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大都
释义

§ 概述

元大都西城桓土城遗址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结集地带。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北城区因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穷汉市”,应是城市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有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以及新城前三门外关厢地带的车市、果市、菜市、草市、穷汉市等。由于前三门外是水陆交通的总汇,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乡结合部和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商市与居民区的分布,既有城市规划制约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对外交通促成的自发因素。

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另一个创举是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中国古代历来利用里门、市楼、谯楼或城楼击鼓报时,但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尚无先例。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北京地区,特别是城市生活面临的一个难题,金中都时期如此,元大都时期也是如此。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种:一是居民饮用水,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宫苑用水,由西郊引山泉经水渠导入太液池,因水从西方来,故称金水;三是城濠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给;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运粮河通惠河。由于地形落差较大,沿河设闸通船,所需水量很大。四者之中以漕渠用水最难解决,金朝曾引京西的卢沟水(即今永定河)入注漕渠未成,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1230~1310年)改用京北和京西众多泉水汇集于高梁河,再经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粮食与物资直达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奖。但由于上游各支流被权势和寺观私决堤堰浇灌水田、园圃,使水源日见减少,漕运不畅,朝廷虽然严申禁令,也未见效。纵观金元两朝百余年的治漕史实,从京城至通州的漕渠用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办法。

§ 历史

今德胜门外的土城沟便是元大都北京护城的遗迹营建

蒙古帝国实行诸子分封制度,其中今日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地区被称为大元帝国,或元朝。1264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把都城迁至燕京地区。

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1215年被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失火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忽必烈迁都燕京后,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至元二十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金中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元朝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元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

废弃和改建

1368年夏,朱元璋遣将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七月抵达通州,元顺帝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难。八月初,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由此入城。明朝将大都改名为北平。

由于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势空旷,在防守时城上军人无可依托,因此徐达在攻城后不久,即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将城垣变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墙靠近居民密集区,战时守城士兵可以从容筹画衣食。由于新筑城墙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胜门以西处向西南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将此段新城墙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废弃,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一并废弃。这四门的城楼,以及被划在城外的官署、住宅尽被拆除。

但是,元大都北城垣虽被废弃,但并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卫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变时,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胜门外土关”的健德门附近)仍有明军驻守。

北平此后为燕王朱棣驻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余年中没有变化。永乐四年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北京城南墙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灭。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经被剥蚀为数座土丘,并被称以“下岗”、“上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

§ 特点

元大都元大都因系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约束,所以其居民区与金中都新旧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为开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元廷将大都街道分为50坊:福田坊,在西白塔寺,即今北京白塔寺一带。阜财坊,在顺承门内金玉局巷口,即今北京民族文化宫以北。金城坊,在平则门内,即今北京阜成门内大街以南之大水车胡同一带。玉铉坊,在中书省前相近,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保大坊,在枢密院北,即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带。灵椿坊,在大都路总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门内大街之西灵光胡同一带。丹桂坊,在灵椿坊北。明时坊,在太史院东,即今北京建国门内观象台一带。凤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即今北京鼓楼西大街以北。安富坊,在顺承门羊角市,即今西皇城根南街以西、甘石桥东北。怀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太平坊,有大承华普庆寺,在今北京西直门内宝产胡同一带。大同坊、文德坊,以其取义,或在元大都国子学和宣圣庙,即今北京国子监一带。金台坊,有齐政楼,即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一带。穆清坊,地近太庙,在今北京朝阳门内以北。五福坊,坊在中地,或在中心阁附近,即今北京鼓楼一带。泰亨坊,地在大都城东北。八政坊,地近万斯仓、八作司。时雍坊,有庆寿寺,即今北京电报大楼西侧一带。乾宁坊,在大都城西北。咸宁坊、同乐坊、寿域坊、宜民坊、析津坊、地近海子,即今北京积水潭东北、鼓楼西大街一带。康衢坊、进贤坊、嘉会坊,在大都城南部。平在坊,在大都城北部。和宁坊、智乐坊、邻德坊、有庆坊、清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日中坊,在今地安门西北。寅宾坊,在大都城东部。西城坊,在大都城西部。由义坊,在今北京阜成门内北三里。居仁坊,在大都城东市。睦亲坊,地近诸王府。仁寿坊,地近御药院,在今北京隆福寺一带。万宝坊,大内前右千步廊之西,在今北京故宫午门以西。豫顺坊,有福寿兴元观,即今北京西直门内桦皮厂胡同一带。五云坊,大内前左千步廊之东,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湛露坊,近官酒库,在大都城东部。乐善坊,地近诸王府,与睦亲坊相近。澄清坊,地近御史台,在今北京米市大街甘雨胡同一带。元大都的坊皆以街道为界线,虽有坊门,但无坊墙,坊门只不过是标志而已。《析津志》称元大都有50坊,但《日下旧闻考》引《元一统志》只列49坊,或有遗漏。《析津志》又载有里仁坊、发祥坊、善利坊、乐道坊、好德坊、招贤坊、善俗坊、昭回坊、居贤坊、鸣玉坊、展亲坊、惠文坊、请茶坊、训礼坊、咸宜坊、思诚坊、东皇华坊、明照坊、蓬莱坊、南薰坊、迁善坊、可封坊、丰储坊等坊名,均为《元一统志》所不载。《析津志》著于元末,其所记坊名当即旧坊所改,或元末所增设。

元大都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虽然大都城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但从丽正门北穿皇城正中的崇天门及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清宁宫、厚载门,直抵中心阁的中轴线上,亦有一条宽阔的御道。经勘查,近年在今北京景山公园(延春阁、厚载门遗址)之北发现的御道遗迹,宽达28米。《析津志》载: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其著名街道有“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棋盘街”。经勘查发现,“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米”。元大都内的胡同,其规划是以相邻两城门区间为一区域。近年在元大都光熙门(东北门)至大都城东北隅进行勘查,计发现东西向胡同22条。值得注意的是,今北京东直门(元崇仁门)至朝阳门(元齐化门)之间现仍保存的东西向胡同也是平列的22条。可见,相邻两城门区间内平列22条胡同,当是元大都城规划的统一格式。今北京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因同在元大都和明北平(北京)城内,所以改动不大,至今仍多保留元大都时期的格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大都城有中心台,是城市东西南北的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实际情况是,中心台距元大都南北城垣相等,但距城东垣比西垣略近些。中心台占地一亩,其旁有中心阁。《析津志》载:“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在中心台正南有石碑,刻“中心之台”四字。中心阁在中心台之东,正位于大都城的中轴线上。《析津志》又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齐政楼即元大都城的鼓楼,其在中心阁西,亦即大都中轴线西,位于今北京旧鼓楼大街。明代,始将鼓楼和其北的钟楼向东移至今北京鼓楼、钟楼位置,亦即城市中轴线上。元大都鼓楼上置有壶漏、鼓角等计时、报时工具;钟楼上有阁楼,飞檐三重,内置大钟,声响洪亮,全城遍闻。钟、鼓楼是元朝统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马可·波罗游记》述云:“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如孕妇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请医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外出的人必须提灯。”“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

元大都元朝统治疆域十分广阔,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仅《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析津志》描述其地盛况云:“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今北京积水潭东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又云:“钟楼……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大都钟、鼓楼一带是元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因这里沿积水潭北岸是一条斜街(今北京鼓楼西大街),所以又称斜街市。顺承门内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内繁华之地,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穷汉市,买卖奴隶的人市也在此处,其址大约在今北京西城区甘石桥至西四一带。此外,和义门、顺承门、安贞门外各有果市,中书省前(今北京南河沿大街以东)有文籍市、纸札市,翰林院东(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东北)有靴市,丽正门外三桥、文明门丁字街、和义门外各有菜市,等等。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为当地产品外,很多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当时,海运大开,河运通畅,“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 下”,为大都城提供了丰富商品。当然,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氀毷貂豽等珍贵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异宝,锦纨罗氎等高贵纺织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元大都城和境内外其他地区的这种经济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作为封建社会都城的经济特点。

§ 城市结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

元大都城垣遗址 城防体系

元大都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是夯土筑成,周长60里240步(28.6公里),高约10至12米,基宽20至24米,顶宽10至15米。筑城时采用宋代旧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紝木,然后加土夯筑。由于大都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称为“苇城”,民间俗称“蓑衣披城”。但是元文宗时天下动乱,惧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因此终止“苇城”之举,改为每有墙体松垮塌方时临时征调民夫修补。

元大都城城墙走向取直线,东西向城墙7400米,南北城墙长6650米。南城墙西段顺承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处城墙呈向外凸出的弧形。据《析津志》记载,修筑南城墙时,该段城墙走向正值庆寿寺西的海云、可庵二大师塔,“时相奏,世祖(忽必烈)有旨,命圈裹入城内”。

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南垣正中为丽正门,取《周易》“日月丽乎天”之意;东为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西为顺承门,取《周易》“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坤为西南方位)。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东方属春、属仁之义;南为齐化门,合《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义;北为光熙门,取《周易》“艮(东北),止也……其道光明”之意。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西方属秋、属义之理;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北垣东为安贞门,取《周易》“乾上坎下……安贞吉”之意;西为健德门,取《周易》“乾者健也,刚阳之德吉”之意。

元大都城门门道沿用宋金时代的旧作法,为大木过梁式方门。由于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无外来威胁,因此未构筑瓮城(当时南宋许多城市已经在城门处设有瓮城、并用砖包砌城台,例如靖江城)。至元朝末年,农民起义蜂起,方于不宜施工的至正十九年冬季草草修筑十一门瓮城。城门外设木制吊桥,以跨越护城河。

§ 现存遗迹

元大都土城现存北段、西段城墙遗迹,以及护城河(小月河)。现被开辟为元大都遗址公园。肃清门瓮城土墙南半部遗迹也清晰可见。

§ 参考

[1] 呼伦贝尔旅游网 http://www.hulunbeiertour.com/sszy/2008/200805/sszy_20080529101831.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