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山战役
释义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重要一战劳山战役詹大南1935年10月进行的劳山战役,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的前奏,是红十五军团献给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见面礼。它是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创造了条件。

名称:劳山战役

地点:陕西省甘泉县内

时间:1935年10月1日

参战方: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

结果:中国工农红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中国工农红军7000余人

伤亡情况:歼国民党敌9500余人

主要指挥官:徐海东,张达志,贺晋年,李赤然

劳山战役

中文名称: 劳山战役

发生时间: 1935年10月1日

发生地点:陕西省甘泉县境

事件介绍

事件背景

事件内容文件

内容文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在陕西省甘泉县劳山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伏击战。1935年9月中旬,陕甘苏区红军正在进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此时,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到达陕甘苏区,同红26、红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共7000余人,反“围剿”的力量得到增强。国民党军为了进一步加紧对陕甘苏区的“围剿”,以南线的第67军由中部(今黄陵)北进,其军部率第107师进驻洛川,其第619团1个营进占羊泉;第110师、第129师(欠685团)沿洛川至延安公路推进至延安;第685团驻甘泉,维护南北交通。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根据第67军兵力比较分散和甘泉至延安之间的劳山地区,群山连绵、树木茂密的特点,决心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以一部兵力包围甘泉县城,切断驻延安国民党军之补给线,迫其回援甘泉;主力进至大小劳山地区设伏,伺机歼灭由延安回援之第67军一部。9月21日,红15军团从延川县永坪地区出发,23日,进至甘泉西北的王家坪地区集结。其部署:红81师师部率第241团在甘泉县城以北白土坡地域担任正面阻击;红75师师部率第223、第225团在劳山东西两侧;红78师师部率第234、第232团在小劳山东西两侧;骑兵团位于卢家村、土黄沟地域。28日,红81师第243团和地方武装包围了甘泉县城。29日拂晓,军团主力进入伏击地域,隐蔽待机。10月1日晨,国民党军第110师从延安出发南下,行至四十里铺时,留1个团在该地守备,师部率2个团直奔甘泉。14时许,当该部进入伏击地域时,红81师第241团突然发起攻击;红78师骑兵团从侧后出击,断其退路;红75师和红78师主力从两侧发起攻击,将其分割在大劳山西南的小劳山村和榆树沟口。经过5个多小时激战,将其全歼。计毙伤师长何立中以下1000余人,俘团长以下37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0余支,轻重机枪180余挺,炮12门,战马300余匹和电台1部。国民党军在劳山地区遭受打击后,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对陕甘苏区实行严密封锁,企图逐步缩小包围,最后消灭红军。10月20日,第67军第107师1个团附1个营,进驻甘泉以南榆林桥。红15军团乘其立足未稳,于25日拂晓对榆林桥守军发起攻击,激战至下午,再歼第107师4个营,俘其团长以下1800余人。

事件意义

事件意义

劳山战役是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场胜仗。此战的胜利,不仅使远征千里的红二十五军部队得以喘息;战役中的大量缴获也使新组建的红十五军团的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服装给养得到补充;劳山战役及随后进行的榆林桥战斗,巩固和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从而为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取胜的主要经验是:陕北红军准确掌握敌情,巧妙调动敌人;作战方针正确,战场选择适当,兵力部署严密,作战指挥统一;两支红军部队团结一致,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劳山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陕甘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

追忆劳山战役

徐海东(红十五军团长):两军会合之后,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十五军团。党决定我任军团长,程子华同志任政治委员,刘志丹同志任副军团长。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四周年,我们在永坪西南一个干部学校门前操场上,举行了红十五军团成立大会。两军合一,七千多人,真是人精马壮。周围几十里以外的群众,都赶来参加了大会。会场上红旗飘扬,遮天蔽日,许许多多的大字标语贴在临时搭起的席棚里,主席台的两旁贴着两张特别大的标语。“两军亲密团结,携手作战!”“迎接中央,迎接毛主席!”会上,党的负责同志和我们军团几个主要负责同志都讲了话。此时,敌人正开始发动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敌人的兵力,除了原来就在陕北的四个师外,东北军的七个师也跟在我们后边赶来。红十五军团成立的第二天,我们就商讨反“围剿”的作战计划。两军会合之后,战士们说:“一定要打个漂亮仗。”我们指挥部的同志们,也是这样想:一定要打响第一炮。我们在讨论作战对象的时候,有的同志提议先打驻米脂一带的井岳秀师,或者高桂兹师,出横山,与神木、府谷根据地打成一片,然后打出三边。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吃掉这两个部队把握大一些。可是目前大兵压境,消灭这两个部队,对敌人的打击不重。还是先打东北军好,因为把东北军的主力搞垮一两个师,就会使陕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据情报:东北军七个师分成两路,一路是王以哲率领的三个师,从陕西向我进攻,一一0师、一二九师已经到了延安。一一0师留一个营在甘泉,军长王以哲带军部和一0七师驻守洛川、富县;其余四个师在甘肃境内由军长董英斌带领,经合水向我进攻。我们决定:围攻甘泉,调动延安的敌人,拦路打它的埋伏。经过三天的急行军,我们绕过延安,到达了延安南九十里的甘泉附近。部队在甘泉以西王家坪一带休息。我和志丹同志带着团以上的干部,来到了甘泉北十五里的劳山附近。一看地形,非常理想:甘泉北,有一条通向延安的公路,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山岭,把延(安)甘(泉)公路夹在当中,像是一条口袋,而且两边山上树茂密,便于埋伏。如果把敌人放进来,真如同把狐狸装进口袋里。决心下定了。但是,我们考虑到敌人刁滑,必须埋伏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区。回来后,指挥部的同志详细地商讨了部署,决定派一部分小部队围攻甘泉,大部队在劳山附近打延安来的援兵。估计:我军第一天包围甘泉,第二天延安的敌人可能起身,那么,第三天上午即可进入埋伏地区。战斗按着计划开始了,围攻甘泉的第二天,我和志丹周志分头带领部队,进入了埋伏区。出发前,对参加埋伏的部队进行了严密的组织,又规定每人携带三天干粮进入埋伏地区后,不准生火,不准走动,指挥枪不响,任何人不得开枪。等到第三天上午,却不见敌人的影子,我心里好急,暗暗想:何立中(敌人一一0师师长)一向找着我们打,这回怎么耍滑头了,莫非走漏了风声!我们正在着急,派出去侦察的便衣气喘吁吁地跑回指挥部,报告说:“来了,来了!”指挥部设在西山上一棵大树下。我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原来估计,敌人要是两路行军,必有两个团钻进来,如果再追一下,可以搞到他两个多团。谁想,敌人一露头是四路前进。看来,何立中太欺负人了! 骄傲的敌人虽有防备,但他们把我军可能埋伏的地区估计错了。据后来抓住的一个参谋说,何立中骑在马上,过了他预计我们埋伏的地区后,向参谋长说:“我当共军会打我个埋伏呢!现在出了龙潭虎穴。”他正说这话的功夫,我军开枪了,道路两旁,机枪、手榴弹,立刻混响起来。几千敌人,象黄蜂窝挨了一棍,不知向哪里跑好,有一股敌人企图抢占山头,被打垮了;有的企图往前突围,被军团部派出去的短枪团把路给堵住了。敌人开始顽抗,不肯缴枪,我们的战士连打带喊话:“缴枪吧,你们跑不出去了!”“放下武器一律宽待!”敌人这个部队里,有好多士兵了解我军的政策,在此情况下,纷纷缴了械。这部分敌人,不愧是红军的“老朋友”,士兵们放下枪后,有的说:“我这是第二次向你们缴枪了!”有的说:“我是第三次缴枪了!”还有的发誓说:“我一枪没放”。他们象是纷纷表白自己的“功绩”。有的俘虏问我们的战士,“你们怎么知道我们要来?”我们同志回答很好:“我们指挥部特别邀请么!”战斗只有六个多钟头,一一0师大部被歼。三千七百多人作了俘虏,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被打死。缴获的武器很多。战斗结束后,我们在劳山附近休整。……得到了中央红军的确消息,知道毛主席离我们不远了。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吴旗镇。我们一面派人去迎接,同时对指挥部的同志说:“毛主席快到了,再打它一仗,作为见面礼!”。张达志(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政委):部队隐蔽地经过延安东南地区,迅速地直插洛河川一带,到达目的地后,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署:红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二四三团和游击队包围甘泉城;二四一团隐蔽集结甘泉县西北关家沟,堵击由延安向甘泉增援的正面之敌。红二十六军七十八师从左翼侧击敌人;红二十五军迂回敌后包剿。待敌进入我伏击圈内,由八十一师二四一团从正面发起主攻,堵击敌人,我军主力则从侧面向敌背后夹击合围,以便压敌于劳山沟内,聚而歼之。果然不出所料,敌师长何立中带领两个团的兵力,于十一月一日由延安出发增援甘泉县守敌,途经劳山陷入我军伏击圈内。我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当即发出主攻号令,将敌堵击在劳山沟内。敌人见势不妙,即强行占领劳山东西两侧高山,以三面火力压制我正面堵击的二四一团,企图进到甘泉县城。这时,我二四一团贺吉祥、王学礼两同志身先士卒,带领两名战十奋勇攻占东山制高点。为了减轻敌人对我的压力,并使我二四一团继续从正面向敌攻击,贺晋年同志和我带领师部警卫连、侦察连奋勇冲锋,攻占了西山一个山岭。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堵住了敌人的通道,保证了我军主力顺利合围,黄昏之前将援敌一一0师两个团,全部歼灭于劳山沟内。在这次战斗中,我二四一团打得非常勇敢,但伤亡也很大:两名营政委、多名连长、排长和一百余名战士牺牲,两名营政委,一名警长和二百余名战士负伤。 贺晋年(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师长):军团首长将包围甘泉的任务交给了八十一师,我和达志同志带八十一师一、三团控制了甘泉城外各制高点。师部和一团在甘泉西北的关家沟,三团占领城西的太皇山。我们虚张声势,并故意传出红军要攻打甘泉的消息。十月一日早饭后,敌人还没有动静。张达志政委要到三团阵地去看看,我的警卫员张有才大概在指挥所呆闷了,也要同张政委一起去转转。他们走后不久,上级通知,延安的敌人出动了,正向甘泉前进。军团首长命令我八十一师留下一个团继续包围甘泉,抽出一个团配合主力从正面打击来援之敌。军团首长特别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在白土坡一带把敌人堵住。否则,延安敌人与甘泉敌人会合,我们就失去了战机。根据军团首长的指示,我立刻命令红一团将阵地交给红三团,并立即在甘泉之北白土坡构筑工事。由甘泉向北是一道大川,川里有公路直通延安。公路两边山峦起伏,大、小劳山是在甘泉以北一、二十里的一带地区。我带师部和一、二营在白土坡,三营占领东山。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和敌人的前卫营打响了。部队沿川道向敌人反冲锋,敌人在我们的反击下,退缩到劳山地区,占领了东、西山的一些山头,构筑工事,并用火力严密封锁川道。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很猛,打得川道里的部队抬不起头来,伤亡很大。薛翰诚、杨玉清、栾新青、谢四娃、吴国富等七、八个营连干部负伤或牺牲。自红一团成立以来,一次战斗中伤亡这么多干部还是第一次,我痛心和气愤的心情难以抑制。但这时手中没有预备队,我把师部人员和传令队组织起来,甩掉上衣,喊声“跟我来!”直奔西山。因这个山头敌人的火力最强,对我威胁最大。我借着山坡上谷子地的掩护,一直向敌人的前沿阵地爬去。这时,忽然身后有脚步声,我猛回头见是警卫员张有才奋不顾身地向我跑来。我忙喊他卧倒,但是话音未落,敌人的机枪响了,张有才已经倒在血泊中。不一会,刘志丹也到八十一师阵地来了,他的警卫生员闫应娃(原是红一团的连长,很勇敢,后被志丹同志要去当警卫员)见我爬在前边,以为敌人还远,边向我跑边喊:“老贺,敌人在哪?”因为敌人隐蔽在庄稼后面,远处看不清,我急忙喊他卧倒,但也来不及了,闫应娃同志也随着敌人的枪声倒下去了。我们有多少个好同志、好战友被敌人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啊!我恨不得一口将眼前的敌人吞下去。我隐蔽地向前爬去。一直爬到离敌人前沿阵地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仔细地观察了敌人火力点的位置。爬回来后,经与杨森同志商议,红七十八师由西山向下打,我们从侧面打进敌人的阵地。敌人在我们的猛烈攻击下,被迫退守劳山镇,八十一师三营也从东山把敌人赶下来。这时红七十五师已经抄到敌人背后,切断了敌人的退路。红军三个师把敌人团团围在劳山,天黑前全部歼灭。战斗结束后,我们回到白土坡休息,几个负伤的干部都抬到了我们的住处。医务人员动员他们到后方医院,他们坚决不肯。我还记得连长栾新春同志,他们再三向医务人员请求说:“明天再送我去后方医院吧,今晚让我再跟贺师长一起呆一夜。”张有才说什么也不离开我的身边。事后我才知道,他跟张政委到三团阵地后,听说我们在白土坡同敌人打起来,就心急火燎地要求回来。刚到白土坡,就到处打听我在哪里,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我的身边。这些同志虽然伤势很重,有的肠子被打断了,但谁也不哭不叫,这是多么好的同志啊!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晚上,我逐个地去看望和慰问他们,坑上睡满了负伤的同志,我就偎依在炕旁休息了一夜。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这些同志没过几天就都牺牲了。连续几天,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劳山一战,歼灭敌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一0师近两个团和师直属队全部。敌师长何立中被击伤爬到甘泉,不久也一命呜呼。这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西北根据地首次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敌人近一个整师。劳山战斗,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李赤然(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红三团团长):我团开赴甘泉县西区关家沟一带待命。因为这个地区是游击区,所以我们进驻后第一件事就是封锁消息,生人只准进不准出。第二件事是观察地形,洛河经过关家沟,由西向东,河宽一百米,水深三尺左右,有的地方一、二尺,可以涉渡。从我们这一方看去河对岸是太皇山,我团驻地(东面)背靠小山,山高二百米左右,山路是羊肠小道,翻过山就是延安通往甘泉的大道。这附近有个小村庄叫白马铺(白土坡),白马铺东面有一条一米宽,一米深的小溪,流向由北向南,过小溪就是东山,满山灌木,杂草丛生;北面是延安,南面是甘泉。部队反复熟悉了这一带地形,并选定了出击路线。第三件事是擦拭武器弹药,准备干粮、饮水。第四件事是作好战前的政治动员,口号有“用打仗来庆贺十五军团的成立”、“打胜仗向红二十五军老大哥学习!”、“打胜仗给陕北红军增光!”等等。第五件事,是物色向导,组织担架,布置战场救护工作。二十六日前后,军团长徐海东带领十余人到我团部驻地下达了作战任务:命令二四一团在关家沟背山隐蔽,待延安出来增援甘泉的敌人尖兵通过后,由白马铺向北冲上去,堵截敌人,不准其进入甘泉城。只要你团在正面坚持半小时,我军主力就会从两面山头和敌人背后发起总攻,来他个前堵后截,南北夹击,把敌人包围在不到十公里长的窄小的山沟里而聚歼之。徐军团长严肃地说:“如果敌人在你团正面突破,我们这次战役就要落空,那就要杀你们脑壳的。第一枪是发起总攻击的信号,要掌握好。不能过早暴露目标使其展开;也不能过迟,让敌人通过你团防线而进入甘泉。”他又告诉我们:“这次战役是围城打援,你团南翼(右翼)是你师二四三团和游击队,他们正在围攻甘泉城。你团北翼是二十六军老三团,截击敌人后路的是二十五军,不使敌人退回延安城。我们要消灭的敌人是东北军的一一0师。”最后徐军团长问:“这是一场大仗,一场硬仗,你们有没有信心打好?”我和团长刘明山立即回答:“有!”,这时想起了长期培养教育我们的刘志丹同志,为什么从永坪镇后,再看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以后才知道是不让他接近他的老部队。十月一日,敌一一0师在侦察到我这在该地区有所活动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前进。敌人错误地估计了我们的力量,认为红二十五军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不善于打阵地战。敌人虽然傲慢,但也有戒备,他们以一个团为前卫,师司令部、直属队(有附属炮兵部队)和一个团的主力为本队,以一个营为后卫,大大列列地由北朝南走来。下午两时许,敌人入我团伏击圈内。我们把敌人的尖兵放了过去已到了发起总攻击的时机。当我命令参谋齐渭川打第一枪时,齐说:“第一枪是信号枪,打的迟早对全局胜败都有极大关系,我不敢打。”我立即夺过枪枝,鸣放了总攻击的信号,并和团长刘明山立即指挥部队发起猛攻,截断敌前进的正面,迅速由白马铺(白土坡)向北压去。可是,由于延安到甘泉的道路很狭窄,敌人纵队拉得很长,在我正面攻击的过程中,敌人本队占领了东西两山,使我团陷入三面火力夹击之下,情况十分危急。我们立即命令贺吉祥、贺大增的二营攻占东山制高点,减轻我正面攻击部队的压力,保障我团正面攻击部队的右侧。东北军一一0师有几千人,虽然被我军堵住,然而官兵久经战阵,素性骠悍,凭借武器装备好,火力强,为杀开一条血路,拼命向我团阵地突击。因此,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激烈。瞬间,天昏地暗,根本分不清哪是枪声、炮声。机枪声,犹如十二级台风的呼啸声,密集的火力把川里的小麻子叶全部打光,好像下了一场冰雹。由于合围战斗进行的过程较长,我团受到巨大的压力。正在危急之时,贺晋年师长、张达志政委带领师部的警通连、侦察连奋力攻占我团左前侧的一个小山,始使我团减轻了压力。在战斗中,我团遭到很大伤亡,连长闫应娃冲在最前面而壮烈牺牲,二营政委薛翰臣和杨玉清、李四娃等四、五个连长也牺牲了。一营营长王思温、政治指导员马光厚等多人受伤。三连连长栾新春被敌人机枪打穿腹部,肠子流了出来,他用绷带扎紧伤口,继续带领部队冲锋。负伤同志大都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仍坚持战斗。就这样,我团正面抗击不是坚持半小时,而是坚持整整三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干部战士死亡达到百零五人,伤二百余人,建制也被打乱。但英雄的红军战士始终没有退出阵地,用鲜血死死地堵住敌人通路,保证我主力顺利合围。黄昏之前。终于把敌人从各个山头压到狭窄的山沟里全部歼灭了。这一仗直打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消灭了敌何立中一一0师一个师部,两个团。战斗结束后,我们连夜打扫战场,把我军伤员和敌军伤员送到洛河川的下寺湾医院治疗。

关键词

伏击战 进攻战役

分类

民主革命战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