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三线 |
释义 | 老三线是指中国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岭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甘肃的全部,加上京广线以西、长城以南的粤北、桂西北、湘西、鄂西、山西、豫西和冀西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三线建设的来由需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中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老大哥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举行了核战争演习,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如此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让中国人喘不过气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妇孺皆知。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大敌当前,同仇敌忾。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全民备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抗御外敌,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所谓大三线,是指中国腹地以及西部崇山峻岭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甘肃的全部,加上京广线以西、长城以南的粤北、桂西北、湘西、鄂西、山西、豫西和冀西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文化大革命前一年,“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这一伟大工程正式启动,其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行动之快,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于是,一大批重要的工业项目动迁到崇山峻岭中。彭德怀将军被毛主席请出来,担任西南地区大三线建设指挥部的第三指挥长。 大批英雄的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满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迅速奔赴艰苦的大三线。 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担负了支持大三线建设的重任,国家先后向上海下达了三百多个搬迁项目,其中大部分是国防军工、基础工业和短线产品,迁移方式主要是迁厂、调人、建新厂。 基于“立即要打大仗”的假设,最高当局的决策者,对军工厂的规划布局,实施了“靠山、分散、隐蔽、钻洞”的方针,即把每个工厂、甚至每个车间都规划建设得极为分散,有的竟沿着大山沟布置成“村落式”、“瓜蔓式”、“羊拉屎”、“围山转”等令常人看来近乎荒谬的做法。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给大三线的建设增加了很多困难,有些项目的建设工期被拖得很长,有些项目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但是,当年的三线建设者,扎根山沟,艰苦创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为三线建设“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他们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建设,经历了物质条件匮乏的漫长岁月,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包括一大批国家重要的钢铁、常规兵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工业基地终于在大三线建成,三线建设给内地的一些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内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过去是荒山野岭,现在成了著名的以钢铁、煤炭、汽车和有色金属为主导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 三线工程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并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历时三个五年计划,投资高达二千亿元。 神秘辉煌“老三线”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周边局势紧张,形势严峻,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均遭到来自世界各种势力的包围与封锁。在这种严峻紧张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要准备打仗!要准备早打、大打”,“不要怕打碎了坛坛罐罐,打完仗后再重建家园”。随即,中央制定了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为主要任务的“三五”计划。由此,拉开了我国“三线”建设的序幕,沿海各大中城市的主要工业、国防工业及大量的工厂、科研单位纷纷内迁,在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建立起了大、小三线。 1964年,美国专门出台了《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绝密报告,准备联合苏联试图打击我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就此进行了专门讨论,并与台湾方面进行了商议。面对如此威胁与挑衅,中共中央毅然决定中止了“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准备,在“三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1969年,珍宝岛发生了中苏边境大规模武装冲突,苏共准备联合美国用核打击毁灭我国内地核基地。由此,掀起了我国“三线”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当我们的目光回眸到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近现代史的惨痛记忆及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战争阴云阵阵密布,毛泽东敏锐地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思想,并列入了“三五”计划的盘子。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通过“三线”建设的特殊方式,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占有空前重要的位置。“三线”建设成为了当时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新名词之一。“东汽”、081总厂等就是当年这个宏伟战略上布下的一枚枚棋子之一,作为“三线”建设中的一个又一个产物,其辉煌的业绩数不胜数。 长达16年,跨越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052.68亿元。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和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召唤下,爬山涉水,来到祖国西部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用青春、心血和艰辛建立起了1100余个星罗棋布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据统计,至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三线”地区,我国先后建起了常规兵器、战略核武器、电子、航空航天和船舶等30多个工业及科研基地,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工业系统。同时,着重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川黔、贵昆、成昆、襄黔、襄渝等10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四川攀枝花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贵州铝厂等钢铁工业企业984家及有色金属企业945家。仅1965年到1975年期间,在“三线”地区建成机械工业大中型项目124个,逐步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新兴的机械工业基地,出现了攀枝花、十堰、六盘水和金昌等新兴工业城市,重庆、成都、德阳、绵阳等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机械、钢铁、电子、航空、轻纺、电力动力设备城市,形成了以兰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和昆明等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中心。 三线建设的意义70年代末,“三线”建设地区的固定资产原值达1400亿元,占全国的1/3。有社会学家称,“‘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三线”建设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西部大开发”。 新世纪的现在,领土的两极分化还是尤为显著。在大力发展沿海城市的同时,现在国家的重点逐渐转向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可以缩小两极差距,三线城市的开发也具有一种战略上的意义,作为天然屏障的守护,三线城市的开发无疑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战略的形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