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厍
释义

§ 五厍

泖田(新五)原为“九峰三泖”的泖湖,乃江南名胜,风景秀丽,游人云集!由于历史的演变,沧海桑田,泖湖逐渐淤积成陆,于是建立了集镇与乡村。

先说说新五的由来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早在公元265年,有个名叫吾彦的做官人故居在这里,因为他姓吾,所以他居住的房屋就叫“吾舍”。“五厍”就是由“吾舍”谐音而得名。由此可见,五厍这个地方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公元751年,那时候五厍属华亭县,在清朝顺治年间,华亭县的西北部划分出来建立了娄县,五厍划归娄县,到了1914年,把华亭县、娄县合并成为松江县,五厍就归松江县管辖!

§ 泖田三集镇

新五原先有三个小集镇:五厍镇、老五厍镇、黄桥镇。

五厍镇又名新五镇、新镇。史建于1933年,由村民发起建造。据1936年统计,全镇共有两层楼房92间,开设米行、肉店、酒店、茶馆等66家商店。商家主要来自松江、枫泾、嘉善等地。

五厍镇形成阶段,临江旁水,由于这里是江、浙、沪的水上要道,每天往来停泊的船只有几百之多,故而是远近闻名的水码头。

老五厍镇,又名沪沙、五厍镇。清朝嘉庆年间,吾舍镇已有记载。镇上有所明王庙,是人们为了纪念吾彦建造的。旧时每逢60年,乡里人为了明王庙出会做社戏,举行摇快舟比赛,十几艘快艇在市河里飞快的竞驰。都是往事了,现在明王庙已不存在了,市河淤塞,建起了民房。

黄桥镇,地跨黄桥港东西两岸,黄桥河东属泖港,黄桥河西属原新五。黄桥镇的名字有点来历。以黄桥门

得名。很久以前,这里经常大水成灾,于是人们用树木筑成长200多米的栏栅。迫引大水快速流入黄浦江,因栏栅形状如门,故而称为黄桥门。

泖田的村落

泖田是由泖河淤积而成,故而泖田的村落都是环泖而座。新五的泖田属于南北方向的长泖,村落分成两大部分,即泖东和泖西。分布在泖东的村落有:西旺村、南三村、徐泾村、五厍村、黄杨村、田渡浜村、曹家浜村、朱定村、雉鸡汇村、长和村;分布在泖西的村落有长厍村和茹圹村。

五厍村,就在五厍镇旁边,村名也就沿用过来。这个村以前叫做打生村,村名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打鸟为生,以而得名。

徐泾村,在五厍村东面,这里原是一个荡,水面宽阔,芦苇丛生。村里有条河道叫做黄泥泾,是黄浦江的支流。村里上年纪的人,钓鳗鲡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年年丹桂飘香日,又是鳗鲡肥大时。在这个季节里,徐泾村北面的黄浦江上,渔火星红,垂钓正忙。

田渡浜村,是上海郊区罕见的大村庄。这个村耕作的泖田最多最远。旧社会,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田渡浜、田渡浜,红花草,塞肚肠”。这首民谣是村民在旧社会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黄杨村,在田渡浜村东面,徐泾村南面。由杨家浜、黄桥村、张家港村3个自然村组成。杨家浜原先是一个浜名,浜长300余米,深水而阔,每逢庙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均要在浜中举行谣传比赛而远近闻名。

曹家浜村,地处原新五乡中心。以前,因为这个村识字的人比邻近的几个村多,故而人称曹家浜村为“笔头”。无独有偶,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制度,该村有兄弟俩同时考上大学。

朱定村, 于金山接壤。离万亩泖田较远,耕种的多数是高田,无论棉花、三麦、还有水稻、油菜的产量名列新五之首。

雉鸡汇村、长和村,原来都叫做雉鸡汇。雉鸡汇村属北雉鸡汇,长和村属南雉鸡汇。顾名思义, 雉鸡汇是杂草丛生,野鸡等飞禽栖息,水流回转的地方。

长厍村,有长浜、厍浜等自然村组成。南面与金山兴塔毗连,西旁茹圹港。

茹圹村,又茹圹港得名。茹塘村在茹圹大桥东堍,过桥就是新浜。茹圹村与长厍村一样,仅一泖之隔,风俗习惯乃至言语称谓与泖东有不少差异。

西旺村, 座落在万亩泖田的北端。开门既是满眼泖田。西旺村原先叫做三漾村。因为这里有白漾、西漾溇、东漾溇3个小湖泊而得名。村中曾经出了个朱似石,13岁取秀才,22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而闻名乡里。

南三村,是1972年从古松划入新五的村子。南三四面环水,像个小岛

泖田的河流

流经新五的主要河流有:园泄泾、五厍港、北石港、茹圹港、黄桥港以及人工开掘的建设河!

园泄泾,是流经新五的最大河流,也是新五与古松的界河。名称由古代原泖泄水入黄浦江而得名。

北石港,也称北港。很早以前称注泾港,是南三与五厍及西旺的界河。

茹圹港,公元1865年,有个名叫陈宗亲的绅士,组织人们疏浚后逐渐形成。为新五与新浜的界河。

黄桥港,引黄桥镇得名,是新五与泖港的界河。

建设河,是新五人民在1958年开掘的人工河。

泖田的桥梁

减水桥又名济川桥。这座桥的建造时间和桥的长度,宽度,形状已无法考证。但根据《松江府志》记载,公元1463年,华亭知县石玖在园泄泾上修筑一座桥,名叫减水桥,后来有个叫谢虬的人重修建过一次,改名为济川桥,直到1738年济川桥坍塌,1974年,泖港打捞队曾经把减水桥的石块打捞起来运往醉白池驳石岸。

还有根据《松江府志》记载,原来一条河名叫穿心泾上曾经建造过一座“上环洞”“下环洞”的石桥,此桥是明朝嘉靖12年所造。1975年,被拆毁,穿心泾环洞桥的石碑,有关心文物的人送到松江博物馆收藏。

新五斜缆乔,1974年开工,1975年竣工,是我国建桥史上第三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斜缆乔。可惜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坍塌。

除以上桥梁外,还有南三大桥、西旺大桥、茹圹大桥。

泖田造沦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我中华。这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三,日寇从金山嘴登陆,十月初六,日寇侵佔五厍镇在五厍镇上筑起两座砲楼,从此,新五地区惨遭8年的蹂躏,陷入苦难的深渊。

盘踞在五厍镇上的日本小队长安田,经常带领日本鬼子以“清乡”“剿匪”为名,烧杀掠抢,骇人听闻的黄桥惨案就是其中一列。1938年农历3月的一天下午,安田派出武装汽艇一艘,闯入黄桥港,用机枪疯扫两岸村庄。曹傢滨村的一个妇女听到枪声,刚开窗,枪弹就击中,当场毙命~~~~

泖田沦陷期间,日寇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现在来说说新五的几位人才

新五拥有独具风貌的泖田,拥有碧水环抱的村庄,拥有绿树掩映的泖湖,更拥有勤劳勇敢的人们。

泖河的水日夜流淌,哺育了辛勤的泖田人,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人。

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新五就有“文化之乡”的美称。闻名遐迩的新五文工团就是全国农村群众文艺活动的一面红旗。文工团长曾经载誉上北京,农民诗人戚永芳和农民作家徐林祥分别于1965年11月和1981年11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作者积极知识分子代表大会和全国农村文化先进工作者大会。捕雀状元徐阿海于1958年4月光荣出席了团中央的召开的全国青年积极知识分子代表大会。

下面将做具体介绍

闻名遐迩文工团

新五文工团曾经是全国农村群众文艺活动中的一面红旗。它的形成和发展,使十里水乡增添不少生机。

早在1949年9月,新五文工团的前身--石湖荡青年宣传队成立。当时只有5、6,一把胡琴,为配合党中心工作说说唱唱,深受群众欢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成员就发展到30多人。

新五文工团的团员来自全乡的各行各业。他们以业余、自愿、多样为原则,坚持自编自演坚持勤俭办团。

起初,文工团演出,前台没有幕布,后台没有化妆品,他们就以草帘子代替幕布,用红纸舔湿了擦在脸上代替油彩。然而,他们的宣传演出却受群众的欢迎。在50年代和60年代,他们年年都被评为上海市文化战线先进集体和松江文化战线先进集体。《解放日报》、《文汇报》曾经用头版头条新闻刊载题为《一个业余文工团的榜样》的通讯。详细的介绍了新五文工团的活动情况,还发表社论。上海市文化局曾经在新五的一个村子里召开了全市性的文化工作现场会。

1959年,新五文工团的团长代表文工社赴北京参加10周年国庆观礼。上海和北京的农业展览馆都开辟了“新五文工团团史”展览。

1960年,新五党委负责人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介绍了新五文工团的事迹。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五公社文工团戏剧集》。

新五文工团,新五人为你自豪

农民诗人戚永芳

谁能相信一个文盲竟能成为诗人?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五厍村的戚永芳说:“我有山歌一箩筐,藏在肚里廿多年,今天摘掉文盲帽,动笔写诗唱山歌。”

1955年,刚摘掉文盲帽的戚永芳,拿起笔来写文章,50年来,他写下许多诗歌、故事、剧本、表演唱等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以民歌居多。

1960年他被评为上海“群英会”代表。

1962年出席了上海第二次“文化会”。

1965年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作者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会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