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佑国寺
释义

§ 位置

南山寺是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距台怀镇约2公里,该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 详情

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五台台怀镇南3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154 佑国寺景观

1年)重建,清代增修,将三寺合并,改称今名。民国初年又予扩建,全部联成一体。寺区背山面水,林荫蔽日。寺依山势建造,高低错落,层迭有致,有亭台楼阁,殿堂古塔三百余间。寺前坡道林荫覆盖,山门下筑石磴一百零八级,门前影壁砖雕细致,门上钟楼建造精巧。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台极甚多,两.侧栏板望柱上雕人物,花卉,鸟兽,故事等图案。各殿檐下坎墙或墀头下肩上,装置各种石雕人物,花卉,山水图案,内容有神话传说,戏剧人物,历史故事等,突破佛教教义范畴。各殿檐下,.木雕图案精致,饰以彩绘贴金,更为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内塑释迦及二第子和胁侍菩萨,石雕汉白玉送子观音,工艺尤精。两侧明代塑像十八罗汉,是五台山罗汉中的佳品。墙壁上满绘佛传故事,从乘象投胎到涅般八十四幅,笔力流畅,色泽浑厚,是明代原作。寺内“真如处在”石刻一方,是慈禧所书。五台诸寺雕刻艺术,以南山寺为冠。佑国寺佑国寺与众不同,依山建寺,三重大殿,层层登高,这种风格喻意登临三宝,步步登高.佑国寺位于南山最高处海拔1700米,始建于后梁时期,起先名叫南山极乐寺,寺内有历代不同风格的雕刻,那些人文花鸟有木雕,石雕都是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给游客和虔诚的弟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内有洪秀全起义,捻子军造反.外有八国列强,垂涎我们华夏,可谓:内忧外患.加上天旱不雨,战争连年,民不聊生,慈喜老佛爷率大臣,侍卫亲临五台山见到高僧普济长老,在她殷切之下,为大清国祈福消灾,设法坛,点灯焚香,诵经七七四十九天.此后,大清江山得已天下太平,后来慈喜太后敕名佑国寺,亲笔御赐普济和尚.

§ 铁塔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为供奉佛舍利,遂于寺西福胜禅院内增建一座八角十三层之木塔。端拱二年(989)竣工,定名福胜塔,规模宏丽,号称‘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据传后因塔顶放光,更名为灵感塔。宋·庆历四年(1044)塔毁于雷火,皇祐元年(1049)重建,依木塔式样,改用铁色琉璃砖瓦,高五十四点六六公尺,即今 佑国寺铁搭俗称之铁塔。塔壁上镶嵌有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花卉人物五十余种,为宋代砖雕艺术之佳作。

在河南开封城内。塔建于宋庆历间(公元1041一1048年)。塔面用铁色琉璃砌成,故俗称“铁塔”。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

第一层下段堙入土中,其在地面以上部分有大方涩数层,似为须弥座之上半。以上塔身,八角砌圆柱,柱上为普拍枋,承托密列之双杪斗拱以承檐。自第二层以上,每层均在平坐之上砌塔身,角上均用圆柱,其中砌普拍枋斗拱出檐,如第一层。塔身壁面褐色琉璃砖,砖面隐起花纹。各层塔身宽度递减,故补间铺作之数,自第一层六朵递减至第十三层出两朵。因各层高度递减,故平坐铺作第二层至第六层出两跳,第七层以上仅出一跳。塔内无空室,仅有梯道穿塔身旋绕而上;梯道所至,则于壁面开窗焉。全塔权衡高瘦,颇欠安定感。

§ 得名

佑国寺宋末寺毁塔存,金人重建寺,改名光教寺,其规模远不及宋代。元代称此寺为上方寺,明代改称祐国寺,清代名大延寿甘露寺。自明代起,民间通称铁塔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水围开封城,寺院被拆毁以加固城防,大量古碑碣亦被抛入水中,此后,寺院即告不存。今寺辟为铁塔公园,内存著名之铁塔与铜制接引佛立像。铁塔之东有一片平房建筑,原为佛学院,建于1933年,2006年5月改为铁塔历史文物陈列室。

§ 石雕博物馆

佑国寺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而且站在佑国寺最高层还可以远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景致相当不错。南山寺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