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顿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图片 姓名:伯顿 原名:理查德·沃尔特·詹金斯(Richard Walter Jenkins) 泰勒和理查德·伯顿 职业:演员、电影制作人、导演 出生日期:1925年11月10日 死亡日期:1984年8月5日 出生地:英国威尔士; 去世地:瑞士日内瓦塞利尼 死亡原因:脑出血 和泰勒有过两次婚姻: 第一次:结婚时间1964年3月15日,离婚时间1974年6月26日; 第二次:结婚时间1975年10月,离婚时间1976年8月1日 有无子女:养女Maria Burton, 生于1961年8月1日,1964年被泰勒夫妇收养 § 简介 理查德·沃尔特·詹金斯出生于塔尔伯特港附近的庞特里文村,在一个贫穷的、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长大。在既是学校教师又兼职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制作人菲利普·H·伯顿的帮助下,他在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改掉了原来的威尔士口音。18岁时(1943年),他改名为理查德·伯顿(改用教师的姓),并获得了到埃克寒特大学(Exeter College)为期半年的深造的机会,并于后来加入英国皇家空军。 1952年,伯顿因为在《断肠花(My Cousin Rachel)》中的出色表演而成为好莱坞的一名影星。1954年,作为无线电广播的一名解说员,他为狄伦·托马斯的作品《牛奶树下》解说,最终使他于20年后担任这部同名电影的解说员。伯顿曾经结过五次婚,其中两次是与泰勒结婚。伯顿曾经与泰勒在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影片《灵欲春宵》中扮演夫妻,而影片中的角色也是他们真实婚姻生活的写照,而泰勒也因为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1984年8月5日,伯顿在瑞士因为脑出血去世,享年58岁。2002年,伯顿被公众评选为“英国100名伟人”之一。他曾经7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但都失之交臂。 § 获奖 1944~1947年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退役后返回舞台。1949年在伦敦上演C.弗雷的剧作《这位少妇烧不得》,获得优秀演员的美誉。同年他拍摄了第一部影片《杜尔温的末日》。 1952年拍摄了在美国的第一部影片《雷契的表姐》。 1953年起他拍摄了《道袍》、《演员的王子》(1955)和《亚历山大大帝》(1956),均为成功之作。同时他还主演电视剧《呼啸山庄》(1958)。 1959年主演了“自由电影”代表作《愤怒的回顾》。1963年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巨资影片《克列奥帕特拉》拍出后,伯顿成为超级影星。 伯顿有吸引观众的风采和动听的声音,先后因《道袍》、《绳环》(1964)、《从寒冷地方来的间谍》(1965)、《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安妮王后的一千天》(1969)和《马》(1977) 6次得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提名。 英国电影学院则授予他1966年最佳男主角学院奖。 § 所属分类 电影 英国电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