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
释义 | 基本信息 作者:郎咸平 著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开 本:16开I S B N:9787506039819 定 价:32.00元 编辑推荐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为什么我们看不起病? 不是中国人不勤劳。是我们的生活太难。 和所有《郎咸平说》不同。和百姓最想读的一样。 这就是最好看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本书的第二部分谈的是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本书的第三部分谈的是为什么我们企业的日子过得也这么难。 内容简介本书一共五个部分。 本书的第一部分谈的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生活总是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第一,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 第二,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 第三,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作者简介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的著作有: ①“郎咸平说”系列(《公司的秘密》《热点的背后》《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金融超限战》《谁在谋杀中国经济》《谁在拯救中国经济》《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②“财经郎眼”系列(《我们的痛苦和希望》、《年度经济热词解读》《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经济泡沫下的生存》); ③“郎咸平案例”系列(《操纵》《运作》《整合》《突围》《误区》《科幻》《产业链阴谋I》《产业链阴谋II》《产业链阴谋III》); ④“郎咸平学术文选”; ⑤“郎咸平音像”系列。 图书目录序言 第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 一、最长的工作时间VS最低的工资收入 二、“被增长”的财富速度:跑不过CPI,也跑不过GDP 三、是谁让我们如此辛苦 四、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二章 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 一、可怜的越穷越贵:中国人的“伪幸福生活” 二、一切皆因没有藏富于民 三、如今我们已做错了选择 四、谁拿走了我们的资源 第三章 为什么我们的蔬菜这么贵 一、张悟本,怎么就成了“神医” 二、别炒股了,炒大蒜和绿豆吧 三、当青菜坐上过山车 四、我们的模式错在哪里 五、从新奇士模式看产业链整合 第四章 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 一、百倍于砒霜?黑暗下的黄曲霉素 二、伪装下的地沟油:辨别难似“哥德巴赫猜想” 三、地沟油,中国“最完美”的产业链? 四、日本模式,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五、地下产业如何走进阳光 第五章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 一、就在你身边的虚假宣传:霸王洗发水和云南白药牙膏 二、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三、媒体的底线:谁来捍卫我们的利益 四、什么才是正确的政府角色 第六章 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没有出头机会 一、被扭曲的相亲产业链 二、扯开遮羞布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三、没有灵魂的拜金主义者? 四、拜金与笑贫的辛酸背后 第二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 第七章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 一、我们的医改还在半空 二、美国如何踏进医改“雷区” 三、我们为什么看不起病 四、他山之石:医改成功靠什么 五、逼出来的“高州经验” 第八章 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 一、教改=折腾教授? 二、大学再大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三、大学的钱应该怎么花 四、谁来推倒大学的围墙 第九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 一、“火山”之下,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二、封堵火山的天外来石? 三、美国房产税,为的是藏富于民 四、我们的房产税,到底藏富于谁 第十章 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 一、火山理论遇到重庆模式 二、什么是重庆模式的杀手锏 三、重庆模式,化解火山危机的希望? 四、广东经验,大刀挥向何方 第三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十一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 一、“富士康悲剧”的幕后凶手 二、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尊严 三、什么是拯救富士康的希望 第十二章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沃尔沃:“美妇”还是“弃妇”? 二、汽车跨国并购:解不开的魔咒 三、西方工会:吉利心中永远的痛? 四、又一幕悲剧在上演? 第四部分 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 第十三章 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 一、垃圾围城,什么才是我们最大的危机 二、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些垃圾 三、日本的反省:经济增长错在哪里 第十四章 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危机这么严重 一、“人就水”还是“水就人”:深藏在水资源短缺背后的玄机 二、生产方式:水污染的极恶者 三、“坏人”监管“坏人”才是最好的? 四、要“治水”,先“治人”? 第五部分 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 第十五章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 一、“篮球外交”,来者不善 二、买单新能源?中国欠了谁 三、美国给了我们什么意外 四、奥巴马的双簧 五、8 000亿,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六、我们的让步,何时才能叫停 第十六章 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 一、又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了 二、德国,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三、5 000亿,德国人的又一个目标 四、市场经济地位到底有多难 序言在中国做事难,做人难,过日子更是难。中国经济的问题错综复杂,老百姓怨声载道。不是我们的干部不聪明、不能干,而是他们在作决策的时候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奉行的原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本质的问题。我认为这种为官心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干部的权力傲慢,这些干部总是更愿意比较简单地透过“严打思维”从表面上解决问题,例如打压房价、要开征房产税等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就只能落得老百姓的抱怨。 其实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说白了就是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等。在这本书里,我特别挑了十六个读者最关心的话题,我认为,这些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就是因为政府根本不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而只是简单地根据表面现象作决策。本书和其他泛泛而谈的书不同,我对每一个话题都深入地探究了最根本的本质问题,只有了解了本质,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想谈一个我们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我们的老百姓总会面临几个难题,似乎还都很难解决。 第一,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那我们这个经济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第二,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比美国贵。读者可能不相信这个题目。但是我告诉你,做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我不知道我们到底怎么治理经济的?实在难以理解,我们的经济到底怎么了? 第三,为什么我们的蔬菜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在老百姓承受痛苦之余,不禁要问我们的农产品市场到底怎么了? 第四,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现在连吃个饭都不安心,我找了地沟油的例子给读者做个解读,这个例子看得我到现在还惊魂未定,这已经不是一个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了,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社会道德出现什么问题了? 第五,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这么不靠谱。最近霸王洗发水事件和云南白药事件酿成轩然大波,还有三聚氰胺竟然也死灰复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销售,这实在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我们不能说政府事后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态度不严厉,可是我们想知道,我们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到底怎么了? 第六,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没有出头机会。电视节目《为爱向前冲》、《非诚勿扰》、《我们来约会吧》继《超女》、《快女》之后,在内地也搅起了惊涛骇浪。一群扮演卫道士的伪君子趁此天赐良机,争先恐后地挥起道德的巨剑指向我们以年轻人为主的节目嘉宾,说他们现实、拜金,喜欢走捷径。在我们无情批判他们的背后,一个重大问题悄悄浮出水面了——年轻人如果不靠这种方式,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们出人头地吗?我们这个社会给这些年轻人往上爬的机会了吗? 2004年的时候我就批判过某些改革,这些改革搞得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有很多人不都说嘛,咱老百姓是医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学、房改之后住不起屋。六年过去了,现在看来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善。但是今天的大环境和2004年完全不同了,我们政府的改革思路能有突破吗? 所以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医改、教改和房改这么难。 第七,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全世界的医改都很难,这不是我们中国的专利。但是2010年美国的医改正式推出之后,我觉得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启发,那就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是必须斩断医生和药厂的挂钩。而我们广东高州的医改竟然一不小心就符合了这个思路,这是值得我们做深刻思考的。 第八,为什么我们的教改这么难。以实际经验来看,大陆、香港、台湾一国三地的教改各有特色,大陆的教改是属于重度偏离的那一种,和台湾教改的失败经验差不多。但是香港几乎无为而治的教育体系,竟然成了大陆、香港、台湾三地中最成功的典范。这绝对不是因为香港人比较聪明、比较会改革,而是因为香港除了继承了英国统治时期的制度之外,还孕育了一个特殊的经验,那就是“在香港,如果想做事,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不想做事,那就什么事都没有”。就是因为这种“无所事事”的经验,让香港保留了英国统治时期流传下来的优秀治学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它倒成了成功的典范的原因。 第九,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一:火山理论。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但却是全世界几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的国家,我反而发现这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他们普遍做得比我们好,例如新加坡和继承了资本主义的中国香港。我利用“火山理论”来解释了中国房地产和中国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的本质,同时又透过理解美国房产税,来解读中国房产税的误区和严重后果。 第十,为什么我们的房改这么难之二:重庆模式。2010年6月2日,中国七大部委联合推出的重庆模式让我燃起了一丝的希望,我在这一部分向读者特别介绍了这个模式。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 第十一,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剧。富士康十三名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震动了全中国的老百姓。可是富士康的悲剧根本不像媒体所报道的血汗工厂这么简单,我们完全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的黑手——苹果电脑,其实它才是真正的元凶。苹果操纵了富士康的命脉,而类同苹果的其他欧美亚洲的产业资本也同样操纵了像中国富士康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代工厂的命脉。富士康事件不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中国所有代工企业的问题。让我们透过富士康拨开中国代工业的悲剧内幕吧——他们实在过得非常难。 第十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不出去:吉利收购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同样震动了中国老百姓,正如李书福所言,他这个农村青年竟然娶了一个比他还要高大的北欧美女。我实在不知道李书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还是数度被男人甩掉的弃妇。我觉得李书福这位农村青年还真的比不上那位北欧美女的前任老公——福特汽车。我实在看不出吉利和沃尔沃的婚姻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此外,这位北欧美女的七大姑八大姨(指工会、产业协会)等等还特别凶悍,我实在难以想象一位像李书福这样的农村青年怎么能够应付得了这个复杂的大家庭。吉利走出去的困局不单单是吉利的问题,还是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问题,例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首钢收购秘鲁铁矿,不都是家庭不和的大悲剧吗?我们的企业真可以说是一批批地走出去、一批批地倒下,为什么中国企业走出去就那么难呢? 本书的第四部分我想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 我们国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被误导到了节能减排的领域。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一书中清楚地告诉读者,气候变暖这个议题就是个惊天大谎言,欧美国家透过这个伪命题,成功地把我们国家的政策转变成节能减排了。虽然我不否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垃圾围城(第十三,为什么我们的垃圾危机这么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第十四,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危机这么严重)。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几年之内就将造成我们没办法承受的可怕后果。 本书的第五部分,我谈论了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的问题。这是个非常重大的议题,因为这个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会很严重,会对我们老百姓和企业造成特别大的冲击。 第十五,为什么美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5月份美国组建了由大大小小200个高官组成的代表团,来参加“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次对话的结果是让美国透过汇率大?,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拿走了我们8 000亿元的新能源市场,想一想,难怪美国要来这么多人,利益驱动嘛! 第十六,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2010年的7月份,德国代表团在女强人总理的带领下,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企业家都来了,他们总共包三架飞机,想到美国代表团的例子就让我又有种不祥的预感。结果还是不出我所料,德国又透过和美国类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让中国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同。 我们的日子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这么难?在透彻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的同时,我也简单地介绍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些?题上的做法和经验。 (特别感谢我的助手孙晋带领的研究团队。本书的数据资料由孙晋、马行空等人共同完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