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州轨道交通 |
释义 | 兰州轨道交通三大意义(1 提升兰州辐射带动作用 2 改善兰州交通拥堵现状 3 缓解兰州城市环境污染) 轨道交通 规划解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线网 轨道交通市域线网) 简介兰州轨道交通线路布设与此前的构想有了新变化。根据兰州市政府上报国家待审批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将由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构成,基本形成贯通东西、连通南北的兰州轨道交通路网。相比以前的兰州轨道交通布设构想,新规划的线路更加便捷、功能更加完善。 据兰州市建委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兰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的“轨道路网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建设融资规划”都已基本完成,今后一段时间,将在提取居民出行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三个规划作充分论证,修改后的规划将成为兰州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批复的主体报告。 根据兰州市政府准备上报国家待审批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未来兰州轨道线网整体将沿城市主干道布设,并尽量以最短最便捷的线路连接大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文娱中心、工业小区等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的场所,路网辐射兰州石油化工科技园、兰州高新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将有效促成兰州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方便市民出行。 2011年有望开工建设的兰州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较之前布设构想变化最大的还是工程路网的布设线路。此前的构想中,线路布设从火车站出发途经盘旋路、东方红广场、西关到西站,然后从西站分为两路,一条途经甘肃政法学院到安宁新区;另外一条从西站途经秀川、深沟桥到西固。而新规划中,则由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构成轨道交通主骨架。 一条主线为:东起东岗镇,途经南关、西关、西津路等站点到达兰石厂; 两条副线为: 一条由火车站出发,途经平凉路到东方红广场,与主线相接; 一条由西固寺儿沟出发途经西固深沟桥、安宁新区并过黄河到达兰石厂,与主线相接。而这条线究竟如何过黄河,是上桥布设还是河下布设,目前专家还在讨论当中。 在具体建设中,安宁至西固段的轨道因为地面建筑稀疏,将采取地上布设的方式;而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繁华路段的轨道则采取地下布设的方式进行,以避开繁华的人流、车流,同时也解决了用地不足的问题。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兰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动员会上获悉,今年年底前兰州轨道交通将基本达到给国家上报评审条件,“十一五”期间有望通过国家评审,“十二五”第一年(2011年)正式启动兰州轨道交通建设,力争10年建成1号线。 根据兰州市政府已上报国家待批的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近期建设规划,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走向,起始站为东岗镇站,终点站为西固寺儿沟站,线路全长约35.5公里,全线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为东岗—焦家湾—拱星墩—东部市场—兰大一院—盘旋路—火车站—东方红广场—南关什字—西关什字—文化宫—小西湖—七里河—兰州西站,与新建的西客站相接,线路长16.2公里,设14座车站,该段为地下敷设。二期工程自新西客站向西沿西津西路至兰通厂,线路为兰通厂—马滩—西北师大—兰州交大—费家营—长风厂—吊场乡—崔家大滩—深沟桥—福利东路—牌坊路—合水路—寺儿沟,设置13座车站,线路长16.6公里。为了解决兰州火车站的交通问题,1号线支线由火车站起,沿平凉路向北,经汽车东站,在东方红广场与1号线主线相接,线路长度2.7公里。 兰州轨道交通三大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中明确提出“适时启动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那么,令广大兰州市民热切期盼的轨道交通项目到底有哪些意义呢?对此,兰州市城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项目将对兰州市改善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改善交通现状、缓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是强化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政治、军事、资源战略安全“门户型”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迫切需要和强化兰州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他表示,随着东西向605#、607#等主干道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南山路的建设及北环线项目的启动,兰州城市交通压力将得到缓解,为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1 提升兰州辐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兰州市“中心带动”作用,对外需要快捷、畅通、运量较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加强卫星城镇与中心组团间的联系;对内需要挖掘潜力,只有通过轨道交通这种大型的基础设施引导,才能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做到区域的逐步改造升级和置换。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更是发挥兰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 2 改善兰州交通拥堵现状发展轨道交通也是改善兰州市交通现状的迫切需要。兰州“两山夹一河”狭窄地形形成了“带状加山水风格加交通瓶颈”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形态所造成的 “东西拥堵,南北不畅”的交通现状(特别是兰州市东西交通的“蜂腰”地段,西津东路和南、北滨河路高峰时段已处于严重拥堵状态)问题必须要尽快缓解。加上城市道路网不完善,尚未形成过境交通系统,6个方向过境车流穿越市区,导致市区内货车比例达到50%左右,占用了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干扰市区内部交通,降低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同时,机动车保有量(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有机动车近40万辆,并且每天还以200—300辆的速度增加)和居民日出行次数都大大增加,加速了城市交通问题。 3 缓解兰州城市环境污染兰州是一个处于河谷地带冬季无风的负压城市,冬季大气流动困难。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增加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直接影响兰州市的空气质量,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节能环保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是特别适合兰州城市特征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 规划解读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中心城区线网和市域线网。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共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上段35公里,地下段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 市域轨道交通线网:主要是解决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规划3条线路,总长120公里。 根据线网规划,近期兰州市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为线网的骨干线,这两条线路构成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构架,连接市内多个大型客流集散点,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布设。 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线网●1号线: 是兰州市从西向东通过城市蜂腰地段的一条主干轨道交通线路,东西横贯中心城区,线路串联了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主要功能区块。西起陈官营站,途经崔家大滩、迎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什字、东方红广场,东至东岗镇,线路正线全长约26公里,该线路在主城区范围内均以地下线敷设,共设地下车站21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8座。 ●2号线:主要是连接整个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与城关核心及雁滩组团,在城市蜂腰地段形成东西第二通道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2号线直接沟通两大铁路客站。线路正线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 ●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了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雁滩组团和和平组团,线路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 轨道交通市域线网中川线:该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0年12月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榆中线:该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 青什线:该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 建设进程2010年计划有了实质性变更,这已经是轨道交通设想的第三版蓝图,并最终有望得以实施。具体细节如下: 规划6条轨道交通动脉据公示内容, 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约35公里,地下线约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而市域线网用以解决市域内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组成,总长约120公里。两个层次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的、全局性的轨道交通网络。 10年内建成东西轨道通道根据《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兰州市2011—2020年轨道交通的建设任务是先对1号、2号线分期实施。其中1号线(东岗—陈官营),线路长26公里,设车站21座;2号线一期(雁北路—南关什字段),线路长10.5公里,设车站9座。力求用10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构建一条贯通的东西总长36.5公里的轨道交通。 时间安排是:2011-2016年,先进行1号线一期工程,即东岗—土门墩站,长18.5公里;2012—2016年进行2号线一期,即兰州站—南关什字,长4.5公里; 2015-2018年:1号线二期工程,即土门墩站—陈官营,长7.5公里;2017-2020年:2号线二期:雁北路—兰州站,长6.0公里。 向公众征询环保意见建议据了解,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兰州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兰州市道路拥堵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的角度,前提是对迎门滩地下应急备用水源地进行调整,或线路方案主动避让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 兰州市城乡建设局自8月30日起至9月13日,向公众尤其是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公开征询环境保护参与意见与建议。 征询内容包括:对本规划的总体看法和态度;本规划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民众的生活质量;您关心的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对本规划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减缓措施的建议、要求等。 施工期 兰州交通或再遇考验如果兰州的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能按期全线开工,其巨大运力将使兰州的公交车数量减少,这将有效地缓解东岗方向的交通压力。但有关专家认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很长,一旦兰州地铁动工建设,施工后部分道路将被封闭,这会让本就问题丛生的城区道路更加拥堵。2010年,兰州市“1号工程”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动工后,因涉及大量的路面开挖,给城区交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加剧城区主干道的堵车现象。如按照轨道交通在主城区范围内均以地下线铺设的规划,开建后,兰州市将再次面临交通承载力的巨大考验。 从兰州城建部门获悉, 轨道交通建设细节将由政府部门统一发布,该项目的建设需交警等部门全力配合,动工建设前会出台交通方面的可行性方案,所有前期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包括开工后城区的交通布局都有所准备。根据2011年年初兰州市公布的计划,轨道交通力争5月底前通过国家批准,6月底前完成1号线初设评审,并力争年内全线开建。 线路规划1号线西固寺儿沟直达东岗镇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走向,起始站为东岗镇站,终点站为西固寺儿沟站,线路全长约35.5公里,全线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为东岗—焦家湾—拱星墩—东部市场—兰大一院—盘旋路—火车站—东方红广场—南关什字—西关什字—文化宫—小西湖—七里河—兰州西站,与新建的西客站相接,线路长16.2公里,设14座车站,该段为地下敷设。二期工程自新西客站向西沿西津西路至兰通厂,线路为兰通厂—马滩—西北师大—兰州交大—费家营—长风厂—吊场乡—崔家大滩—深沟桥—福利东路—牌坊路—合水路—寺儿沟,设置13座车站,线路长16.6公里。为了解决兰州火车站的交通问题,1号线支线由火车站起,沿平凉路向北,经汽车东站,在东方红广场与1号线主线相接,线路长度2.7公里。 2号线安宁穿西客站直达雁滩2号线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2号线线路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2号线主要是连接整个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与雁滩组团,并在城市蜂腰地段形成东西第二通道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在东、西两端基本走向沿既有主客流走廊布设,连接城市副中心与城市核心区,把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和雁滩组团以及既有火车站联系在一起,实现贯通运营。 3号线五泉山穿河连盐雁3号线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 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 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了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和雁滩组团。 中川线中川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榆中线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青什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