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雁馍
释义

节日来历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阜阳地区多称“龙抬头节”。很久以前,沿颍河一带在二月二时,常见有大雁起落于河岸,久之,有人把这种现象与“龙抬头节”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说二月二这一天是老龙王(老人)升天的日子,如何才能为老人消灾避祸呢?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大馍蒸制成雁状,让女儿送给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馍就可以避凶化吉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女儿们都送老雁馍给父母,这一风俗也很快在颍河沿岸一带流传起来,以后每逢农历二月二,女儿们就送老雁馍给父母,以消灾避祸。时至今日,虽然人们早已不相信这种迷信的传说了,但送老雁馍的风俗却依然存在。

“老雁馍”是安徽阜阳地区及淮北大部分地区家喻户晓的美食,不同于一般美食的是它有自己的象征意义,是女儿出嫁后每年阴历正月十五直到清明前要送给父母的一件礼物。所以这段日子,是父母一年当中最有期盼的时光之一。之所以叫做“老雁馍”,是因为老雁就是女儿的象征,女儿虽然出嫁了,长大的雁子飞出了巢儿,但她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仍记得报答父母,那根牵扯不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不会淡忘的。雁子南飞了,还有再回来的时候;像候鸟一样出嫁的女儿,也铭记定期去看望父母。

由于象征作为一种媒介是通过形象来暗示精神世界的深广蕴含的,所以它就具有暧昧性。比如,看到老雁馍时,是把它单纯的作为一种名字叫老雁而无其他所指的馍馍,还是把它看作一种有所指有所暗示的象征呢?

老雁馍其实是一种消除了暧昧性的象征食品,因为它在当地已经在形象和意义之间建立了一种习俗,即在特定的月份,街道上会出现一阵独特的叫卖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嫁的女儿们会竞相奔往叫卖处,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欢天喜地地奔赴父母的家园,送上雁馍,呈上孝心,其乐融融;在这一民俗事象的交往中,人们心里都清楚这馍馍所蕴涵的意义。也就是说,这种象征食品已经消解了暧昧性,承载着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传承着当地维系亲情关系、表达女儿孝顺之心的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

原料及做法

老雁馍的主料一般是精选面粉、粉丝、韭菜、芹菜、馓子少许,鸡蛋2~4个。所放佐料常有:味精、酱油、香油、辣椒面等。但是随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用馍馅的内容也更丰富和营养,会选用一些精选猪肉做馅。做法是用发酵粉和面,等面发酵后,把面擀成薄厚适中的面皮,然后放馅,用手捏成漂亮的老雁形状,然后用两颗黑豆作为老雁的眼睛,用剪刀给它剪出漂亮的嘴,然后用梳齿在身上按出一双翅膀和漂亮的羽毛,再用红色的颜料在其头部和翅膀的两侧以及尾部点出鲜红的圆点,最后放入蒸锅里蒸熟即可。

形象之美

艺术必须借助心灵的点化才能成为艺术,让得到心灵灌注的精神理想在具体的形象中得以艺术地显现。

首先,表现在作者对艺术形象的选择上。之所以选择老雁作为艺术形象,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候鸟,冬季南飞后,心中依然盛满牵挂,不忘记再次归来的日子,并且回来后还会找原来的那个家园。以它为象征,暗示并传递女儿虽然出嫁,离开生她养她的父母,但也会像老雁一样记得每年回家看望父母的日子。所以当地也就把女儿生动地叫做“老雁馍”或“老雁筐”,意思是有了女儿就不愁吃不到老雁馍了。

其次是它的外形之美。既然是当地人们创造出来的美食,它也就寄托了当地人对所暗示意义的形象理解。作为女儿回报恩情的食品,它就要尽可能地既美观又实在,一可见出女儿的心灵手巧,二能见出女儿回报父母的真情实意,三可见出女儿生活的殷实,可谓一箭三雕。这三方面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方面。

老雁身上用梳齿压出的四道羽毛的齿印,就是一种整齐一律的美。而老雁的两只眼睛、一双翅膀以及用颜料点出的六处红色圆点,则是一种平衡对称之美,它是和整齐一律之美相关联的。由于这两种美属于数量大小的定性,所以也有助于做出的馍馍在大小方面进行很好的控制,使蒸出后在外形和大小上是大致相同的,以很好地把握对父母同样的孝心,而不会有所偏向以致引起一方的不快。当然做工越精美漂亮、做得越大、馅越丰富营养,就越能代表女儿的孝心。每年的阴历二月二到清明前是正式送老雁馍的时日,女儿在这样的季节里,像雁子在暖春返回北方原来的家园一样,也要记得养育自己的父母,回去呈现上用最好的粮食做成的馍馍,并通过馍馅告知父母自己家里生活的宽裕殷实,让父母放心。当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女儿更多的是买老雁馍送给父母亲,也同样可以挑个儿大、馅儿多、味儿好的买,以表女儿的深情。

象征意蕴

大雁起飞前,往往群集在一起开“预备会议”。然后,由老雁带头前飞,像是“队长”在领路,幼雁排在中间,最后还是老雁压阵,排成整齐的队伍,古人称之为“雁阵”。有时只只相接,酷似“人”字,有时则众行横空,宛如“一”字。老雁确切地说是团结的象征。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安土重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法制社会,民族的团结是以家庭的团结和睦、相亲相爱为基础的,而家庭的和睦就可以通过女儿出嫁后传达亲情的老雁馍和小雁馍这些象征食品暗示出来。这种亲情关系的沟通也不限于女儿对父母的回报,女儿也不会忘记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兄,这种手足之情通过送小雁馍(也可以是龙馍,形状像龙,或是小猫馍,形状像猫)表达对侄子、侄女的爱。这样老雁(和小雁、龙、猫)就充当了这个家族维系亲情、表达团结的一个象征。“家和万事兴”、“和为贵”,一家家的和睦带来的是国家的和平与昌盛。

顺便提一下龙馍和猫馍。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相信这个神物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龙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和与天和谐的精神。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地人们在特定的日子把龙作为象征做出美味的馍馍来给侄子、侄女,表达对后代的祝福;而猫是能避邪的动物,以它为象征则寄托了对侄子、侄女的关爱,希望他们健康成长,无病无灾。

和谐之美

当地以老雁馍为代表的具有象征审美特征的馍馍,不仅是人们生存智慧的写照,也是沟通亲情关系的媒介和象征,它们已定格为一种民俗物象,通过它们所建立的人际交往方式,已打造出坚固和谐的亲情关系。这其实是一种和谐之美。小而言之,女儿出嫁后,新建立一个家庭,每年定期送老雁馍给父母、侄子侄女、叔伯,这可以说是不同家庭之间的交往,他们作为独立的家庭单元,有各自独立的生存空间,但送老雁(或小雁、龙、猫)则是把独立的具有差异的不同家庭协调起来的桥梁,它们把亲情传送,留下爱的温馨。在席间吃着老雁馍和丰盛的饭菜,时而觥筹交错、敬酒劝酒。道不尽人间天伦之乐,说不完世上亲情之福。大而言之,这也是一个家族内人际关系的一种交往方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的道德完善开始,以象征食品为媒介所进行的亲戚走访和接待,有助于建立起和谐的家庭结构,进而建立和谐的社会结构,这是符合人与家庭以及社会的本质关系的,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像这样的象征食品还很多,比如河南省不少地区蒸的娃娃鱼(也是用面做成的一种馍馍,形状像娃娃鱼),不仅女儿可用来送给父母,也可以送给邻里一起分享。

像这样的象征食品,不仅给我们带来饱餐,也给我们带来美的艺术享受,最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一种民俗物象,传达了当地人们的生存智慧。这样的美食不应该随着生活的快节奏和现代化而走向简单化(比如蒸制时省去了馅),甚至抛弃这一习俗。相反,我们应该继承并把它加以推广,成为当地人的一特色传统美食品牌。当然也可以在保持其象征意义、外形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考虑改进其形象设计。此外,在继承传统蒸制方法外,同时用烤制的办法,做出能被西方人所接受的面包,从而走出国门。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国家的美食品牌,推广了当地风俗文化,也能为当地人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美的元素连接你我他,让温馨和谐在人间慷慨地得以播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