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乙氧萘青霉素钠 |
释义 | § 化学名 6—(2—乙氧基—1—萘酰胺)青霉烷酸钠盐 § 作用持点 结构式主要特点是对酸及对青霉素酶均相当稳定,除能用作注射外,还可口服。口服本品后,吸收较快,1/2—1小时血浓度达到高峰,在主要组织中(如肾、肌肉、心、肺等)的浓度较高,尤以胆汁浓度为最高。抗茵谱与青霉素G相似,但能有效的抑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青霉素G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能较青霉素G为差。对耐药性金黄包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比青霉素G、甲氧苯青霉素素(BRL—1241)为强,和新青霉素II(P—12)相仿。对化脓性链球菌则不及青霉素G有效,但比甲氧苯商霉素为强。对肺炎球菌感染的小鼠,其效力比甲氧苯青霉素、新青霉素II为强。 § 适应症 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或经一般抗菌素和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葡萄球菌感染。 § 副作用 注射用青霉素钠及注意点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250病例中,39例发生反应,占15.6%。表现有食欲减退、口中异味、恶心、腹胀及稀便等,可在疗程中逐渐消失,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个别忠者有严重呕吐或腹泻,以致在疗程中被迫停药。其他反应有皮疼2例,药热2例,二重感染3例。疗程中一般对肝肾功能及血细胞无明显损害。 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最好在空腔时服用,以利于增加血中浓度,提高疗效。 (2)用药前应做青霉素皮肤试验,过敏者不采用。 (3)临床使用对象,应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感染为限。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剂量一舶为3—4克/日,分4次服完;重型患者为6克/日,分4或6次服。 儿童剂量为0.05一0.1克/公斤/日,分4次服完。 外用:可采用0.2—0.5—1%新鲜配制溶液,局部应用,如胸肢注入、创而换药及滴If等。 § 临床结果 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积水谭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及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自1965年9月至1966年3月对本品进行试用。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所引起的各类型感染病例共250例,其中有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肝脓肿、骨髓炎、乳腺炎、淋巴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创面混合感染及手术后创伤感染等。结果199例痊愈,36例好转,15例无效。对治疗严重感染的病例尚称有效,但必须根据不同病种(如骨髓炎、肝脓肿、脓胸、软组织脓肿、关节炎、淋巴腺炎及乳腺炎等)采用各种病灶局部处理(如切开引流,穿刺抽脓及局部用药等)配合治疗,本能单纯依赖口服本药奏效。本药交腹口服后吸收较好,约于1/2—1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蜂,有效浓度可维持3—4小时,尿中浓度很高,有效浓度可维持达12小时。 § 制剂 胶丸;每丸0.25克。 § 贮藏条件 密闭置干燥凉暗处保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