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释义 | 作品名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创作年代:元代 作品出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作者:程端礼 原文劳②于读书,逸③于作文① 读书如同销④铜,聚铜入炉,大鞴⑤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⑥器,铜既⑨销矣,随模⑦铸⑪器,一冶即⑩成,只要识⑧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 ——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注释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是状语后置,即“于读书劳”,“于作文逸”。 2. 劳:用功。 3逸:轻松。 4.销:熔化。 5. 鞴( b è i ):古代用皮制成的鼓风器。 6.铸:浇制 7. 随模:按照模型。 8. 识:懂得 9. 既:已经 10. 即:就能 11.铸:浇制 12.冶:冶铸 简析这一则短文运用比喻,形象地论述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古人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进行大量阅读,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多读、多记、多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译文读书就像熔化青铜,把铜块收集起来放入熔炉中,(然后就)用皮风箱(给炉火)扇风,不到铜(全部)熔化就不停止,(所以)非常地费工夫。(而)写文章就像铸造铜器,(这时)铜已经熔化了,按照模具的形状来铸造成(各种各样的)铜器,(那是)一经冶铸就能成功(的事情),只要识得模具,(铸造过程)全不费力。(人们)常说的“在读书方面费力了,在写文章方面就省劲了”。 古文论述"读书和写作关系"的语句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2\\书读百遍,其意自见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书到用时方恨少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