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奤儿
释义

老奤儿”一词的出现,起码可上溯到清代中期。“老奤儿”一词是东北人专对关里昌滦乐人的代称,有严格的区域性。

“老奤儿”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昌滦乐地区临近东北,此地又是通往东北的必经之路。历史上这一带的人与东北交往频繁,而后有很多人陆续迁往东北。因为昌滦乐人说话忒土,乡音浓重,口音独特,说话声音委婉,如同唱歌。昌滦乐的口音与东北人口音区别较大,东北人为区分当地人与昌滦乐人口音之别,讥笑昌滦乐人不学京腔,称昌滦乐人为“老土儿”,后因“土儿”字音转化为“奤儿”,才称昌滦乐人为“老奤儿”。

其二,旧时代有很多昌滦乐人在东北经商谋生,乐亭人较多,俗称驻地方。由于昌滦乐人能吃苦、善经营、会管理,挣了大钱,发了大财,占有一席之地,而后又有一定势力,所以东北人就有些嫉妒,认为昌滦乐人很奸猾。东北人说:“奸老西儿(晋商),猾老奤儿(昌滦乐),又奸又猾苏老蛮儿(苏州南蛮子)”。民间流传的一句歇后语也是出自东北人之口,昌滦乐的茬子——划(猾)卵(滦南话读:lǎn )子。从这句歇后语中足以证明,东北人称昌滦乐人为“老奤儿”是有贬低之意,并带有侮辱的色彩。

旧时代的昌滦乐人在东北被称为“老奤儿”是受歧视的,当时谁也不愿听这种称呼,为了生存,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但时间久了,昌滦乐人对“老奤儿”或“猾老奤儿”这种叫法慢慢地也就默认了。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老奤儿”们为不受东北人的歧视、贬低,大家互相团结,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先后成立了“老奤儿帮”、“老奤儿会”。对“老奤儿”这个名词进行掩饰、美化和包装,在编演剧目的角色中,称“老奤儿”为大面将军。外人问“老奤儿”的含义,他们解释为:“是老爷子、老太爷”的意思等等。

还有另一个关于“老奤儿”的传说,在清乾隆年间滦州南部的渤海湾边上,有丁桨、丁橹兄弟二人去东北做买卖,因兄弟二人很善于经营,时间不长就打开了局面,开了许多商号,也结交了当地许多达官贵人和商界人士。

后来东北地区流行起一种癣病,传染很快。得病者奇痒难忍,驻守在那里的被人们成为“老太爷”的王爷也得了此症,当地许多名医也治不了。丁桨、丁橹兄弟看过病症后,突然想起家乡海边的一种叫“海兔子”的小鱼能治此癣。所以由朋友引荐去见“老太爷”。王爷这时正忍受着奇痒的煎熬,听说二人能治此病,便许下诺言:如能根治癣病,就与二人结拜异姓兄弟。二人闻听此言,立即赶赴家乡,大量收购“海兔子”,并迅速赶往东北。果然,王爷吃了“海兔子”之后,一天止痒,两天结疤,三天疤落,真的好了。给王爷治病的同时,丁氏兄弟将“海兔子”赠与得病的百姓,一场传染性癣病就此消失。“老太爷”也没有失信,与丁桨、丁橹结拜为兄弟。因王爷被当地人尊称为“老太爷”,丁氏兄弟是王爷的结拜兄弟,又救过当地许多百姓,所以,当地人也称他们“老太爷”。为了与老王爷区别称呼,大家就在后边加了个“儿”化音,称丁氏二人“老太爷儿”。

因丁氏兄弟经营有方,又救过百姓,再加上是老王爷的结拜兄弟,受人尊敬,二人的商号日益兴隆。而后昌滦乐人纷纷前往投奔,东北人听到昌滦乐人说话尾音拖的长又拐弯像唱歌,就说:“这是老太爷儿的人。”久而久之,东北人为了简便称呼说:“这是老奤儿的人”(“老太爷儿”叫快了就是“老奤儿”)。到后来渐渐传开,东北人就把昌滦乐人叫成“老奤儿”了。

第三个传说是在明朝戚继光戍长城的时候,昌滦乐一带出了一个叫王兰春的武将辅佐戚继光戍边,每次交兵打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且有万夫不挡之勇,杀起敌来,又狠又猛。更让敌人不可思意的是,王将军每次上阵打仗从不以真面目示人,而是脸上戴一个硕大如斗的面具,也从不与交战敌将通报姓名,只报是京东永平府人(昌滦乐地区),动手之前必须大喊一声:“难道不认得这张大面具?

经过大小数百次战斗,这个头戴大面具的将军战无不胜,声名迅速响遍长城内外。在明朝敌我双方交战时都要有文官负责记录战场的情况,可是敌方负责战事记录的官员又不知道这个头戴大面具的将军姓甚名谁,所以只记录下“大面”将军如何能征善战,因古时的毛笔字是竖着写的,有的文官为了记录方便快捷,就把“大”和“面”写到了一起。“大面”将军就写成“奤”将军。后来,王兰春年纪大了,明军中也逐渐省去了王将军的名号,直接称其为“老奤儿”将军。

清朝后期,昌滦乐一带的人到东北去经商做买卖,闲暇时候就向当地人夸耀起“老面儿”将军的威名,而东北的一些人也听说过“老奤儿”将军,所以昌滦乐一带的商人就以“老面儿”为自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1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