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览镜书怀 |
释义 | 《览镜书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诗歌写了诗人照镜子时萌生的想法:得道之人不老,失道的人会衰老;诗人看镜中的自己,笑其满头白发像霜草;扪心叹息问身影为何枯槁;桃李不言,诗人自比秦汉的南山四皓。 作品名称:《览镜书怀》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注释译文注释⑴《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⑵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王琦注:“南山皓,谓汉之四皓。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汉时匿终南山。”《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织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暴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侍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译文得道的人没有古今的时间概念,没有得道的人当然会衰老。 看着镜中的自己,我不禁自笑:怎么满头白发如秋天的霜草 扪心空自叹息,问身影:你为什么如此枯槁? 桃李一言不发,我终于成为了南山皓,白发冲天。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