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菊芬 |
释义 | § 简介 冯菊芬烈士(1909-1930.9),女,江苏省东海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 § 经历 冯菊芬1910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因在姐妹中排行第五,人称冯五姐。1923年至1927年,冯菊芬就读于白塔小学。其父冯至善是一个开明地主,同情革命,常招待革命者的饭食,并为他们在自己家开秘密会议提供方便,从未出现过差错。 1927年春,冯菊芬与其二姐冯洁冰同时由教师葛晓天、孙鲁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冯菊芬在家乡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在农村、街头张贴标语和散发传单,进行演讲,号召劳苦群众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军阀,并以自己家庭的特殊地位,掩护中共东海县委的工作。东海县的国民党夏、庞两派狗咬狗,夏派指控庞派多数为共产党员。当时冯菊芬的丈夫张鑑堂既是中共东海县委委员,又任东海县白塔埠国民党第三区党部常务委员等职。1929年6月1日,夏派勾结东海县政府以“赤化嫌疑”将冯菊芬逮捕,同时逮捕了其父冯至善等人,关押在东海县公安局,后由清江地方法院审理。被押期间敌人用刑逼供,要她交代丈夫及其他人员的行踪、承认参加共产党组织,先让她站砖,后来点上香撒上川椒面熏鼻子。冯菊芬一概以“不知道”回答。被押半年多,因证据不足,冯菊芬被无罪获释。1930年春,冯菊芬由家乡来到上海,进入杨树浦江苏省委训练班学习。这年夏天,冯菊芬由吴超时夫妇介绍与刘瑞龙(化名李也萍)相识,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7月,训练班结业后,江苏省委指令她赴南京担负掩护南京军委的工作。临行前,冯菊芬与李也萍互相勉励,冯菊芬改名“爱萍”,以志永念。当时南京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冯菊芬不计个人安危,毅然受命,在中共南京市委军委担任掩护党的机关的任务。 1928年春在白塔埠小学读书时,是中共小学党支部的积极活跃分子,并常常利用白塔埠的集日,组织女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反对女子裹脚等宣传活动,并积极带头放足。1929年6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清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6月9日反动军警包围了白塔埠,遂与其父一同被捕,投入清江监狱,反动派对她施以残酷的刑罚,敌人没有得到任何口实,遂于1930年春释放。同年5月转移到上海,不久由中共江苏省委安排去训练班学习,在此期间与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刘瑞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相识,并结为伴侣。7月被派到南京组建市军委机关。8月南京军委机关被反动派破坏,遭逮捕,关押在国民党南京警备司令部监狱,9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牺牲时29岁。 不久南京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叛徒鲁达卿供出冯爱萍、何月芬等人是上海中共组织派来与傅天柱、胡悦来扮为假夫妻,进行秘密工作的,并供出了他们的住所。冯菊芬因此被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在狱中,她坚贞不屈。1930年9月4日,冯菊芬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0岁。 1952年12月,刘瑞龙凭吊雨花台烈士墓,为缅怀菊芬烈士赋诗一首: 浦滨握别未六旬,噩耗惊传石头城。 互勉忠荩非虚约,临危不忘自许名。 慷慨就义全大节,坚贞不屈励丹心。 大地回春酬宿愿,九州解放慰平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