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倪增兆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倪增兆大师 照片 姓名:倪增兆 生卒: 描述: 籍贯: 1956年出生在上海。身材魁梧,身高1.84米。现今体重110公斤。 从小喜欢体育。十五岁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终南派形意拳、少林拳、绵拳的武术宗师朱继发。十六岁正式开始跟朱继发老师苦练终南派形意拳,同时也跟朱继发的师兄邬伟胜大师学推手。 经过几年的苦练,终于学有所成,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对武术的痴迷,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在上海滩上只要是有名头的武术高手,自己都要前去拜访,相互交流。 从十八岁开始,到二十三岁。在各公园和路旁的绿地包括黄浦江边的外滩,输过二回,也就是翻了二下;打平手三回。 从1978年经朋友介绍进上海市体育宫摔跤队的角力队,跟余祖谋大师(现今是法国的手搏创始人)练了一年古典式摔跤;1979年,正式进入上海市柔道队,跟刘大海大师(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量级冠军)、陈衡林(上海摔跤队总教练)练中国式摔跤和柔道。 练了半年之后,上海市中国式摔跤比赛,获七十四公斤级亚军。 八十年代的初期,参加了大连举行的全国柔道锦标赛。 随后参加了华东地区柔道比赛,获八十六公斤级亚军(小组二十几人)。 八十年代中期, 在上海市卢湾区做柔道教练,研究制订了一套先进的科学培训方法,带了六个学员,训练了半年,在上海市比赛中四人取得名次. 在太极推手实践中,曾和杨氏太极拳名家张玉的大弟子、叶家拳创始人叶大蜜的大弟子、吴式太极拳名家马岳梁、少林拳名家海灯法师、绵拳大师陆文嗣、绵拳大师唐金贵、杨式太极拳大师李正、陈式太极拳及揽手门名家周元龙、何炳泉等等有过很多的趣事。 一九八八年去日本做武术交流,对推进中国武术在日本民间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7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没有输、平过。凡搭手(推手)、散打、摔跤等武术交流,对方被摔的比率在90%。经常参加国际、港澳台和国内的知名的武术研讨会,和国内外著名的武术大师一起交流学习,促进了中国武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发展。因其享誉武术界的声望,一些著名导演慕名而来,请其帮忙演些对武术要求很高的戏.其中就有水浒传里 任原的角色,由于有很高的武术造诣,很好塑造了武林人士的人物特色,获得了袁和平、徐克、董伟、张绍林等著名导演的推崇。 在多年来对武术真谛的不懈追求的基础上,加上与众多国内、外名家交流的体会,终于把武术融会贯通,把握了武术的真谛,同时由武入道,把武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创造出倪氏推手、倪氏养生法、倪氏训练法。 § 个人概述 § 职业生涯 § 个人荣誉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水浒传 (1996) .... 任原 凶手与懦夫 (1987) .... 大个子 § 个人影响 § 人物评价 凡习练太极拳或内家拳之人都悉知推手一二,而勤于推手又有几分层次的人更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名称“扫帚星”的练家。以其刚猛敏捷,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几招内击败了多少个前来切磋交技,一决高下的英雄好汉。又使的多少个跃跃欲试、技痒难已的好手望而却步。 说起推手真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过去又叫擖手、揉手、也有叫打手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推、双推、盘推、散推、圆形推;有定步、活步、四正、四隅、大履、乱採花等等。有喜欢走劲的、有注重身法的、有玩手法的、有究其劲路的数不胜数。但真要练到能在实战中随手拈来、挥之即去的神明阶段,却是凤毛麟角。本人练太极数十年,也长以推手实践,听老一辈拳家、大师如何能一搭手即已经制住对方,与一出手就能发人丈余开外。自己练了太极多年,即未能练到如此境界,现实中也难碰到这样的高手,不免猜疑。如此不过类似金庸小说中的夸张而已。 自从有缘有幸结识并熟悉了“扫帚星”后,不仅信服了以上的传说,随之产生了两种思绪一直在心间萦绕。一是对他能有这样的力量和技巧并结合的如此完美而施付于推手中感到深深的崇敬和叹服,实属寥若朗星。二是有幸遇上这样一位高人却因年岁于体能的不适,无法练其所能、得其所道而赶到人生的一大憾事。 人们常以大师、大家诸多名号去尊称、赞誉那些有真才实学、德高望重的名人、前辈。然而当今的社会以大师自居的泛泛自辈实在层出不穷。用大师来奉承别人的名号更是比比皆是。知道“扫帚星”名号的人太多,而知道他真名实姓为倪增兆的竟为数甚少,但叫他倪大师的却大有人在。人们似乎不需要知道他的名字,而只要领略到他大师光环的绚丽和瑞气即已感到满足。我认识倪以来,虽然从年龄上有时也亲切的叫他小倪,但我也更愿意称他为倪大师。和别人称他倪大师的人一样,这种出自于内心的钦佩和折服,实属于对他的一种应有的称谓真真的当之无愧,没有半点夸张和谄谀。 在和大师的一段交往中,我一次次感受到大师的睿智,不断的领会他对各种事物的洞察和深刻理解。尤其在通晓拳理与招式的运用上,更是有惊人的独到之处。又值得让人敬佩的是他做任何一桩事,都是以一种极认真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不管是练拳、推手、拍戏、哪怕平时生活中极小的琐事,都怀着一缕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与他今日能成就如此的功夫分不开的,也是我们不管青年和老年值得学习的榜样。 凡是看过倪大师推手的人都会知道不管他和谁对垒,总是精神专注、体态曲蓄、从不松松遢遢,充分体现了拳谱中所要求的那样:敬、紧、径、劲,开门出手的严峻态度。这与我们平时许多松松垮垮、手虽相搭、心不在焉的同志是个明显的对照。 凡是得到过他指点或授教过的人,都会感到大师不管是教拳或推手演练,他都有许多独特的方法。他可以把很难的问题用最平常简练的语意使你顿开茅塞。他也可以把一段难练的拳式分割成无数的小段,让你轻松的掌握。他还可以让你在别人那里搞不清楚的东西迎刃而解,使你不再成为谜团。用大师自己的话来说:“学不好拳不是学拳人的问题,而是要看教拳人的本事。”这也是我认识大师以来,他所具备的魅力所在。 你如果不敢与大师交手,你可以搭搭大师的手,你会惊奇的发现,他双手轻到让你摸不到丝毫往来的动静;听不到任何收放的信息。让你茫茫无措,恍若坠入云雾之中。 如果你有足够的胆量敢于和他对阵,那么大师瞬间即可得机得势;无不体现出那种高层次推手中知己知彼、把太极推手里所具备的闪、还、撩、了、缠、接、逗、抖的各种要求,即刻选择的发挥出来,在最短的接触中完成一次击发,将对方重重的扔出去。此时,倘若观看者属水准平平,那他将和被摔之人一样浑浑噩噩,只知道人已趴在地上而不知何然。又假如观看者有些许水平,那可以隐隐的看到大师在对持中表现得种种手法包含着许多拳种的精髓,更可以领略到他在哪一触即发的瞬间,从二百斤的内家体内迸发出崩炸、惊弹、抖落的种种霸道。 倪原投师于形意门下,苦练了数十个春秋。随着后来中国式摔跤、古典式摔跤、柔道等等一系列的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又和诸多各家各派高手、前辈切磋,除了熟悉精通外家的种种经典也更掌握诠释了内家的阴阳开合之道比我们专练太极的人更懂太极。并把所有的技击之道融为一体,在推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每每想到大师的这种推手的综合,我总会联想起功夫巨星李小龙,当时他也是吸取了各家各派之所长,融汇到自己的散手搏击中,如此情景竟同为一辙。不同的是我们现今所处的时代是百业振兴、经济腾飞的年代。在这太平盛世的岁月里,求富贵、求舒适、求康寿的群体日渐增多,而肯吃苦、不怕累、敢格斗的人越来越少。但我相信热衷于中华武术的男儿们一定会脱颖而出,投生到民族的传统武术瑰宝中。 现在很高兴看到倪大师有了自己的博客,可以和天下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沟通、执教,这不正是那些想入此道而无法攀登之士的一大福音。过去练武中人人常说:学拳能否成就者有三,三点条件中第一要素就是要“得遇一良师”如今要找一个普通的以套路健身为主的拳师比比皆是,而要找一位象倪大师这样全面的、高水平的恩师,实在是你的缘份。本人已深憾错过了学练这精湛技艺的岁月。希望有志于此道的少壮男儿们,绝不要错过这大好的良机。在大师的指导下,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让日益健强的机体与高超的技艺达到一个空前的顶峰。 最后祝愿我们的大师能发扬光大推手技击的内家精髓,更祝愿在这运动中通过大师完善系统的授教而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新人来。 § 相关链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