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伦斯·斯泰恩
释义

英国十八世纪感伤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出身教会世家,但他的父亲是军官。他随父亲迁徙,毕业于剑桥大学。1737 年任牧师,在约克城及附近住了20 多年,马马虎虎地执行牧师职务。1741 —1742 年,他短期参加了辉格党人的活动。他与妻子都患有肺病,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在他的生活中发生多次爱情事件。他从46 岁开始写《商第传》,书的成功使他成了社会名流。1765 年他到法国和意大利旅行,回英国后他去了伦敦,1768 年病逝于伦敦舍。

代表作品

《特利斯川·商第的生平和意见》《商第传》是斯泰恩的代表作,小说共九卷,发表于1759—1767 年间。小说的写法很奇特。标题标示的主人公几卷以后才出生,到从作品中消失时也不过是个孩子,既谈不上什么生平,也没发表过任何重要意见。小说故事从商第母亲受孕开始,大家期待孩子的出生,父亲瓦尔特·商第和叔父托比(一直称“我的叔叔托比”》派人请医生接产,但作品中更多写的是这兄弟俩对学问的讨论。到卷五卷六,商第几乎被忘记了。他的哥哥博比死于威斯敏斯特学校,引起家人不同的反应。卷七是斯泰恩旅法后写的,都是旅途经历,模糊地表示商第与家人可能是旅行者。卷八是托比与寡妇瓦德曼的不成功的恋爱。在小说的未尾商第的母亲问;“天呀,这个故事究竟讲的是什么啊?”约立克牧师回答说:“无稽之谈”。“而且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一个。”这部小说出现比《克拉丽莎》不过迟8 年,比《汤姆·琼斯》晚10 年,却大大异于传统小说。由于拒绝唯理主义,作者以情感性而并非逻辑性的原则结构小说。小说打乱了传统格式,打乱了时、空间次第,不关注围绕人发生的事或事件中表现的人,只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和个性。人身上遍表现出来的敏感善感和独特癖性,是对工业文明之下社会普遍的麻木、冷漠的抗拒。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瓦尔特与托比兄弟俩。瓦尔特·商第在退休后,好不容易摆脱了商人精细而乏味的事务,沉溺于哲学冥想与讨论,喜好卖弄学问,与资产阶级实干家鲁滨逊形成鲜明的对照。托比叔叔纯朴天真,温柔善良,与菲尔丁笔下的亚当斯牧师和哥尔德密所写的普瑞姆罗斯博士相似。他与哥哥相反,对以前的军队生活充满眷恋,与忠心的跟班特廉伍长一起摆弄玩具军队消遣。他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幽默形象之一,也是十足的感伤主义者,同情一切不幸者。

作品特色

小说的形式非常奇特。各章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句话可能成一章,偶尔全页空白,让读者想象去填充。故事半途开始,突然又介入另一插曲,序插在小说的中间,常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出现奇怪的画来替代字,插话比比皆是。从内容到形式,小说都显得奇异、怪诞,显示作者以感伤代替理智的态度,对幽默情趣和新奇手法的追求。作为旅行直接产物的《感伤旅行》(1768 )写约立克(或者说是作者自己》在法国和意大利旅行的经历,不是普通的游记,侧重写人的情感反应。对斯泰恩来说,人生是感情的生活。书中没有统一的结构,主要是约立克情感的奔流。他同情为死驴而哭的老人、同情乞丐和法国南部的贫苦农民,同情一切穷人、纯朴的人、受压迫的人,同情一切的生物,为被囚禁的八哥悲伤。他不同于理查生,后者的感伤主义总是和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的。而斯泰恩的感伤主义则肯定一切情感,并不考虑道德标准,所以旅法的约立克会既同情革命前夕法国人民的不幸,又同情受到人民审判的国王。斯泰恩的创作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代表着文学创作中一种新的倾向——注重个性和内心情感,英国18 世纪小说的发展以他的创作而告一段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