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嘉禾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刘嘉禾 姓名:刘嘉禾 职业:合金钢专家 籍贯:山东益都 1921年9月14日 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 1939~1943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学习,毕业。 1943~1944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任助教。 1944~1945年 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助理工程师。 1946~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任助理工程师,后任华中钢铁公司副工程师。 1948~1958年 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任炉长、值班主任、生产技术科长、主任工程师、公司技术处副处长。 1958~1973年 任钢铁研究院新钢种研究室副、正主任。 1973~1983年 任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 1984年~ 任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 2008年7月28日14时2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 生平简历 刘嘉禾,1921年9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一个小法官的家庭,父亲在北平政法大学堂毕业后,在东北三省一些偏僻县城任法官。当时规定法官任职不得在一处超过3年,刘嘉禾也因家庭多次迁居而一再转学。10岁时,他在沈阳市南满中学堂读预科。不久,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其父将他和姐姐送往天津,分别进入汇文中学和中西女子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姐姐去延安参加革命,他只身一人乘上平津流亡学生南下的最后一班火车到了南京,就读于东北中山中学。不久上海沦陷,他又随流亡学生辗转到达四川,进了国立二中。毕业后考取重庆大学土木系,一年后他转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贵州分校矿冶系。这是一所以严格著称的高等学校,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当时的5种奖学金。1943年毕业,留校作助教。1944年,经张春铭推荐进入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技术员。1945 年他随该厂厂长邵象华等人到了东北,负责一个机器厂的修复,并试制成功冷硬铸铁车轮,后来转到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自1948年起,刘嘉禾在炼钢厂先后任炉长、护炉技师、调度员、值班主任、生产科长等职。那时,技术人员没有大平炉炼钢经验,工人都是从农村招来的,对炼钢技术一无所知,开炉和生产全靠留用的日本人操作。为了学到技术,刘嘉禾等技术人员,事事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学到的操作经验,先在技术人员中交流,然后再去教会工人,从而锻炼了他实际动手的能力,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当时担任鞍钢副经理兼炼钢厂厂长的马宾提出,参照苏联操作规程制订一个能使工人理解的炼钢操作规程,责成担任生产科科长的刘嘉禾组织实施。这部操作规程成为我国第一部平炉炼钢操作规程,从而改变了炼钢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作法,迅速提高了炼钢水平。 在生产恢复时期,急需增加钢产量,随着铁水成分的改变,刘嘉禾、张春铭等人提出了改造车间的预炼炉直接炼钢的建议,经采纳后,大幅度提高了钢产量,连同其他方面的工作成绩,他被东北重工业部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并选为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东北分团成员,他是该团唯一的技术人员代表。1956年他又被选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8年全国钢铁大发展,鞍钢要支援全国,原拟派刘嘉禾任武汉钢铁公司技术处长,后来被新扩建的钢铁研究院选中,他作为合金钢研究室的骨干留在北京。1959 年,他在组织无镍铬钢的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资源的合金钢系列以及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被选为全国群英大会的代表。 他在钢铁研究院工作三十余年,参加并指导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人员,在民用船体钢、装甲钢、舰艇用钢以及核反应堆压力壳体用钢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603”无镍稀土装甲钢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工业新产品一等奖;“901”、“902”海军水面舰艇壳体用钢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工业新产品一等奖;“645-Ⅲ”核潜艇动力反应堆压力壳用钢获国防科委、国防工办重大技术改进二等奖。由于他在军工冶金材料方面的贡献,1985年5月在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召开的国防军工协作会议上,刘嘉禾获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和飞马纪念品(最高奖品)。1978年后刘嘉禾担任钢铁研究院副院长,自1984年至今,担任该院技术顾问。他曾任兵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特殊钢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为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和特殊钢分会主任委员。 § 主要成就 我国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奠基人之一 1957年刘嘉禾在鞍钢工作期间,为了解决汽车大梁板的冲压合格率低的问题,配合民主德国钢铁冶金专家孔歇尔试制德国牌号ST52(16Mn前身)以代替原苏联牌号30Ti钢。1958年他调到钢铁研究院新钢种室,由他提议组建并亲自领导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低合金高强度钢研究的小组,为了改变碳素钢一统工程用钢的格局,试制出一些强度与塑性均好于碳素钢的新钢种。这些钢既要结合国内资源条件,又要生产操作简便易行,还要兼顾用户的承受能力。他根据我国有丰富的锰资源,选择了ST52钢作为基础,调整钢的成分,即在原有碳素钢的基础上,把锰含量提高一些,碳含量降低一点,成功试制出16Mn合金钢。这种合金钢对钢厂的原材料供应和在炼钢、轧钢等工序上没有明显的改变,所以很容易被工厂接受。为了使炼钢工人尽快掌握该钢种冶炼技术,他亲自指导大平炉炼钢,制定相应的生产操作规程。由于该钢种的强度比碳素钢提高30%,焊接等工艺性能又比碳素钢好,而成本只增加5%,工厂与用户均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约了钢材,为此,16Mn钢很快推广到一些重要工程构件上。 16Mn钢除了推广到汽车制造业用以制造汽车大梁外,还与江南造船厂合作,用16Mn钢成功地制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的壳体,建造当时国内最高的广州市广播铁塔,以及其他工程构件。现该钢种产量仅次于碳素钢的产量。他不仅主持和参加16Mn和15MnTi等钢种的试制,还积极组织其他低合金钢的研制和各种推广会议,参与制订“六五”和“七五”低合金钢攻关规划,编写国家低合金钢发展技术政策蓝皮书。他在报刊上先后发表《我国低合金钢的发展方向——微合金化》、《我国低合金钢和合金钢发展的宏观控制问题》、《微合金钢在成分和工艺上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研究开发的建议》等多篇文章。 我国研制无镍铬国防用钢的带头人 1958年刘嘉禾调到钢铁研究院,担任新钢种研究室副主任,该室的任务是研究国防用的特殊钢。他具体领导军用低合金钢和合金钢方面的研究。由于他熟悉工厂情况,具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他所指导的研究专题均能较为迅速地由实验室研究转入工业试验以至出产品;由于他一贯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把研究工作从研究院、钢厂延伸到用户,因而,研究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60年代初,我国生产的中型坦克,按照苏联的设计要求,其装甲板及主要结构件均采用镍铬钢,每辆坦克需要大量的镍,而当时我国的镍资源尚未开发,苏联中断供应,工业发达国家又对我国实行禁运,使我国的坦克和舰艇制造陷入困境。为此,1959 年起在实验室开始了无镍装甲钢的研究试验,1960年又接到中央领导同志“希望鞍钢、钢铁研究院、617厂大力协同尽快将无镍装甲钢研制出来”的指示,当年成立了三家联合试制组,由鞍钢徐衢任组长,刘嘉禾任副组长。实际的技术责任由刘嘉禾承担。由于该钢种中含有铬和稀土元素,钢水发粘,流动性不好,又要求硫、磷等杂质含量低,在平炉上冶炼十分困难。特别是加入稀土合金后,铸锭结瘤严重,甚至堵住水口,使钢水流不出来。这类钢,国外大都采用电炉冶炼,而我国要用鞍钢这种倾动式大平炉,其难度可想而知。刘嘉禾发挥了自己熟悉平炉炼钢的特长,发动炼钢工人,群策群力,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关,至1961年4月终于试制出第一批无镍装甲钢板。有了钢板还要经过打靶试验,刘嘉禾带领试制小组成员多次奔赴包头、白城子等靶场,实地观测钢板的抗弹性能。正是由于他的这种顽强精神和作风,迅速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因而取得了无镍稀土装甲钢(简称603)从试验到转产定型仅用了3年时间的罕见速度。 我国水面舰艇壳体用钢,按苏联设计,也要采用镍铬钢。而在1962年前后,为了不使造舰和修舰工作停顿下来,必须尽快地研制出适宜于造舰的无镍铬新钢种。在这种十分紧迫的关头,刘嘉禾大胆地提出了“把民用船体钢16Mn以及15MnTi加以改造,使其适用于舰体用钢”的建议。他主持试制小组,分析了军用与民用的差别,提出了改造对策。在鞍钢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下,该钢种很快就进入了批量试制,经过舰艇的制造考核,顺利地通过了鉴定,取名为“901”和“902”。该钢转产后生产了十余万吨钢材,建立了一大批水面舰艇,解决了海军建设用钢的急需,为此,获得了国防科委的嘉奖。 在大量工程用钢中采用微合金元素,在国内是首创,当时在国际上也正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而“901”、“902”钢正是利用了微量钛把民用钢改造为军用钢。通过“901”、“902”钢种的试制成功,为后来结合我国富有的钒、钛资源发展微合金钢种开辟了道路。 除上述“603”、“901”、“902”钢外,他还主持并亲自参加了其他无镍少铬或无镍铬等钢种的研制,为自力更生地制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急需的钢材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内资源的开发和对外开放,现在镍铬元素的供应已不是异常紧张,尽管刘嘉禾等人所研制的无镍铬钢,有些已被性能更好的钢种所取代,但历史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我国核动力反应堆壳体材料的开拓者之一 核动力反应堆里装有核燃料,具有放射性的高温高压水在其中循环,其压力壳要能经受30年的中子辐照而不变脆。因此,对压力壳体材料要求极为苛刻,既要高强度又要高韧性,特别是经过中子幅照后,韧性只允许少量的下降。60年代初期,我国要发展核潜艇,它不同于其他武器,后者多少有一些苏联的实物或资料可资借鉴,而核潜艇专用材料:则一无所有,刘嘉禾接到研制反应堆压力壳材料的任务后,感到十分棘手。当时的设计部门只了解到国外地面核电站的压力壳使用的是碳钢或碳锰钢,由于这类钢强度低,其壳体必然很厚,不适宜用在舰艇上。设计部门要求研制一种强度和韧性都好的新材料。刘嘉禾反复琢磨,大胆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在锅炉钢的基础上调整成分和工艺,保持其中温强度优点,弥补其韧性不足;一个是在潜艇耐压壳体钢基础上通过微合金强化以满足要求强度。前者在长期中温使用中有把握,后者在防止破裂保证安全上有优势。刘嘉禾带领研究室郭宝纯等同志到设计部门和制造工厂听取意见,经过比较,选定了两个方案,虽然试验方案确定了,但成分还需优化,工艺还要迁就工厂实际。首先,熔炼这种钢的设备陈旧,60年代,我国没有炉外精炼设备,无法进行真空处理,致使钢中氢含量不能降低至符合要求。为了防止大锻件出现“白点”缺陷,必须从退火上想办法;当时没有大型热处理设备,使得锻件不能采用淬火与回火调质处理,将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此,经过设计部门、制造部门共同献计献策,采取了一些现在看来很笨而当时却十分有效的措施,克服了上述种种困难。后来又正逢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核潜艇的研制工程下马,而反应堆压力壳材料虽是潜艇大工程中的一小部分,有人提出也要下马。在此关键时刻,刘嘉禾提出,我国核潜艇研制任务迟早还是会上马的,而压力壳材料难度很大,如果停止研究,待到需要时很难及时拿出符合要求的材料,因此,不但不能下马,而且要把技术问题逐个解决,才能有备无患。他这个意见得到工程总设计师彭士禄及陈祖泽等人的赞同,又得到制造厂的支持,当其他研究工作停顿了,唯独压力壳材料的试制工作仍然继续进行。在彭士禄、陈祖泽、刘嘉禾3人领导小组的组织安排以及研制小组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项材料的试制任务,定名为“645 Ⅲ”钢。为后来核潜艇再度上马,大大节省了材料研制时间。这种钢制造的压力壳体已用于多艘核潜艇上。后来发现这种钢的成分和工艺与国外完全不同,它在核潜艇反应堆壳体材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一页。在我国自行设计的30万千瓦核电站的反应堆材料方面,刘嘉禾指导了“SS271”和“SS272”的研制工作。他现在是国家核安全局第三届核安全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 为钢铁工业发展多次献计献策 刘嘉禾在冶金战线奋斗近50年,而他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生产现场和科研一线上拼博。自80年代初,以及他担任钢铁研究院的技术顾问后,开始了低合金钢与合金钢今后发展的宏观探讨,发表了许多密切结合国情,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文章。1983年为《冶金报》撰写的《对低合金钢和合金钢技术政策中一些问题的意见》一文中,不仅对提倡什么,限制和反对什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而且提出了产品结构调整,强调经济效益,上项目要经过科学论证以及发挥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优势等具有预见性的意见,后来许多意见被提到议事日程。1984年刘嘉禾在《冶金报》上发表的《钢铁工业如何迎接技术革命的挑战》一文中,分析了国外高新技术向传统工业渗透的趋势,结合我国工业现状,提出了用新技术改造老工艺,加速将计算机用于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延伸,用新流程代替传统流程等具体方案。这些建议逐步被认可与采纳。1985年5月,他在《冶金报》上发表《我国低合金钢的发展方向——微合金化》一文,文中指出国际上正在兴起开发微合金钢的热潮,我国除应迎头赶上外,还要发挥我国丰富的微合金元素优势;文中强调微合金化钢的发展与工艺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没有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就没有现代的微合金化钢。这些意见受到了冶金界对发展炉外精炼和控轧控冷新技术的重视,也为我国低合金钢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他不仅参加了国家科委“六五”、“七五”两个低合金钢和合金钢攻关规划的制订,还参加了大部分攻关项目的技术鉴定和验收。1990年“七五”攻关总结大会上,他宣读了《我国低合金钢和合金钢发展的宏观控制问题》一文,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所提出的不少意见被冶金部的领导所采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钢的品种、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他撰写了《钢的质量现状和政策探讨》以及《我国轴承钢质量现状、差距及改进措施意见》等文章,为改进质量献计献策。他除了继续探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一些战略问题外,“八五”期间,他又接受了“钢中残余有色金属的有害作用及去除机制”的研究课题,为90年代我国在钢的质量上将会遇到的问题,开展探索研究。 在冶金科技的百花园中,他像一只蜜蜂,不知疲倦地传播、劳作,近半个世纪的辛劳,结出累累硕果。他不愧为中国冶金科技发展史上平凡而耀眼的群星中的一颗星。 § 主要论著 1 刘嘉禾,张春铭.论平炉炉底.鞍钢,1951,(11、12合刊). 2 刘嘉禾.控制沸腾钢的因素.鞍钢,1952,(19). 3 刘嘉禾,张春铭.平炉燃烧试验报告.鞍钢,1952,(19). 4 刘嘉禾.快速炼钢时间研讨.鞍钢,1952,(24). 5 刘嘉禾.低合金高强度ST52号钢的初步试制.钢铁,1958,(4):17~23. 6 刘嘉禾.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的研究.钢铁,1960,(2):68~77. 7 刘嘉禾.16Mn低合金高强度钢性能试验.钢铁,1960,(9):541~547 8 刘嘉禾,姚卫薰等.含钛量和热处理对15MnTi钢机械性能的影响.钢铁,1964,(4):32~35. 9 刘嘉禾主编.低合金高强度钢.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10 刘嘉禾.对于我国特殊钢发展的几点建议.冶金报,1980 年7月15日. 11 刘嘉禾.八十年代世界特殊钢发展趋势.冶金情报,1981,(1):9~12. 12 刘嘉禾.国外重轨钢的发展.国外金属材料,1983,(10):1~7. 13 刘嘉禾.我国低合金钢生产使用情况及今后发展意见.钢铁,1983,(8):7~10. 14 刘嘉禾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金属材料部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5 刘嘉禾.“六五”期间我国低合金钢的发展及“七五”展望.钢铁,1987,(6):1~3. 16 刘嘉禾.Some developments in the technology of low alloy steel in P.R.C.第四次中日钢铁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214~309. 17 刘嘉禾.中小钢厂提高质量的炉外工艺探讨.钢铁研究,1987,(3). 18 刘嘉禾.耐蚀金属材料现状及展望.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91~214. 19 刘嘉禾,黄建中.汽车腐蚀失效分析及对策研究.第二届中国材料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988,(10):95~104. 20 刘嘉禾.我国低合金钢及合金钢发展的宏观控制.钢铁研究,1990,(2):3~9. 21 刘嘉禾.钢的质量现状及对策探讨.冶金管理,1990,(2):20~25. 22 刘嘉禾.论改进我国轴承质量.钢铁研究,1991,(3):3~6. 23 刘嘉禾.我国特殊钢厂炉外精炼问题探讨.特殊钢,1992,(8):1~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