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冰下河
释义

§  简介

冰下河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由积雪变质而成沿着地面自行流动的冰体。是陆地上重要水体之一。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现代冰川的总面积约1627.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9%,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一部分高山上。

§ 分布

冰下河

总储水量2406.4万立方公里,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68.7%。如果这些冰川全部融化,洋面将会上升60余米,约占陆地面积1%的地方会被淹没。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现代冰川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总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分布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内部山区亦有散布。是许多江河水源的重要补给来源。

§ 形成

冰下河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它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

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1]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当然流的速度很慢),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的凝固,最后就形成了冰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