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代十国
释义

§ 简介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后周柴荣十年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现,也是有所成就的。[1]

§ 五代的嬗递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大小统治者的激烈混战使社会经济、文化受到极大影响。在五个朝代中维持时间最长的后梁也只有十七年。

后梁: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而叛变投唐的黄巢起义军将领朱全忠(朱温)于903年朱全忠再起反心,挟持唐昭宗并诛宦官数百人,彻底翦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904年,朱全忠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即位,是为哀帝。905年朱全忠又大肆贬逐朝官,并将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历史称之为"白马驿之祸"。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扫除后,朱全忠遂于907年废哀帝自立,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至此唐朝完全灭亡。由此中国历史由此也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公元912年6月,朱温第三子朱友圭杀父朱温自立称帝。913年2月,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讨逆之名又杀兄自立,称梁末帝。

后唐:908年沙陀部人李存勖继其父李克用(唐昭宗封为晋王)之位,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后攻破幽州,尽并卢龙及河北之地,923年称帝,建后唐,称庄宗,同年攻占开封梁末帝死,后梁随即灭亡,庄宗遂定都洛阳。926年后唐魏州发生兵变,庄宗被乱兵所杀。太祖李克用养子李但遂入洛阳,称后唐明宗。明宗死后,933年明宗第三子李从厚嗣位,称闵帝。后为李从珂部下所杀。934年明宗养子李从珂乃即位,936年大将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兵败唐军,攻洛阳,李从珂自焚身亡。

后晋:936年李克用部将石敬瑭反唐,借契丹兵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称高祖。割燕云十六州与辽,对辽主臣称子。942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贵嗣位称出帝。946年,辽兵攻入卞,出帝被掳至辽建州,后晋亡。

后汉:沙陀部人刘知远曾与石敬瑭合谋反唐。后唐灭亡后,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947年后晋亡,他便改国号汉,后定都于汴,称高祖。 948年高租第二子刘承佑嗣位,称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隐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杀之,郭威遂反,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

后周:950年后汉大将郭威以邺都留守起兵入汴,951年灭后汉,即帝位,建后周,称太祖,后于954年卒。同年柴荣以太祖养子嗣位。959世宗病死,其子柴宗训嗣位,称恭皇帝。960年正月,辽兵南侵,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御,在陈桥策动兵变,建宋代周,恭帝在位仅六个月。

§ 十国割据概况

前蜀

五代十国

前蜀是唐“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907年,朱温建梁后,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王建在位12年,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又因长年没有战争,因此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强国。但918年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伐蜀,蜀军战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后蜀

公元925年,后唐灭前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为节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只当了7个月皇帝就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昶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扩展疆土,后蜀一度国势强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在位后期开始贪图逸乐、不思国政,朝政变得十分腐败。公元965年,宋军攻蜀,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大败,宋军趁势进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灭亡。

南吴的创始者杨行密在892年被唐封为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公元905年,杨行密逝世,其子杨渥继位,但他喜好游玩作乐,又排挤功臣宿将。张灏、徐温因故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权力,并在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公元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国国王位,改元武义。由于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仍然无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终,由其子杨溥继位。杨溥在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南吴灭亡。

南唐

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吴大将徐温。杨渥继承杨行密之后,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旧将。907年,徐温和张颢借此发动兵变,架空了杨渥的权力,并在908年将其暗杀。杨渥死后,张颢企图自立,而徐温想继续立杨氏为后。最终,徐温推杨隆演继位,张颢感到不满,两人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徐温杀掉张颢,独揽大权,吴主只是傀儡而已。

徐温一开始让其子徐知训掌握大权,但徐知训经常凌辱杨氏和部将,918年最终被部下朱瑾所杀。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平定叛乱,遂开始执政。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自此成为南吴的实际统治者。徐知诰生活俭朴,尊重杨氏和手下部将,逐渐得到民心[7]。937年,徐知诰见时机成熟,便篡吴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徐齐。939年,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8]李昪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跟邻国和好,南唐国力强盛。

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李璟继承皇位。李璟积极用兵,在945年攻灭闽,又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将其灭亡。不久,南楚旧将刘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了对湖南一带的控制,连年用兵使南唐国力受到很大消耗。李璟一直采取联合契丹来压制后周的政策,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957年,后周世宗南征南唐,李璟大败,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李煜虽然是一个出色词人,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975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灭亡。

吴越

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首都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南部、福建东北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钱元瓘继位。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钱弘佐继位。辽国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公元978年,钱弘俶向北宋献出土地投降,吴越灭亡。

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在唐昭宗年间逐渐控制福州一带,王潮被授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审知继承。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使闽国迅速发展。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立。王延翰个性骄傲荒淫,残忍凶暴,结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及王审知之养子王延禀杀掉。王延钧继承闽王位,在933年称帝。935年王延钧被其子王继鹏所弑,王继鹏夺位。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朱文进、连重遇的兵变中被杀,由其叔王延曦继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久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击败。945年,南唐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

南楚的创立者马殷在896年被唐封为武安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马殷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927年,后唐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马希声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承。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950年 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但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南唐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

南汉

南汉的奠基者是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唐亡后臣服后梁。刘隐率兵平定了岭南,又从南楚手中夺取了容、邕两管。他重用岭南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911年刘隐去世,由其弟刘岩继位。刘岩在削平岭南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后,于917年称帝,建国号汉,史称南汉。刘岩与邻国和好,又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在国内推广科举制度,使南汉国力蒸蒸日上。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刘玢继位。但刘玢贪图享乐,不思治国。结果境内发生反抗起义,南汉国力开始走下坡路。943年,刘晟杀兄自立,虽然他从南楚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但他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大肆屠杀皇族和部下,使南汉每况愈下。958年,刘晟病逝,由其子刘鋹继位。刘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汉在他手中彻底腐坏堕落。结果在971年宋军进攻时,南汉无力抵抗,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荆南

荆南的建立者高季兴为朱温部下,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荆南节度使,其首府为江陵。后梁灭亡后,高季兴继续向后唐称臣,在924年被李存勖封为南平王。后唐灭前蜀时,高季兴曾表示要帮助后唐进攻,但实际并未兑现承诺。后唐明宗继位后,高季兴却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明宗李嗣源大怒,发兵征讨荆南。所幸因为江南雨季到来,唐军粮草不济,高季兴才摆脱被灭亡的命运。929年高季兴逝世,其子高从诲上台后,重新修复与后唐的关系,于934年被封为南平王。

荆南地小国弱,因贪图赏赐,几乎向所有附近称帝的政权称臣,而且还抢夺其他政权的贡品。各国称高季兴和高从诲为“高赖子”。948年高从诲逝世,其子高保融继位,继续侍奉中央政府。960年高保融去世,其子高继冲年幼,故以高保融之弟高保勖继承。962年高保勖去世,由高继冲继承。963年宋军南征时路过江陵,高继冲见宋军兵威深感恐惧,遂投降于宋,荆南灭亡。

北汉

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951年年,郭威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北汉是十国中最弱的国家之一,所以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公元954年,刘崇试图趁周世宗刚继位的机会进攻后周,结果被后周打得惨败,国力大衰。刘崇于同年逝世,其子刘承钧继位,继续侍奉辽国的政策,称辽主为父皇帝。公元968年,刘承钧病逝,养子刘继恩继位,不久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刘继恩之兄刘继元继位,残忍嗜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北汉江河日下。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但宋军在979年卷土重来,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势不可挡,刘继元向辽军求救,辽国援军亦被击退,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亡。

§ 年代表

北汉年号

楚年号

后汉年号

后晋年号

后梁年号

后蜀年号

后唐年号

后周年号

南平年号

吴年号

吴越年号

§ 北方经济的破坏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原因一是唐末方镇割据兵革不息,二是五代时期沙陀族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三是契丹族的不断南下搔扰。直到后周时期,周世宗进行一些改革,才逐步有所恢复。

中原经济的破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减少。

(2)水利事业的破坏

(3)苛捐杂税的严重

§ 南方经济的发展

五代十国乾德元宝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南方经济与北方比较,相对是发展的。原因有:一是在唐代后期,南方经济发展已有了基础。二是南方遭受的战祸较少,从安史之乱开始,到五代的军阀混战,大多以北方为战场。三是未受到契丹的骚扰。四是十国中如吴越、南汉、南唐、前后蜀等国,都能保持二三十年、乃至四五十年的和平时期。五是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西迁或南迁,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以下表现方面:

(1)农田水利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繁荣

当然也要看到,南方各国经济的繁荣,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也是很重的,并且是在大量地挥霍浪费。如后蜀国王孟昶(音肠),溺器用金银制成。

§ 五代十国藩王列表

后梁

广德靖王朱全昱、衡王朱友谅、惠王朱友能、邵王朱友诲、朗王朱存、安王朱友宁、密王朱友伦、彬王朱友裕、郢王朱友圭、福王朱友璋、均王朱友贞、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敬、博王朱友文(原名康勤)、冀王朱友谦(原名朱简)、颍川王韩逊、邺王杨师厚、渤海王高季兴、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镠、闽王王审知、燕王刘守光、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南平王刘隐、南海王刘䶮

后唐

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礼、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永王李存霸、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魏王李继岌、秦王李从荣、宋王李从厚、许王李从益、潞王李从珂、洋王李从璋、兖王李从温、泾王李从敏、雍王李重美、秦王李茂贞、朔方王李仁福、吴越(武肃)王钱镠、吴越(文穆)王钱元瓘、蜀王孟知祥、闽王王审知、闽王王延翰、闽王王延钧、楚(武穆)王马殷、楚(衡阳)王马希声、楚(文昭)王马希范、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南平(文献)王高从诲、高丽王王建

后晋

宋王石敬儒、福王石敬德、通王石敬殷、夔王石重进、剡王石重允、秦王石万友、广王石训、赵王石万铨、韩王石敬晖、嗣王石曦、楚王石重信、寿王石重乂、虢王石重英、陈王石重杲、齐王石重贵、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吴越(忠献)王钱弘佐、楚(文昭)王马希范、南平(文献)王高从诲、高丽王王建、高丽王王武

后汉

魏王刘承训、陈王刘承勋、周王刘承祐、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吴越(忠懿)王钱俶、南平(文献)王高从诲、南平(贞懿)王高保融、楚(废)王马希广

后周

剡王郭青哥、杞王郭意哥、晋王柴荣、越王柴宜哥、吴王柴诚、韩王柴諴、梁王柴宗训、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魏王符彦卿、吴越(忠懿)王钱俶、南平(贞懿)王高保融、高丽王王昭

南吴

弘农王杨渥 、临川(灵)王杨濛、德化王杨澈、南阳王杨玢、江都王杨琏、江夏王杨璘、宜春王杨玢、齐王徐知诰

南唐

江王—魏王徐知证、饶王—梁(怀)王徐知谔、吴王—齐王李璟、楚(定)王李景迁、晋(文成)王李景遂、齐(昭孝)王李景达、信王—江(昭顺)王李景逖、燕王李弘冀、庆王李弘茂、郑王—吴王李从嘉、岐(怀献)王李仲宣、赵王李德诚、福王王延政、楚恭孝王马希萼

前蜀

普王—卫王王宗仁、雅王—豳王王宗辂、褒王—赵王王宗纪、荣王—韩王王宗智、兴王—宋王王宗泽、彭王—鲁王王宗鼎、信王王宗杰、资王—莒王王宗特、郑王王衍、通王王宗裕、昌王王宗铁戢、嘉王王宗寿、巨鹿王王宗弼、临洮王王宗绾、琅邪王王宗裔、集王王宗翰、琅邪王王宗夔、临淄王王宗瑶、乐安王王宗侃、临颍王王宗播、琅邪王王宗黯

后蜀

秦王孟玄喆、褒王孟玄珏、夔王孟仁毅、雅王孟仁贽、嘉王孟仁裕

南汉

雍王刘耀枢、康王刘龟图、宾王—秦王刘玢、晋王刘晟、越王刘弘昌、齐王刘弘弼、韶王刘弘雅、镇王刘弘泽、万王刘弘操、循王刘弘杲、恩王刘弘暐、高王刘弘邈、同王刘弘简、益王刘弘建、辨王刘弘济、贵王刘弘道、宣王刘弘昭、通王刘弘政、定王刘弘益、卫王刘鋹、桂王刘璇兴、荆王刘庆兴、祥王刘保兴、定王刘崇兴

建王王继严、福王王继鹏、福王王继韬、临海郡王王继恭、闽王王亚澄、富沙王王延政

说明:此分封诸王存在直系与割据之分。吴越、楚、南平等国未称帝号,故没有分封藩王。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岐王李茂贞这3个王爵为唐朝册立。

§ 国家列表

区分

国别

建都

开国帝王

原官爵

兴亡

年数

亡于

后梁帝国

开封

朱温(全忠)

梁王.宣武节度使

907-923

17

后唐

后唐帝国

洛阳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923-936

14

后晋

后唐明宗

后晋帝国

开封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936-946

11

后汉帝国

开封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947-979

33

后周帝国

开封

郭威

邺都留守

951-960

10

后周世宗

十一国

岐王国

凤翔府

李茂贞

歧王,凤翔节度使

907-924

18

后唐

南楚王国

长沙府

马殷

楚王.武安节度使

907-951

45

南唐

吴越王国

杭州

钱镠

吴越王.镇海节度使

907-978

72

前蜀帝国

成都

王建

蜀王.西川节度使

907-925

19

后唐

南吴王国

江都府

杨渭

吴王.淮南节度使

910-937

28

南唐

桀燕帝国

幽州

刘守光

燕王.卢龙节度使

911-913

3

后唐

南汉帝国

兴王府

刘岩

南海王.清海节度使

917-971

55

南平帝国

江陵府

高季兴

南平王,荆南节度使

924-963

40

闽帝国

长乐府

王延钧

闽王,威武节度使

933-945

13

后唐

后蜀帝国

成都府

孟知祥

蜀王.西川节度使

934-965

32

南唐帝国

江宁府

李升

齐王.镇海节度使

937-975

39

后主 李煜

功臣,名人,后妃

后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 主要战争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三年(契丹神册二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之战、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 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冬至五年春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 统一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动了北伐战争,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使得后周的国力增强。他北攻契丹,南下南唐,占据南唐江淮十四州,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公元960年赵匡胤在他麾下的几位部下拥立下,黄袍加身,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称帝,是为宋太祖。史称“陈桥兵变”。宋太祖当了皇帝后, 首先将内部巩固,镇压不服管束的后周将领,之后, 再来便是开始平定南方各国,进行全国统一。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伐,赵匡胤消灭了后周藩镇势力的反抗,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宋太宗即位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平定北汉。于是自安史之乱以来,二百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中国遂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纷扰局面。[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