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育熙 |
释义 | § 人物简介 刘育熙(1938年10月-),江苏江阴人,刘北茂之子,小提琴演奏家。曾师从马思聪,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962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留校任教。1963年中国首次小提琴比赛获奖,并在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独奏,为中国小提琴家唯一获此殊荣者。刘育熙曾在著名的香榭丽舍剧院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成为登上这座欧洲古典音乐殿堂的第一位中国音乐家。他也是第一个登上法国高等音乐学府的中国教授。他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泰国等国举行独奏音乐会六十余场,获空前成功,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国际电台作专访,并向世界各国播出。他被称为“最有资格继承法国小提琴学派的传人”。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刘育熙 刘育熙的出身颇有传奇色彩:他的大伯父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二伯父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作曲家、演奏家,人称“现代民族器乐之父”;父亲刘北茂是中国现代民乐大师,作曲家、教育家。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们曾有过很大贡献。 在这种艺术氛围里长大的刘育熙,从小就很有音乐天分。他自幼学习二胡、三弦、小提琴和钢琴等中外乐器,后来又师从马思聪等多位中外艺术大师。196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 1963年,他在全国小提琴比赛中获奖。1979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型音乐比赛中,他获得创作和演奏两项第一名。 § 最有才华小提琴家之一 1983年,年过不惑的刘育熙赴法国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进修,师从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大师热拉尔·布莱教授。他以刻苦执著的精神,在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不倦地吸收着丰富的艺术营养,1986年进修结束时,热拉尔·布莱教授给他的鉴定是:“最有才华的小提琴家之一”,“最有资格成为法国小提琴艺术学派的传人”。 § 首开几项纪录 在法国留学期间,他为中国艺术家首开了几项纪录:法国国家电台向全欧洲专题播放了他的音乐会;登上法国最高艺术殿堂香榭丽舍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法国卡西佩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两张激光唱片,这也是该公司第一次为中国和亚洲的音乐家录制唱片。法国评论家赞扬刘育熙的演奏“朴实无华又精雕细作,准确地表达了西方音乐的内涵,并把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尽管有幸被自己的导师称为“传人”,刘育熙却没有陶醉,他更记得自己是“刘氏三杰”的后人。他是一个悟性很强的人,面对大伯刘半农留下的仿民歌的诗作、二伯刘天华留下的十首雅俗共赏的二胡名曲以及父亲刘北茂留下的一批民族弦乐力作,他感悟到了贯通其中的“刘氏三杰”的艺术哲学,那就是:“凡艺术大品必能上通下达;凡艺术巨作必痛苦受孕尔后幸福分娩。” § 为了上通下达 正是为了这个“上通下达”,他从法国归来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到全国各地为高校学生和普通百姓举行题为《奉献》的义演独奏音乐会,演奏中外名曲,普及高雅音乐。从1986年到1989年,他一共举行了30多场这样的独奏会。到现在为止,已经举行了100余场。足迹行踪,甚至到达三峡工地、沂蒙山区。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音乐、演艺界“走穴”风盛行。刘育熙工资有限,生活清苦,也有“走穴”挣大钱的机会,但他不愿随波逐流,迷失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对他说:“我宁愿陪着你喝粥,也不愿你挣这个钱。”作为“刘氏三杰”的家人,他们保持着家族的传统,在清贫中磨砺高洁的人品。 § 人生的低谷 1989年,是刘育熙人生的低谷。他的妻子周士璟,一位极富才华而年仅48岁的钢琴家,因患癌症,不幸辞世;不到三个月,他慈爱的老母亲又在悲痛中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连续的打击,使刘育熙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他的教学工作仍在照常进行,音乐会仍在各地举办。 刘育熙的敬业精神,使他的听众深受震撼。人们纷纷给他来信,表达对他的敬意。一个大学生在信中说:“您的琴声让我们知道,中国的艺术殿堂依旧神圣;您的琴声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990年秋至1991年春,刘育熙应邀担任法国雅克·蒂博国际小提琴大赛评委,并再次在巴黎成功地举办了两场音乐会。他还应邀为巴黎高等音乐学院主持大师班讲学,成为第一个登上法国高等音乐学府的中国教授。 § 义演赢得掌声 1994年,刘育熙应泰国比里·帕侬荣慈善基金会邀请,在曼谷举行三场义演,引起极大的轰动,并获得高度赞扬。一则评论说,“从刘育熙的小提琴演奏中,我们看到了二十一世纪东方小提琴艺术的曙光”。 刘育熙1995年,刘育熙应邀在苏格兰皇家音乐院、巴黎高等音乐院等英法两国共五所国家音乐院主持大师班讲座,并担任学年考试、比赛评委。同时,在两国举行一系列演奏会,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1996年春,刘育熙应邀赴德国巡回演出,在柏林和美茵兹地区共举行八场独奏音乐会与室内音乐会。他除了演奏欧洲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外,还演奏了多首中国作品,如根据刘天华二胡名曲《良宵》、《悲歌》改变的同名小提琴曲;根据同名板胡曲改编的小提琴曲《灯节》等。其中由他主创的小提琴协奏曲《白毛女》,作为欧洲首演,获得极大成功。德国报刊赞扬:“刘育熙的演奏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央帝国’的偏见”。 这就是刘育熙,不管在哪里,他的琴声都能赢得这么多掌声。 他说,他最喜欢面对的观众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外国人,站在他们面前,他会有一种中国音乐家的自豪感;一种就是最广大、最真诚、也最懂得艺术的普通大众,置身于他们当中,他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遏制不住的激情。 他当然不会忘记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里那浪涛似的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他也不会忘记长江三峡工地上,那几万名在他的独奏会结束后,仍然站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的、穿着工作服的观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