蔼可亲,慈容可掬,讲话声若洪钟,行走步履矫健,言行举止处处体现一个老革命军人的豪爽气派。

刘安元酷爱书法,他最钟爱的书法家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唐代草圣怀素。其书法讲究一气呵成,重视字外功夫,兼学中国画,尤爱画竹。他十一二岁的时候,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读书练字。那时家境不好,他得每天干很多农活。有一次,刚忙完,他就利用这点时间一边读书,一边用树枝在地上认真的一笔一画的写的,嘴里还小声的念着。大人们看到这情景都惊呆了,都夸他勤奋懂事。于是,回家以后父亲就拿着他平时写的一些字送给私塾先生看,结果先生们也对他大为赏识。

在战争年代,由于炮火的冲击,他对少年时期的书法功底无法顾及了。直到1985年,某团主办了一本内部刊物,请他题写刊名,他拿起几十年未动的毛笔,一挥而就,居然得心应手,这激活了他的艺术细胞。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书法成了他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连批文件,写讲话,给老干部写信也用毛笔了。一次,他到西安碑林参观,从上午8点一直看到下午1点,居然将西安碑林的近千块碑刻一个不落的看了一遍。

刘安元戎马生涯五十余载,不以功臣自居。据他的秘书丁嘉耕回忆,有一次他到某部检查工作,到达目的地后他发现有十多辆警车为其开道,他严肃而和蔼地对接站的同志说:“不要这样兴师动众,我党没有这个传统。在群众面前耍威风,最让人看不起,我这个人就喜欢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 相关评价

刘安元参加过山海关狙击战、长春攻坚战、四平保卫战、东北1947年夏季攻势、辽沈战役、广州战役、粤桂边围歼战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自入伍以来,他一直担任政治委员工作。由于他和蔼可亲,做事严谨认真,知识丰富渊博,深受广大官兵的爱戴。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转战南北,历经艰险,不怕牺牲,多次负伤,全身残留多处弹痕。他英勇善战、指挥果断,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敢打善拼,所在部队被称为“攻坚老虎”。

刘安元将军为我们留下的书画作品极为稀少,但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将永远给我们以启迪。他的书法善于布局,善于变化,善于出奇。他把项穆的一段话始终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实践中:“夫字犹用兵,同在制胜。兵无常阵,字无定型。临阵决机,将书审势,权谋妙算,务在万全。然阵势虽变,行悟不可乱也;字形虽变,体格不可逾也。”他的书法善于在矛盾斗争中放射出张力。同样是写书法,刘安元的笔下是那样大风放歌,大气凛然,大将气魄。刘勰认为,情气不可分。将军所擅长的草书是最能传情的书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感觉到将军是个为人豁达的乐天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明或暗地喧泄在他的书法中,书法艺术寄托了他的胸怀、智慧和审美观。

1994年刘安元离开工作岗位后,在博览群书的同时,重视对中国画的研究和学习,他涉猎的画品主要是梅、兰、竹、菊。在短短的的几年内,取得的惊人成绩让南京城的书画家们感到十分意外。将军作画的本意不是要当画家,而是通过绘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加深艺术的底蕴。但“无心插柳柳成行”,他的梅、兰、竹、菊,出手不凡。他画的《墨梅图》描写了冬梅清峻秀挺的芳姿。一浓一淡,勾勒出两个远近不同,高低不同的层次,在方寸之间展开一个广漠的空间。表现了几株铁干钢枝的梅树迎着凛冽的朔风轻舒筋骨,绽放出冰清玉洁的花朵,使人感到愈是寒冷彻骨的严冬,它愈是开得艳丽动人,从而充分显示了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