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加减火府丸 |
释义 | § 名称 加减火府丸 § 来源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 组成 生干地黄(切,洗,焙)30克 木通45克 黄连(去须)22克 黄芩(去黑心)7.5克 赤茯苓(去黑心)15克 § 用法 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10丸,食后温水下。 § 功用 清心泻火。 § 主治 心经蕴热,头目壅赤,小便秘涩。 §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配图 地黄 § 相关连接 地黄 Radix Rehmanniae (英) Chinese Fox-Glove Root 别名 酒壶花、山烟、山烟、山白菜。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块根。 地黄,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而广泛栽培,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它原产于我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大量分布。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田埂、路旁。主产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多栽培。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为鲜生地;根烘熔至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生地加黄酒蒸至黑润,为熟地黄。 性状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化学成分 含梓醇(catalpol)、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β-谷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 性味 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熟地黄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