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州大学药学院
释义

概述

兰州大学药学院创建于1959年,初建为药学系,2002年正式成立为药学院,自创立至今已有44年历史。44年以来,药学院经历了时代的巨变和风雨的锻炼,今天,药学院已逐步形成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特色较为鲜明的,为甘肃省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类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药学专业人才基地。

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学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能较熟练运用实验研究技能和研究手段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药学学科高级专业人才。这对中药资源极为丰富的甘肃省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4年来,药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出各种层次的药学人才近万人。现今,药学院培养出来的各种层次的药学专业人才已遍布国内各医药生产、经营、管理行业。这些毕业生在各自不同工作岗位上救死扶伤、成绩斐然,绝大多数成为甘肃省医药事业的脊梁,他们也是药学院的光荣和骄傲。

师资队伍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兄弟院校的帮助下,经过兰医药学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教学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现今,我院共有教职员工57人(兼职3人),教师系列人员45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6—50岁16人,51—60岁7人。按职称划分,正高职人员7人、副高职人员13人,中级职称人员15人,初级职人员职称9人。

药学院下设8个教研室,分别是: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生药与药用植物学教研室、药物分析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药事管理学教研室、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及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有1个药学基础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定实验室,另设有一个中草药研究所。

药学院1994年被列为省教育厅重点扶持学科,2002年被评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02年药学院基础实验室被评为甘肃省合格实验室,2003年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定实验室被评为甘肃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药学院现有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3个硕士点,2003年新申报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两个硕士点,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招生大约为20名左右。

药学院与甘肃省较大规模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三爱堂医院、兰州空军总医院、铁路中心医院、兰州陆军总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协作关系,拥有相对稳定的药学见习与实习基地。

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自然资源,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厅级科研项目18项,目前在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持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部级项目2项,省科委项目9项,省教委项目2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近300篇,参与编写正式出版专著11部,有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奖,已逐步成为我省药物、民族药物开发研究及教学科研基地。教师发表的论文有19篇被SCI收录。

下属机构

药物化学研究所

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药剂学等专业的本科、专科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成人教育专科、专升本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的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开出率100%;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占100%。其中将要开出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实验是本研究所对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后突出新药创制,而特别开设的,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综合性药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研究所现有教职工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2名,助教2名,高级技工1名;已有两位教师分别攻读在职博士和硕士。平均年龄35岁以下,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有朝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教学队伍。本研究所现有实验室3间、研究室4间、预备室1间、仪器室1间、玻璃库房1间、药品库房1间。教学实验条件比较完善,2002年被评为省级合格实验室。

药物化学在制定大纲和编写讲义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采用化学模式和生物模式相结合,采用PBC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克服困难,研究所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剂学研究所

药学院药剂学研究所承担着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专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门专业课及研究生的“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选修课等教学任务。1991年研究所被评为兰州医学院“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01年批准为药剂学硕士点,2002年,药剂研究所申报的“药物制剂专业”通过省教委审查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2002年研究所申报的“中药制剂实验室”也通过了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及省科技厅的验收,成为省二级实验室及兰州医学院 “中药现代化中心实验室”的组成部分。

本研究所现有六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实验师1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1人获甘肃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第五届青年成才奖、省药学学科带头人、“555”人才;2人获兰州医学院讲课比赛优秀奖。本研究所教师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1996-2003年在省级科技课题中,共有6项获奖,分别是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两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由本研究所研究参加“肤疡宁软膏”已通过国家新药审评,批准上二期临床。

药物分析研究所

药物分析研究所1978年自建室以来,一直承担药学、中药学、药剂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还承担研究生的药物分析,仪器分析课程及实验。本研究所有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分析天平室1个,具有多台常用分析仪器和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能进行中西药、生化药物的质量分析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研究。本研究所现有4名教职工,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1名(在读博士),助教1名(在读硕士),实验师1名。

本研究所教师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30多篇科技论文,获得甘肃省厅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生药学研究所

生药学、药用植物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71年,主要从事生药、药用植物学的资源、分类、鉴定等研究及教学工作。本研究所为药学、药物制剂学、中药学专业开设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两门课程,同时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生药学选论、种子植物分类学、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药用植物化学分类概论、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概论、植物学拉丁语、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草药概论。此外,本研究所还致力于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夜大、自考、国家执业药师培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的人员培训等。生药研究所着眼于甘肃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以及本省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同时致力于野生珍惜药材的组织培养与家种栽培,以及生药混乱品种的整理、鉴定。本研究所现已有多项课题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次受到系部、学院、厅、省等多家单位的表彰奖励;受到省部级、省卫生厅、科技厅、教育厅科技奖励的成果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许多被SCI 、CI等收录;现在承担的研究项目有数项。

本研究所有教职员工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现有实验室三个,蜡片标本室、仪器室、材料试剂室等,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