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仓山洋房
释义

鸦片战争以后,福州成为清廷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港口之一。在其老城区仓山遍布殖民地风格的建筑。仓山西式老宅,是清朝末年至民国间由西方传教士建立,是福州殖民文化的象征。

老仓山洋房-简介

用福建师大历史系副教授戴显群的话来说,仓山的老房子数量之多可以用“星罗棋布”来形容,方圆几公里聚集了几十座老房子。福建师大对面,有条巷子叫康山里,小巷不深, “可园”与“梦园”就在其中两两相望,与“以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两边还有“拓庐”、“忠庐”等老房子。它们多是被高高的围墙给圈住,几竿修竹、几株绿蕉斜斜地逸出了围墙,半遮半掩地透露出古朴的气息。

可园

芳迹难寻 可园空留

位置:康山里5号

建造年代:民国初期

上世纪60年代房子很紧俏,即使人再多,一家一户也只能有一个房间。近10年来,不少人搬进了现代公寓楼,可园就此冷清了不少,现在只剩下三户人家了。

提起林、梁二人之名姓,可谓如雷贯耳,他们的足迹,让落寞的“可园”显得蓬荜生辉起来,问遍园内人,却没人答得上他们的落脚之处。1926年,一代才女林徽因嫁给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携夫回到福州,并在可园小住。

乐群楼

最早的洋人俱乐部 位置:乐群路8号

建造年代:1854年始建,1859年建成

现状 乐群楼,光是从外观上看去,就是一座老掉牙的房子,灰扑扑的外表,斑驳的墙壁,这个号称“中国目前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早已经盛名难副,看上去就像是个大杂院,已经陷入了外人眼中的衰老挣扎。

偌大的屋子仅靠着楼梯口的白炽灯照明。历史 乐群楼,亦称“弹子房”,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最早的洋人俱乐部,由烟台山附近各洋人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曾经一度成为福州的日本宪兵队慰安所。

万春巷8号

锁在深宫人难识

位置:万春巷8号

建造年代:民国初期 (约20世纪20年代)

现状 万春巷8号,是仓山所有私属老洋房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栋,屋内原有的家具什物一应俱全。原房主陈芷汀先生为民国期间著名的侨领,著名实业家,与陈嘉庚先生为挚友,陈嘉庚每次来福州都住在陈芷汀先生这幢房子里。该建筑是目前仓山地区所有私人所属洋楼当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幢。特殊的家庭背景是该建筑得以保存完好的一个重要条件。

老仓山洋房-房屋状况

戴显群教授曾对仓山近现代西洋建筑的现状做过调查,总体状况是“大多数已面目全非或破败不堪”。

“老房子有了护身符,主人就会有维修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产权属于政府的老建筑,可以腾出来租给特殊人士,比如鼓浪屿上的一些产权属于政府的老房子,就以高价租给艺术家居住,前提是不得破坏房子结构,老房子在他们的照顾下可颐养天年。”戴显群说。

散落在福州仓山街巷中的近现代西洋建筑,凝固着城市的记忆,也使仓山有着与福州其他区不同的异国情调。然而,随着仓山旧屋区改造的脚步越来越快,这些风格各异的欧式老建筑将被大批拆除。

老仓山洋房-保护措施

福州规划部门所编制的《仓山近现代建筑保护总体规划》,将100余座西洋建筑列为保护对象,德园也被列入其中。不过,该规划还处于论证阶段。

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戴显群说,文物保护法不够系统,对这些非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还起不到保护作用,应该有其他的救济手段。比如相关保护规划要尽快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具体到仓山西洋建筑,应明确哪一幢建筑列入保护规划,否则那些属于公房性质的老建筑,因为缺乏住户的抗争,更容易被拆掉。

老仓山洋房-拆除计划

红砖外墙,五个独立拱门,屋内当年的壁炉、百叶窗,还完整地保留下来……位于福州仓山聚和路的德园,有着百余年历史,其特有的风貌,使其成为仓山区西洋建筑群中的代表作之一。

德园之所以将被拆迁,是因为这一片被列入程埔旧屋区改造项目范围,除了“林森公馆”等少数的历史建筑能被保留下来,其他的都将被拆迁。

围绕在德园四周的许多老房子,已被夷为平地,残垣断壁、碎瓦片遍布在四周。据介绍,德园不是文保单位,但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清末五口通商时,这里是德国领事的官邸,它的消失意味着一段历史的缺失。近半年来,已有十多批次省市古建筑专家、德国建筑艺术家来到德园考察、拍照、摄影、拓刻。福州规划部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德园一带的岩山,清末时是为专供外国人生活、娱乐的主要场地,它对研究五口通商后城市发展和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果实物都被铲除,拿什么研究历史?命运与德园一样的还有福建同盟会创始人程拱宸的故居,这幢西洋建筑也被列入拆迁对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