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卫制
释义

苏联劳卫制

“劳卫制”的创始者是前苏联。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强调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注重奥运会的运动项目”。1931年3月14日,根据列宁共青团的倡议,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委员会1931年3月14日颁布第一个"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即通过运动项目的等级测试,促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体力、耐力、速度、灵巧等素质,按年龄组别制定达标标准。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劳卫制”的理论知识,以及体操、田径、滑雪、游泳、球类、古典式摔跤(7~10年级男学生)和艺术体操(7~10年级女学生)等运动项目。时至上世纪末,尽管共青团已不存在了,但俄国还没有废除劳卫制。

影响:

体育为战争服务;把体育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苏联体育使人类体育权利平等的理想第一次成为现实;苏联创造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体育管理体制,为社会主义国家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模式。集中型体育管理体制对前苏联体育在短时间内的迅猛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体育发展提供的启示。

中国劳卫制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党和国家确立了重视国民体质健康的指导思想。从建国到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奉行的是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政策,全面学习苏联成为上下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把苏联行之有效的“劳卫制”拿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1951年,北京率先实施与“劳卫制”相仿的《体育锻炼标准》。之后,上海也试行了《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国家体委干脆使用“劳卫制”之名,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同日,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从而掀起了全国中学和大学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热潮。

“劳卫制”颁布的第一年并没有全面铺开,武汉只是在某些学校试点。到1956年,全市85所中等以上学校全部实行“劳卫制”,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达7.5万多人。“劳卫制”的检测项目很多,包括田径、体操、举重等,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劳卫制”的等级分三档,即少年级、一级、二级。少年级和一级比较容易通过,二级比较困难,一个学校大约不足50%的学生能通过。过了二级就是运动员标准。

为了彰显学生通过“劳卫制”锻炼的成绩,“劳卫制”有证书、证章。凡通过一个级别检测都能获得一张精美的证书和一枚证章。证书和证章是健康的标志,每个通过“劳卫制”的学生都非常珍惜。三个级别的证书大小一样:64开对折,宽7厘米,高9.4厘米;纸质相同但颜色有别:一级证书主色为黄色,二级红色,三级紫红(顺带说明,证章各级主色同证书)。

至于内容,用字均繁体。封面印字:“劳动卫国体育制度证明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发”,上方饰以劳卫制证章图案;封底有勉语:“努力锻炼身体,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祖国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封内页是整张证书,内文:“×××同志,参加劳卫制×级测验及格,特发给证明书一张,以资证明”,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上印直径5厘米的朱红公章;底端为日期;左右两端饰有8幅体育运动图案。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加上接踵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的体育运动大多减少或停止,“劳卫制”也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4年又改名为《国家体育锻炼试行条例》至今。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劳卫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