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伍云甫 |
释义 | § 人物简介 伍云甫(1904-1969)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卫生部副部长。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904年7月14日出生于耒阳县城厢区松茂堂村一个教师家庭。其父伍如春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与毛泽东同学,后以教书为业。他自幼随父读私塾。1918年进入耒阳县杜陵书院读高小。1920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影响,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演讲,成为三师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概述 1925年从三师毕业后回到耒阳,在县立第一高小任教。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耒阳县教职员联合会党团成员、耒阳县总工会教育科长、总务处长。1927年上半年,任耒阳县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省农民协会驻耒阳县农会特派员。马日事变后,在耒阳组织游击队,开展地下武装斗争。与邓宗海重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任秘书长、一区区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创办县执委机关报《耒潮》,任总编,喊出“拿起刀枪,为烈士报仇”的口号。1928年1月率耒阳游击队参加湘南起义,配合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攻克耒阳县城。1929年底辗转到上海,找到党组织。1930年春到上海党中央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31年春,调到中央苏区创建无线电通讯部队,带领其他同志筹集器材,选调人员,白手起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通讯大队,先后任政委、队长、无线电总队政委,成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之一。红军长征途中,先后任中央军委三局副局长、政委、中央军委二局政委、中央军委直属第二政治处主任。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到左路军工作,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想尽一切办法,保障一、二、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讯联系,为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胜利会师起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协助党代表林伯渠,按照党的政策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秋回延安,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银行副行长。 1942年春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43年7月调延安党校工作。1945年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 1946年任解放区救济总会秘书长兼党组书记,通过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向爱国华侨、爱国团体、友好国家争取募集了大批药品和救济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1947年以后,先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办公厅行政处长兼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秘书长兼党组书记、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党组书记、卫生部副部长和党组成员。他在社会救济福利工作中,认真清理和改造旧社会遗留的机关,正确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影响。在领导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中,按照“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和党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国际救济、协助外国侨民回国、遣送战俘等工作,促进了中国人民同各国红十字会、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他先后出席了第十八、十九届国际红十字会会议,为恢复中国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合法席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常委。“文革”期间,他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1969年7月25日在北京含冤病逝,终年65岁。1979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的临终遗言是:“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