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动力供给弹性 |
释义 | 定义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Es=(△S/S)÷(△W/W) 设:Es为劳动力供给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主要分类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1.供给无弹性,即:Es=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1;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相关介绍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四.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教材第11~13页) (1)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①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 ②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③ 充分就业。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