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六、刘七起义 |
释义 | § 战役简介 刘六、刘七起义 明正德五年至七年(1510~1512),在京畿南部爆发,转战八省的农民武装斗争,这是由刘六﹑刘七兄弟及杨虎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文安人刘六、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刘六、刘七、齐彦名率领,另一路由杨虎、刘惠、赵鐩、邢老虎等率领。两路起义军时分时合,互相倚重。明武宗朱厚照以宦官谷大用为总督军务,平乱的主要将领有伏羌伯毛锐、右佥都御史陆完、 边将总兵许泰 ,调京师及宣府、大同、延绥等地军队前往镇压。正德七年,杨虎一路起义军被击溃,刘六、刘七孤军奋战,率部走湖广,在黄州兵败,刘六船翻身亡。七月,刘七与起义军余部全军覆没于江苏狼山,起义最终失败。 此次起义,由于单纯的流动作战和缺乏相互配合而失败。 § 主要人物 刘六名宠,刘七名晨,霸州文安县(今河北文安)人,农民出身。为人任侠好义,骁勇善骑射。因不堪地主豪强的兼并和压榨,同齐彦名等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时称“河北响马”。 § 战役背景 刘六、刘七起义 ——相关史书记载 明王朝进入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以后,政治黑暗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并高度集中,人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烈,各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爆发于河北的刘六、刘七起义就是这种历史背景的产物。 明朝中叶,河北农民深受政府的马政之害。为保证明军边马的供应,自明初以来,明政府强令河北等地农民充当养马户。马户的徭役负担极其沉重,为保证养好马要付出很大代价,不仅耽误农业生产,而且当所养马匹死亡或种马孳生不及额时,还要赔偿损失,一贫如洗的农民不得不“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苦不可言”,当时有人形容为“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河北临近京师,正是厂卫特务、官僚地主施虐的地方,加上土地兼并剧烈,剥削压迫十分残酷,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时有发生。为了安定京畿一带的局势,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专权宦官刘瑾派御史宁杲为“捕盗御史”到河北镇压农民起义。宁杲采用极为残酷的高压手段,屠杀和镇压农民,他“奏立什伍连坐法,盗贼捕获无虚日,每械盗贼入真定,用鼓吹前导,金鼓之声弥日不绝”(《明史纪事本末·平河北盗》)。整个河北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中,这激发了河北人民更大的反抗情绪,酿成了刘六、刘七起义。 当时的山东,在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下,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几乎遍及全省。如:正德五年正月,“山东盗陷潍县”(《山东通志》卷十《通纪八》);正德五年三月,“守备凤阳太监黄准奏:‘山东、徐州盗未平……’”(《明武宗实录》卷六一);正德五年八月“山东守臣奏登州、宁海等县盗掠居民”(《明武宗实录》卷六六);正德五年末,白英率领一支农民起义军白河北进入山东以后分成两股,一股由德州东进,奔向诸城、高密、安丘、沂水;另一股转战西南,占领了鱼台、金乡。这些农民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1] § 战役经过 刘六、刘七是河北霸州文安人。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刘六、刘七兄弟率领数百人在霸州起义,当地农民积极响应。刘六、刘七起义后,当地人赵鐩、杨虎等也率众响应,起义军汇合成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转战于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广、南直隶、江西等7个省区。 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起义军自河北进入山东,攻取滨州、临朐、临淄、昌乐、日照、蒲台、武城、阳信、曲阜及泰安州,明朝官军东西奔命,义军如入无人之境。起义军在山东境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持,正如当时明政府十三道御史贺锐所奏“山东居民,凡贼过之处,则乐于供给,粮草器仗,皆因于民,弃家从乱者,比比皆是;官军所过之处,即闭门逃遁,箠楚驱逼,尤不肯前。”(《明武宗实录》卷七四)短短数月间,起义军人数发展到数万之众。在山东人民支援下,起义军几次从山东进攻京师,给明政府以极大震动。八月,明政府命太监谷大用提督军务,除加派京营精锐部队以外,又增调宣府、大同、延绥守边的军队进入山东镇压起义。当时所调的军队有“京、边及卫所奏留京操官军二十余万,马三十万匹,其粮草之费,以正德六年一岁计,支太仓及各项银九十余万两”(《明武宗实录》卷八三)。据统计,明统治者在正德六至七年调到山东境内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部队,约占全国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面对明军的重重围剿,起义军被迫兵分两路:以刘六、刘七、齐彦名为一路,刘六为首领;以杨虎、赵鐩、刘三、邢老虎为一路,杨虎为首领。他们时分时合,互为倚重,转战于河北、山东等地,攻打明军。 杨虎率领的一路起义军,在山东境内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自沧州进入德州,又南下济南、泰安、兖州,再东进直至登州、莱州等地。后杨虎率军进入鲁西南,在此地突破明军的重兵包围,进入江苏、安徽境内。杨虎战死后,起义军由赵鐩统率,分28营,转战于河南、湖北间一年之久。在明政府的重兵包围和诱降之下,起义军内部发生分化,一部分将领投降了明军,赵鐩势力孤单,于正德七年秋在湖北兵败被俘,壮烈牺牲。 刘六、刘七率领的一路起义军进入山东后,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恃马力悠忽驰骤,栖野不战城郭,蹈虚不立方所”。官军则闻风丧胆,怯不能战,几无抵抗之力可言。负责镇压起义军的都御史马中锡企图以招抚的办法瓦解起义军,起义军识破其阴谋,拒不投降,并又从山东北部突袭沧州、霸州。一时间,京师惶惶,被迫戒严,命右佥都御史陆完率宣府、大同、延绥三总兵统边兵主力弃关入内镇压起义军,并将山东巡抚都御史边宪等人撤职查办。十月,刘六、刘七先进攻济宁,因守军众多,一时难以攻下,随即向东迂回,连克日照、海丰、寿张、阳谷、丘县、宁阳、曲阜、沂水、泗水、费县十城。当明军尾追而来时,他们又回师济宁,切断运河交通,焚毁明政府运粮船1200艘,活捉工部主事王宠。 十一月,刘六率军南下徐州,不久又北上,准备绕过驻扎重兵的临清,突袭北京城,迫使明政府紧闭城门,同时调涿州、通州、良乡等驻军护卫京师。刘六见明军有备,声东击西,挥师西向,转战河北雄县、易州等十余县,又南下河南。明廷除派陆完统军从山东追击外,又命副都御史彭泽提督军务,以咸宁伯仇钺为平贼将军,统率在晋陕守边的延绥、榆林诸路军马开进河南,以与陆完形成对起义军的包围之势。起义军采用机动灵活战术,趁东西两路明军合围之时,又北上进逼北京。陆完等明将大惊失色,恐北京有失,立即调派许泰等部追杀起义军。明军一边紧追起义军,一边杀害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报功,“前后报功万计,而正贼卒无获者,甚至贼已去而官军遇平民亦杀之报功”(《明史纪事本末·平河北盗》)。在明军的疯狂追剿下,刘六、刘七等只好再次进入山东。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刘六、刘七等回师东入登州、莱州,攻占胶州、平度、莱阳、文登、招远,并围攻海州,遭到明军的追剿,起义军大败。四月,起义军与明军在登州一带再度激战,明府派宣、大铁骑及中土材官、良家子等近10万人之精锐部队围剿起义军,斩首义军2300人,杀伤义军3000多人,俘获100多人,给义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半月鏖战之后,刘六、刘七、齐彦名仅率精锐骑兵300余人突破重围,转战河南、湖北,元气大伤。同年六月至七月,起义军在湖北河泽湖泊地带与明军激战,由于起义军多是北方人,不谙水战,又在南通江面遭飓风和明军火攻的袭击,多次失利。后来他们又打算自南通、泰州登岸直趋淮安,重还山东,但受到扬州官军的抵挡,只好以狼山为根据地,不断出击常州、江阴等地。 § 战役结果 但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起义军在明朝辽东、大同、宣府边兵和地方军队的联合包围下于正德七年八月失败,刘六、刘七、齐彦名等壮烈牺牲。 当刘六、刘七主力部队南下后,山东境内仍有零星义军活动。正德七年七月,一部分农民军由冠县攻入朝城,杀死了明军大同指挥谢琴。其它各地起义军也展开一些活动,“少有百十人,多或千人,阳、邹、费、临邑、高唐诸县复遭掠”(《明武宗实录》卷九十)。直到明军镇压刘六、刘七主力部队回师山东后,才将这些小规模农民斗争镇压下去。 § 失败原因 农民军的失败具有深刻的原因: 一是与明军相比,势单力薄,刘六军队虽号称数万人,但多是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没有作战经验,真正拥有战斗力的极少。 二是农民军长期流动作战,虽具有机动灵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缺乏牢固的根据地和后方,士兵疲于奔走,兵员和军需补给都有一定困难,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 三是两支较大的起义军独立作战,缺乏配合,更没有和当时在四川的农民起义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敌,致使明政府便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 战役影响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数省,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起义军所到之处,狠狠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减免京畿、山东、河南等地税粮,并宣布“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朝廷内部也加以整顿,进行了杨廷和领导的改革,罢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庄、官庄,退还给农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