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奇台镇 |
释义 | 老奇台镇老奇台镇位于奇台县境东南,东径89。51',北纬43。39'。镇驻地距县城55公里,地处“三乡两镇两场”中心地段,东与木垒县西吉尔镇、英格堡乡为邻,西接农六师奇台农场和半截沟镇,南与七户乡相连,北与三个庄子乡和农六师一0九团场接壤,总面积160平里。 历史沿革镇政府所在地为奇台县治旧址,自清乾隆41年在此建县到光绪十五年,延续了113年之久,后因山原高亢,周围数里内掘井深至百余仞,莫能及泉,而将县治移至古城。老奇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奇台县治旧址,自清乾隆41年(1776)在此建成奇台县,县城名曰――靖宁城,设知县一名,典史一名,训导一名,奇台治行政,古城治军事,城内居民众多,商铺毗鳞,颇具规模,时间延续了11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皇帝,曾为连接中原――西域的交通枢纽和商品贸易集用中心,曾有“四乡田野,村庄相望,田亩轮歇,岁有余粮,最为富庶之区”的描述。因同治3年,奇台县城毁于兵变,加之山原高亢,周回数里,内掘井恒,深至百余仞,莫能及泉,而将县治移至古城,即今奇台县城,而原县治所在地取名为老奇台。民国期间老奇台镇划为东乡,辖现在的七户乡、三个庄子乡、五马场乡和奇台农场,后又划2区,辖6保。解放后,仍划为2,辖8个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名红旗公社。1978年改为老奇台镇。镇。 经济状况老奇台镇是奇台县的农业大镇,地处“二乡、三场、一镇”的中心位置,流通市场活跃,秸秆资源丰富,镇党委、政府提出“农业兴镇、畜牧业强镇、二三产业富镇”的发展镇域经济工作思路,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全镇各项事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8003万元,较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42元,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托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建立了优质小麦、大麦、亚麻、甜菜等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建好了“第一车间”。2006年种植业总播面积13.1万亩,其中亚麻10084亩,大麦28047亩,甜菜2321亩,实现农业产值3053万元,种植业实现人均纯收入2447元 辖区概况老奇台镇辖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41个,全镇总人口15274人,有汉、回、维、哈、蒙、苗、满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9%。镇党委下辖总支委员会7个,党支部55个,中共党员518名。全镇企事业单位23个,其中区级文明单位1个,州级文明单位7个,县级文明单位12个。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3所,基础教育普及率达9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 农业全镇共有可耕面积14.4万亩,实耕面积12.5万亩,属井、河灌溉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油菜、玉米、打瓜、甜菜、土豆、花云豆等。老奇台镇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同时,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各类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22.6万头(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44%。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6308万元,较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6元,较上年增加422元。 基础设施老奇台镇于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1999年被自治区列为100家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2000年被自治区列为20家重点小城镇建设乡镇之一。至今,已先后投资5000万元完成道路改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集贸市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两纵六横总长11.2公里的城镇道路已经形成;建成了占地200亩的集娱乐、饮食、商贸、休闲于一体的大众公园——常青园,初步形成了服务功能较为齐全,绿化美化独具特色的小城镇。街面商店林立,铺面相连,镇区人口已增加至7000余人,个体工商户780家,集市日流动人数达1万多人。 所获荣誉近年来,老奇台镇先后荣获“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自治州党建示范乡镇”、“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昌吉州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等区、州荣誉称号,并在县委、政府的“双目标”考核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