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实验室 |
释义 | 概况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兰州大学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和教育部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在李吉均院士的带领下,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组成研究团体申报,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 2001年通过教育部前期验收,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2009年在教育部地学类实验室评估中名列第一。2010年,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了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评估验收结果,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变化”和“药物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顺利通过评估。本实验室正式纳入首批引智基地计划进行建设的13个学科之一。第一届实验室主任为冯兆东教授、方小敏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 科研研究研究总体目标以我国干旱环境形成演化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主线,以完善和创立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理论为长远目标,以气候和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为研究重点,探索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并对西部的重大灾害环境问题进行攻关,为西部地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 。 研究方向1.干旱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这一研究方向以理解晚第四纪(侧重全新世和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变化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为目标。使用地貌学、沉积学、年代学、考古学和代用测试指标(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孢粉、介形虫等)等手段,重建沙漠的时空扩张,大气粉尘的变化历史、绿洲的消亡过程和湖泊的时空变化过程;建立中东亚干旱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探索气候变化机制和全球变化的区响应;根据古城镇村落、古耕地和其他古遗址,重建人类活动强度和古文明消亡过程,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最后使用模拟手段,探索干旱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预测干旱环境的变化趋势。 2.干旱区现代地表过程 该研究方向基于GIS的分布式空间模拟方法、地统计学和遥感技术,综合运用生态-水文-大气模型,模拟流域尺度、区域尺度的水文过程、生态过程和大气过程,理解干旱区多尺度上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探索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地下水形成时代、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提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3.干旱气候与全球变化 该研究方向将以树木年轮、石笋、文献记录、湖泊沉积等记录的代用气候指标为基础,结合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式手段,重建中东亚干旱区年到十年分辨率的近2000年和近代气候变化历史,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揭示干旱气候事件发生的时空模式及其机理,理解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控制机制。同时,研究亚洲中部干旱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过程和驱动机制,预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未来干旱区的气候变化趋势,为我国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科学依据。 4.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这一研究方向紧密围绕高原隆起时间、机制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等核心问题,依据地貌、沉积记录和新构造活动,开展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和隆升模式研究,开展巨型地貌演化与水系发育研究,开展长序列干旱环境和主要沙漠演化历史研究,开展内陆干旱化、风成红粘土-黄土-古土壤系列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环境(如古冰川)等问题研究;建立高原隆升过程与内陆干旱化、亚洲季风演化间的确切耦合关系,理解内陆干旱化过程和西北地区的地貌格局和水系发育,推动地球科学进步,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减灾防灾提供咨询指导。 科研支撑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9人、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7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副教授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占总人数的74 %。实验室现有客座研究人员35人,均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实验室现有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3200多万元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其中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价值2000余万元。 实验室拥有博士点6个,硕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自然地理学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个部级研究中心,即教育部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设立了实验测试中心,包括:年代学实验室、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化学实验室等5个分支实验室;按照固定研究方向,实验室下设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模拟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GIS研究中心、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干旱生态过程研究中心、西部环境污染及其修复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实验室运行以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评估期内,实验室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5项,其中由陈发虎教授、李吉均院士、潘保田教授完成的“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获得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打破了兰州大学连续十三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得奖荒。 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270多篇,包括在《SCIENCE》、《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地位不断增强。2008年,张平中教授在《Science》发表的论文,是兰州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 在应用研究方面,实验室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在温家宝总理多次给予重要批示的民勤地区,实施了绿洲沙漠化防治与社区生态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保障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作交流实验室非常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蒙古等开展了深入的国际合作研究,成立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中澳干旱环境研究中心等,与多国签订了研究生培养和人员交流协议,并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和大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验室与国际接轨,实现了高水平、规范化的运行和管理,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实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