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乳源瑶族自治县
释义

§ 乳源概况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位于南岭山脉南麓,贯穿弧形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峰峦环峙,属高山地带,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主要石灰岩地区之一。东北部属丘陵地带,河流两岸地势平缓。县境1000米以上山峰102座,主要山体有北部呈东西走向的头寨山、南部东西横亘大东山、北部瑶山主峰狗尾嶂,与湖南省宜章县和广东省阳山县交界的石坑崆主峰1902米,是广东省境内最高峰。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

全县总人口20.37万人,其中瑶族人口2.3万人,占11.3%;大桥、洛阳、大布3个石灰岩山区镇人口5.95万人;瑶族聚居地必背、游溪、东坪3个镇人口2.82万人;乳城、一六、桂头3个平原镇人口11.2万人。

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间气候悬殊,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区全年平均气温19℃—20℃,西部山区全年气温16℃—17℃,北部高山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5℃。降雨量东南部及西部山区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无霜期308天,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境内水力、森林、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开发蕴藏量达56.25万千瓦。现已探明矿产有27种,主要有锑、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重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100亿吨,花岗石25.亿吨,钾长石1.2亿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兽类就有100多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蟒蛇和二类的短尾猴、黑熊、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等共16种。县境北缘的青溪洞珍贵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植物种类有 2000多种,具有高等植物178科,611属,1158种,其中乔木树种73科181属473种,占广东大陆树种的80%,国家保护的25种,占全国67种的37%,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伯乐树、福建柏、长苞铁彬、观光木、广东松等以及药用植物资源207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1%,活立木蓄积量达534万立方米。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中国罕见、景色神奇,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的广东乳源大峡谷;有中国重点寺观,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千年古刹云门寺;有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瑶族风情令人陶醉的必背瑶寨;有海拔1902米岭南第一高峰的石坑崆和拥有10多万亩原始森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有常年碧波荡漾,水面面积达5.5万亩的南水湖;有地貌奇特、人迹罕见的地下森林“通天箩”;有巧夺天工的仙人桥和中国最大的旅游观光和养殖一体的鸵鸟养殖场等生态旅游景区;县城附近还有国公岩、白石岩、双峰山等景观和温泉度假区等。 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源交通便利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463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5.7公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县境60公里,并在县城、东坪镇南水湖和大桥镇设有3个进出口,2.5小时可直达广州。国道323线和省道248、249、250、258线贯穿县境。县城至9个镇公路已全部实现硬底化;100%的村委会通公路,其中硬底化率达73%。距乳源38公里的韶关市直通车到达香港行程5个多小时。全县各种等级公路与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距县城35公里的北江货运码头可直通抵达港澳。京广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武广客运专线铁路途经县境东北部。县城距新建的韶关火车站30公里,客运专线建成后1小时可达广州,4小时可至武汉,是粤北韶关地区交通条件最好的县。

乳源通讯畅顺,全县城乡已实现电话交换传输数字化,开通了数字移动电话等业务,通讯信号已覆盖全县90%以上的地域。目前,全县程控电话总容量达6.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0000多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18700多户;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县9个镇,用户近10000户,小灵通用户8000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5.5部。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坚持依法治县的方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二是积极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了乳源高级中学。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2.6%。三是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多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的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四是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乳源瑶族龙舟队1999年代表广东省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夺得4枚金牌、2枚银牌,实现了广东省在全国民运会竞技项目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代表广东省参加浙江嘉兴南湖国际龙舟邀请赛,包揽了3枚金牌;2003年代表广东省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夺得了5枚金牌1枚银牌。另外,乳源卫生、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县9个镇100%建有文化中心,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5%,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了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1999年,乳源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同年,夺得了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大禹杯”;2003年,乳源被评为“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2005年,乳源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乳源,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被誉为“粤北瑶山的一颗明珠”,正成为中国内外、港澳台等社会人士投资置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的首选之地。

§ 历史沿革

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产钟乳,穴中有源泉流而得名。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

2000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15个镇、2个乡:乳城镇、侯公渡镇、红云镇、必背镇、桂头镇、附城镇、洛阳镇、柳坑镇、游溪镇、一六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古母水镇、龙南镇、大坪乡、杨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7894人,其中:乳城镇 32355人、附城镇 9359人、侯公渡镇 20856人、一六镇 13620人、桂头镇 22121人、龙南镇 3253人、洛阳镇 4723人、古母水镇 3294人、大布镇 9662人、大桥镇 17200人、红云镇 10303人、东坪镇 5448人、游溪镇 1430人、必背镇 4936人、柳坑镇 5223人、杨溪乡 5839人、大坪乡 3602人、乳阳林业局虚拟镇 1875人、天井山林场虚拟镇 1596人、方洞林场虚拟乡 1199人。 乳源瑶族自治县2002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15个镇(乳城 必背 桂头 一六 大布 大桥 游溪 附城 龙南 洛阳 红云 柳坑 东坪 侯公渡 古母水)、2个乡(杨溪 大坪),106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

2005年4月2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21号)批准撤销乳源县侯公渡镇,并入乳城镇;撤销古母水镇,并入洛阳镇;撤销龙南镇,并入东坪镇;撤销红云镇,并入大桥镇;撤销柳坑镇,并入游溪镇;从桂头镇划出方洞村委会并入必背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乳城、必背、桂头、一六、大布、大桥、游溪、洛阳、东坪)。

§ 自然地理

乳源地形

乳源位于南岭山脉南麓,贯穿弧形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西部峰峦环峙,属高山地带,溶蚀高原地貌显著,是韶关市主要石灰岩地区之一。东北部属丘陵地带,河流两岸地势平缓。

乳源山脉石坑崆峰县境1000米以上山峰102座,主要山体有北部呈东西走向的头寨山、南部东西横亘大东山、北部瑶山主峰狗尾嶂,与湖南省宜章县和广东省阳山县交界的石坑崆主峰1902米,是广东省境内最高峰。

石坑崆峰:石坑崆又名莽山峰,猛石坑峰。它座落于阳山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交界处,海拔1902米,是广东第一高峰,被誉为“广东屋脊”。这里有广东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 这里谷幽水清,飞瀑连缀,絢丽壮观,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这里有超过两千种的植物,有“南岭和岭南生物多样性特丰之地”之称。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箭竹,奇花异草,令人赏心悦目。自山脚而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矮林三个垂直景观带各有意趣,尤以古朴苍劲、千姿百态的广东松闻名。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朝暮之间,瞬息万变,云海日出,壮丽多姿,时有佛光奇观隐现于彩虹之中,无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乳源水文大潭河主要河流有由乐昌流入县境东北角,经桂头镇流向韶关的武江河;发源于县境西北与阳山交界的丫叉顶,由西向东流入南水水库,穿过县城,汇入北江的乳江河(又称南水河);发源于县境西北面与湖南省宜章县交界的猛坑石东麓,由西北向东南经大坪、大桥、必背、桂头流入武江的杨溪河;发源于天井山北麓的蚁岩,由北向南流经洛阳、大布汇入英德市的大潭河。

大潭河:大潭河发源于县境西部天井山,贯穿洛阳和大布两镇,距县城51公里,全长44公里,集雨面积411平方公里。桥甫电站与大潭电站之间水面开阔,最宽处可达30米。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轻漾。两岸草木旺盛,适宜于开发成集水上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乳源气候

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间气候悬殊。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区全年平均气温19℃―20℃,西部山区全年气温16℃―17℃,北部高山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5℃。降雨量东南部及西部山区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无霜期308天,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

乳源自然资源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水力、森林、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开发蕴藏量达48万千瓦;现已探明矿产有27种,矿床143个,主要有锡、锑、钨、铁、煤、汞、硅石、重晶石、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重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100亿吨,花岗石2.5亿吨,钾长石1.2亿吨。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仅兽类就有100多种,其中有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蟒蛇和二类的短尾猴、黑熊、大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等共16种。县境北缘的青溪洞珍贵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具有高等植物178科,611属,1158种,其中乔木树种73科181属473种,占广东大陆树种的80%,国家保护的25种,占全国67种的37%,有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伯乐树、福建柏、长苞铁彬、观光木、广东松等以及药用植物资源207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1%,活立木蓄积量达534万立方米。

§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构筑优势,不断探索乳源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按照“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和“绿色乳源”的经济发展战略,以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为主要突破口,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积极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连续多年居韶关市各县(市)前列,提前二年完成“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五年实现翻一番。乳源瑶族自治县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7.5%,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增长64.5%,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11万元,增长10%。近年,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乳源的县域经济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一是经济结构实现了以工业为主导地位的重大突破,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过渡转变,开始进入工业代的时代,第二产业比重占经济总量的67%,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二是工业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县380座、装机容量为52.6万千瓦的小水电站构成了水电优势产业。乳源东阳光高科技园是全国最大的光箔、亲水箔和大电容器产品的生产基地,2004年公司产值20亿元;三是招商引资强力拉动经济发展。全县现有招商引资项目127个,引进资金累计35亿元,2004年外资民营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5.9%,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乳源充分发挥水电、旅游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成为韶关市外商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片热土,并创造了以招商引资发展振兴工业的乳源发展模式;四是绿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2002年8月在中国首个提出建设绿色食品示范县的构想,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思路,已建成8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巴西果王汁等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志认证,是广东省绿色食品认证项目最多的县;五是开发旅游资源,主动融入韶关大旅游圈,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以开发大峡谷为龙头,突出高山、峡谷、瑶家源这个主题,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004年来乳源的旅游人数达55万人次,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3%。乳源瑶族自治县

2002年,该县利用山区特有的生态环境优势,根据国内外食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思路,并编制了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的规划。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目前全县已建立蔬菜、笋竹、巴西果、香蕉李、三角鲂、茶叶等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遍布全县9个镇,总面积7.1万亩,约占全县农业生产用地的30%。三年共培育发展绿色食品企业18家,其中,生产、经营绿色食品的企业12家、加工绿色食品的企业3家、专门营销绿色食品的企业3家。通过推行绿色生产和标准化生产,该县的大峡谷牌还原笋、生菜、结球甘蓝、辣椒、荷兰豆、菜心、香蕉李、瑶山白毫茶,源雾山牌玫瑰茶,银源牌三角鲂,绿鲜冠牌巴西果王汁和高盛牌西洋菜、芥兰、白菜、菜心等15个农产品相继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全县绿色食品年产量达2.63万吨,年产值约1.12亿元。绿色食品企业辐射带动农户10624户,其中紧密型农户占30%以上。2004年,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的农户户均增收2032多元。

§ 乡镇区划简介

乳城镇

乳城镇为乳源县城所在地,是省政府确定的268个中心城镇之一。乳城镇于2005年5月由原侯公渡镇和乳城镇合并而成,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全镇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总人口6.71万,其中常住人口5.91万,流动人口0.8万。

必背镇

必背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跨东经113°14′,北纬25°00′,东靠桂头镇,西临大桥镇,南邻东坪镇和游溪镇,北邻乐昌市的长来镇和河南镇,镇驻地必背口,镇驻地前有一条杨溪河,自西向东流经横溪、半坑、王茶、必背和桂坑五个村委。全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辖六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46个村小组,总人口0.6万人。

桂头镇

桂头镇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最大的一个平原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面的武江河畔,南距韶关市区29公里,距县城25公里。镇域东南与武江区重阳、浈江犁市镇接壤,西北与本县的游溪镇、必背镇交界,北与乐昌市长来镇毗邻。全镇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12个自然村,8172户;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万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一六镇

一六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部,因有史以来赶集墟日为每月农历逢一、六而得名。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00亩,其中水田面积12800亩,辖管七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78个自然村103个村民小组,3780户17062人(其中瑶胞迁移户601户2400多人),是一个瑶汉杂居的农业大镇。

大布镇

大布镇地处粤北山区岭南山脉深处,跨东经113°08′,北纬24°32′,东与武江区江湾镇交界,南与英德市菠萝镇相邻,西、北与本县洛阳镇相连,四周群峰叠翠,山清水秀,是典型的石灰岩高寒山区镇。地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全镇管辖7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87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数为1.3万人。

大桥镇

大桥镇位于乳源县西北部,东经113°09′,北纬24°59′,镇域东邻必背镇,西邻乐昌沙坪镇,南邻东坪镇,北邻乐昌云岩镇,西南邻乳阳林业局。镇驻地南距县城(直距)27公里,北距云岩镇15公里。全镇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49个自然村,7498户;总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总面积384平方公里。

游溪镇

游溪镇位于县城东北部,东邻桂头镇,南邻一六镇,西邻东坪镇,北邻必背镇。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农业耕地面积8121亩(汉区4413亩),其中水田6197亩(汉区占八成多),宜林山地145048亩(有林地129430亩)。全镇2648户11300人,其中瑶族6376人,占总人口的57%,农业人口10640人,占总人口的95%。人口密度93人/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1个村委会(汉族3个,瑶族8个),75个村民小组,社区居委会1个,2个居民小组。

洛阳镇

洛阳镇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邻东坪镇,南连大布、清远市英德(县级市)波罗镇,西接清远市阳山县江英镇、称架瑶族乡,北靠广东省乳阳林业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寒山区镇。2005年5月与古母水镇合并,土地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3.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耕地面积14468亩,其中水田8662亩。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 91个村民小组,130个自然村,总人口1090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68人。

东坪镇

东坪镇是乳源三个瑶族乡镇之一,于2005年5月乡镇行政区域调整时,由原龙南镇并入东坪镇新成立的乡镇。东坪镇属于石灰岩山区,全镇土地总面积为35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1285人,其中瑶族人口为6258人,非农业人口514人。

§ 名胜古迹

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必背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瑶族分支的祖居地之一。必背瑶寨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族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不论是在山岭、密林还是在耕山、砍木或鱼猎,到处都可以听到瑶族男女老少清脆悦耳的歌声。尤其是在节日或举行宗教仪式(俗称法事)时,瑶族群众更是欢歌载舞,共庆丰年。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民间有许多优美的舞蹈,如草席舞、插秧舞等,乐器有唢呐、牛角等,流传源远流长。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服饰、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尤其是刺绣是瑶族的传统工艺相当成熟和普遍,基本上每个成年女子都懂得刺绣,刺绣时一般不用事先在布上绘制图案,而是根据布的颜色和经纬线,直接在布上用彩色棉线绣出图案,充分显示了瑶族妇女的艺术才华。同时,瑶族中药文化有较深的内涵,有很多医治风湿、跌打、肝病等的秘方,疗效奇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瑶民普通有酿酒,饮酒的习惯,有条件的家庭劳动回家时不论有菜与否,中午或晚上均饮一点自酿的水酒,即用糯米酿自的20度左右的“苦爽酒”。瑶家有两种出名的食品,一种是自制的豆腐,用山涧泉水,本地黄豆为原料,磨得特别精细,制出的豆腐幼嫩细滑;另一种是熏猪肉,杀猪时将猪肉切成长长的一块块,挂在炉堂上方,经烟火熏烤后食用,熏猪肉皮脆肉爽,肥而不腻,色泽金黄,醇香可口。苦爽酒、熏猪肉和豆腐是瑶家待客的最好佳肴。

瑶胞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民俗风情和独特的瑶族歌舞。

仙人桥 仙人桥仙人桥位于县城西南40余公里处的洛阳镇半星雷屋村,高山斜坡上、绿树掩映间,有天然仙人桥两座,分大、小拱,属石灰溶蚀地貌景观。大拱桥高70米,宽50米,长150米。小拱桥更为壮观,高约138米,内拱106米,宽53米,长约156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半山峭壁间造就了秀奇险峻的仙人桥,登临桥上,神清气爽,飘然出尘,顿有“遗世而独立,羽化成登仙”之虞。在大拱仙人桥的入口处,有峰峦绵延,势如雄狮回首南望,狮身高约38米,长约60米,狮头、狮眼因石灰岩溶蚀脱落而成,形成了“雄狮”回头的奇特景观。

云门寺

在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有一座千年名刹,这便是佛教禅宗“云门宗”的发源地--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寺云门寺由文偃禅师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由原驻锡地灵树移庵,领众开创云门山,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据云门山志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衣止者,恒逾半千”。文偃禅师开示法语,立章传道,并在此创立“云门宗”。

南汉白龙三年(公元927年),南汉王敕封该寺为“光泰禅院”,后又敕改为“证真禅寺”。至南汉大宝六年(公元963年),又敕改为“大觉禅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下,故世人习惯称之为“云门寺”。

云门寺几度兴衰,历经苍桑。其鼎盛于北宋时期,但南宋以来则逐渐衰微,至明清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已到了破败境地。虚云和尚在完成南华寺的重修工程后,于1943年12月在李汉魂、李济深和邹洪的支持下,移锡云门,在当时抗战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昼夜操劳,历时9年,完成了云门寺的重建工作,一时宗风大振。

“文化大革命”期间给云门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僧去寺残,难于馨述。幸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4月9日,国务院确定云门寺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寺观之一。1982年虚云老和尚的法嗣弟子佛源大和尚,从北京重回云门,肩负起恢复和振兴祖庭的重任,在政府和海内外四众弟子的支持下,历经艰辛,终于将云门祖庭重建重修,面貌一新。

云门寺环境幽雅,风景奇特,既是乳源的八景之一,亦为岭南胜地。寺的四面层峦叠嶂,山高林密,猿猴、白鹇等珍禽异兽,时有出没。环寺苍松挺劲,竹影婆娑。更有云门寺后山的风景名胜桂花潭,前来云门寺者必往观赏。从寺后向东北山径而行二十多分钟,即见潭形如盆,石壁环拱,潭内水清见底,潭深六尺有余,瀑布从几十尺高的崖顶飞流而下,置身潭畔,暑气全消,神清气爽,令人流连忘返。

据佛源和尚和云门寺新任方丈明向法师介绍,云门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完全继承了祖师的宗风,寺风严谨。直到现在还严格保持着过农禅生活,学修并举,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丛林制度。 云门寺“云门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个较大支派之一。由文偃祖师创始于云门山,故取山名,以立宗名。“云门宗”在北宋时与“临济宗”并盛。其宗风是“孤危耸峻,人难泊”。为继承祖风,培育僧才,1992年,在佛源和尚的倡导和努力下,云门寺佛学院正式成立。目前学院建设初具规模,教学楼、办公楼、法师寮、学僧寮宽敞明亮,图书馆藏书两万余册,大藏经数部,禅堂、礼堂、电脑室、视听设备齐全,具备了较好的办学条件。佛学院历来注重道风建设,把传统僧教育和现代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学院丛林化”的管理制度,学僧除修学佛教教理外,每日早晚坐香,并适当参加寺院出坡劳动,夏季有3个月安居用功办道,冬季则参与精进禅七,使所学的佛学理论与日常修行实践相融合,让培养出来的僧才适应丛林的生活和未来佛教的发展。

如今的云门寺,不但恢复了原貌,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崇楼杰阁,广厦层台,宝相庄严,梵刹清净。京珠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其交通更为便利,由广州驱车前往,一路顺驰,不过3小时,已抵云门祖庭。近年来,云门寺接待的国内外四众弟子、知名人士和旅游者数以十万计,还接待了大批来自美、英、法、日、澳大利亚、泰国、缅甸、新加坡、印尼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佛教徒朝圣团及旅游者。现在的云门寺,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乳源的旅游胜地和开展海外联系活动的“窗口”。

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的前面,有2尊小型的汉白玉佛像,一立一卧,是缅甸佛教徒于1798年赠的,用纯正的缅甸汉白玉雕刻而成,通体细滑,看上去具有强烈的质感,如真人肌肤一般,为云门寺珍宝。殿内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烧成的大型彩瓷佛画,长24米、高4米,是中国当前佛寺中独一无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画。它生动地刻画十八罗汉、24诸天王42个人物,画面下层是十八罗汉,上层是二十四诸天像。

§ 土产特产

绿鲜冠巴西果绿鲜冠巴西果王汁

据测定,目前已知巴西果果实含有超过130种以上的芳香物质,故名百香果,有“果汁之王”的美称,极适宜加工成果汁饮料。该县自2002年底开始大面积发展巴西果的种植,生产基地主要在乳城、一六、游溪、桂头等平原区镇。目前,巴西果种植面积有1万多亩。“绿鲜冠”巴西果王汁是该县引进的韶关绿鲜冠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纯天然果汁饮料,它以巴西果为原料水果提取其汁液加工而成,被政府权威部门检验认为健康营养“四不含”果汁饮料,即不含合成防腐剂、甜味剂、香精、色素,产品酸甜适中,口感清纯,香气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有生津止渴,营养健身,增进食欲,补充体力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还原笋还原笋大峡谷牌还原笋产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境内的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产基地总面积23000亩。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强烈阳光直射少,且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515.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19.8℃,极端低温也只有零下4℃,无霜期达300天,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

本产品系天然食品,以无污染的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翠绿群山中的竹笋精制而成,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纤维素,味道鲜美,口感极佳,不含防腐剂、合成色素等化学添加剂,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天然健康食品。

源雾山牌玫瑰茶源雾山牌玫瑰茶玫瑰茄生产基地位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乳源瑶族自治县高寒山区必背镇。产地昼夜温差大(约1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该基地土地肥沃,远离矿山和村落,周围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影响,空气清新,大气环境质量好。

该县研制的玫瑰茶系列产品是色、香、味俱佳的纯天然保健饮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大量天然色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最突出的是木槿酸,被认为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有一定疗效,对肠、子宫肌肉有解痉作用,还有驱虫效果,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浓度、刺激肠蠕动。具有清凉解毒、开胃生津、利尿解毒、抑制细菌等功效,非常适合烟酒人士,以及在有刺激性气体岗位作业的工人作清凉饮料。

§ 相关链接

广州市: 越秀区 荔湾区 海珠区 天河区 白云区 黄埔区 番禺区 花都区 南沙区 萝岗区 增城市 从化市

深圳市: 福田区 罗湖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盐田区

珠海市: 香洲区 斗门区 金湾区

汕头市: 金平区 龙湖区 濠江区 潮阳区 潮南区 澄海区 南澳县

韶关市: 浈江区 武江区 曲江区 乐昌市 南雄市 始兴县 仁化县 翁源县 新丰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

佛山市: 禅城区 南海区 顺德区 三水区 高明区

江门市: 江海区 蓬江区 新会区 台山市 开平市 鹤山市 恩平市

湛江市: 赤坎区 霞山区 坡头区 麻章区 廉江市 雷州市 吴川市 遂溪县 徐闻县

茂名市: 茂南区 茂港区 高州市 化州市 信宜市 电白县

肇庆市: 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市 四会市 广宁县 怀集县 封开县 德庆县

惠州市: 惠城区 惠阳区 博罗县 惠东县 龙门县

梅州市: 梅江区 兴宁市 梅 县 大埔县 丰顺县 五华县 平远县 蕉岭县

汕尾市: 城 区 陆丰市 海丰县 陆河县

河源市: 源城区 紫金县 龙川县 连平县 和平县 东源县

阳江市: 江城区 阳春市 阳西县 阳东县

清远市: 清城区 英德市 连州市 佛冈县 阳山县 清新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

潮州市: 湘桥区 潮安县 饶平县

揭阳市: 榕城区 普宁市 揭东县 揭西县 惠来县

云浮市: 云城区 罗定市 新兴县 郁南县 云安县

§ 参考资料

[1] http://www.ruyuan.gov.cn/

[2] http://www.xzqh.org/quhua/44gd/0232ry.htm

[3] http://www.rygt.gov.cn/web/index.asp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