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耳鼠
释义

§ 简介

“人耳鼠”是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后让细胞在支架上繁殖生长。“耳朵”长好后,在无毛鼠背上割开一个口子,植入“人耳”。随后,“人耳”的支架会自己降解消失,“长”在老鼠的背上。

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掌门人”、国家组织工程领域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整形 外科主任曹谊林教授,曾在世界上首先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身上构建了人形耳廓。在北京“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上,“人耳鼠”曾引起轰动。

“人耳”其实是用牛软骨细胞培植的软骨。先制定设计图,再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模型支架,将牛软骨细胞“种”在支架上,繁殖生长出建造人耳所需的细胞外基质后,再植入老鼠体内。等完全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架消失后,软骨组织与老鼠皮肤长在一起,就成了外观酷似真耳的“人耳”。 “体外再生耳廓形状软骨”(俗称“体外再生耳朵”)培育成功。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耳朵”不仅可以大规模生产,也可直接应用到病人身上了。

在培养“耳朵”时,培养箱内的温度要固定在37℃,温度高了容易烫着,低了则容易冻着。另外,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也要与人体内一模一样。由于目前培养成功的“体外再生耳朵”,其细胞来源是牛的软骨细胞,因此还不能直接应用于人身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完全可能出现一家生物医学工厂。在这座工厂里,甚至可以预购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组织或器官,更换起来就如同更换机械零件一样简单。

§ 质疑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曹谊林因“学术造假”被质疑。 质疑者称,曹谊林赖以成名的“人耳鼠”是维持了十余年的谎言,他因此获得众多荣誉和资金支持,之后却停滞不前,让巨额投入打了水漂——“一只假耳朵,骗取三个亿”。

疑点

一,曹谊林作为“核心人员”,对“人耳鼠”的产生细节一无所知;

二,曹谊林早在1997年就发表过相关论文,但回国参展之前,并无重复制作“人耳鼠”;

三,在展览期间,商庆新必须每晚用注射器抽出渗液,才能让裸鼠皮肤与支架贴合,显现人耳形状,这种反应程度超出了预期;

四,在交还“人耳鼠”时,向曹谊林转达了上海市科委的意见——将材料取出,证实是真的耳郭软骨,作为实验成果长期保留,但不久那只“人耳鼠”“就离奇死亡”,“人耳”也就无从寻觅了。

§ 回应质疑

2011年8月26日,交大医学院在第九人民医院召开通气会,公布学术鉴定委员会的评议意见和国家审计署的调查结果:“人耳鼠”是真实的成果,也是国际公认的成果。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展示了活体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作组织病理学鉴定,8月16日病理报告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鉴定会结果显示:与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在国家对该项科研的投入下,曹谊林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和缺损修复的大动物模型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特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0年中发表SCI论文85篇,总影响因子300分,他引2000次。该团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组织工程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 病理鉴定

2011年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全国相关领域4名院士和8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鉴定委员会对曹谊林教授领衔的国家组织工程学术研究成果予以事实鉴定。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曹谊林教授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术评议。现场展示了活体“人耳鼠”,并当场取材验证,再生组织经现场冰冻切片,病理鉴定确认为人软骨组织,并同时移送第三方机构作组织病理学鉴定,2011年8月16日病理报告进一步证实为软骨组织。

鉴定会结果显示:与会全体成员一致认为“人耳鼠”的技术是真实和成熟的,在国家对该项科研的投入下,曹谊林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和缺损修复的大动物模型研究,体外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技术等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特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0年中发表SCI论文85篇,总影响因子>300分,他引>2000次。该团队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提升我国组织工程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