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西县 |
释义 | 兰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呼兰河下游,处于哈尔滨市"一小时经济圈"内,南与哈市呼兰区接壤,东界北林区,西连大庆市、安达市、肇东市,距哈市区67公理。兰西是国家商品粮食重要基地,也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素有“中国亚麻之乡”和“中国东北民之乡”之称,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亚麻编织名城”。 中文名称:兰西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东北 下辖地区:兰西镇、榆林镇、临江镇 政府驻地:兰西镇 电话区号:0455 邮政区码:151500 地理位置:松嫩平原东部 面积:2499平方千米 人口:47万人(2004年) 方言:东北话 气候条件:寒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著名景点:南山景区、东林寺景区、东黄崖子景区和三北渔村景区 基本简介兰西县属黑龙江省绥化市,因位于呼兰河之西而得名。原名双庙子,指县境内的两座小庙。面积249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65000亩,占总面积57.7%;林地276990亩,占总面积的7.4%;草原360548亩,占总面积的9.6%;水面69135亩,占总面积的1.8%;建设用地328446亩,占总面积的8.8%;其它占地549354亩,占总面积的14.7%。 人口47万。兰西县位于松花江中游北部地区,呼兰河从县城东流过,是毗邻哈尔滨的一个农业县份。这里历史悠久,资源丰裕,地理优越,民风质朴,自金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这块水草肥美的地方游牧拓荒,繁衍生息。 全县幅员面积二千四百九十九平方公里,有耕地二百二十万亩,林地四十二万亩,宜渔水面十万亩,草原三十四万亩。全县总人口四十六万,农业人口三十七万。 兰西县位于北纬46°2′─46°38′,东经125°42′─126°38′,属寒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9℃,年平均降雨量469.7毫米,无霜期39天。 兰西县是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大连至黑河的202国道从南到北通过兰西两镇三乡,全长40多公里,安兰、绥兰、绥肇公路从境内通过。水路运输畅通,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年客运量达六十五万人次,货运量达一百万吨,全县拥有运输车辆三千五百余台。 地理区位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县城中心地理坐标为东径126°16′,北纬46°15′。东与绥化市相邻,南与呼兰河县毗邻,西与肇东、安达市相连,北与青冈县、望奎县相接。县城距绥化市所在地85公里,距省会67公里,距首都北京1465公里(均按铁路、公路里程)。 行政区划兰西县下辖4个镇、11个乡: 镇:兰西镇、榆林镇、临江镇、平山镇。 乡:康荣乡、兰河乡、长江乡、长岗乡、红光乡、北安乡、奋斗乡、红星乡、远大乡、燎原乡、星火乡。 历史沿革兰西县在秦汉时期属夫馀地,先后受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隋唐时期归黑水,黑水都督府管辖。辽时期属完颜部,归东京道管辖。金时期归上京会宁府管辖。元时期为索沦部的游泳池牧区,归肇州屯田万户府管辖。明永乐十年(1409年)隶属于奴儿干都司者右取所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呼兰城守尉(清光绪五年改清副都统)管辖。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设置兰西县,治双庙子,因县址位于呼兰河西岸而行名,归呼兰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黑龙江经人绥化道。伪大同元年至康德12年(公元1932-1945年)隶属滨江省 。1945年11月9日兰西解放,1956年3月6日归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管辖。1958年7月绥化地专署改为松花江地区专署,8月27日兰西县归松花江地区管辖。1965年6月成立新的松花江地区,原松花江地区改为绥化地区,6月14日兰西县归绥化地区管辖,一直到现在。 兰西县,设县时以其位居呼兰河以西得名。清代,属呼兰城守尉辖地,1879年(清光绪五年)隶属呼兰副都统管辖。清末,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批准,于呼兰河西双庙子设置兰西县,隶属呼兰府。遂即委官试署,同年9月20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知县寿长启用关防。中华民国成立后,由黑龙江省管辖。1914年6月,隶属绥兰道。1929年2月,撤销道制,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松江省管辖。1946年 8月,划归黑龙江省。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三专区管辖。同年9月,黑嫩两省分开后,仍由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绥化专区管辖。1958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改称绥化专区,兰西县隶属绥化专区管辖。 1992年,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东部。东与绥化市交界,东南与呼兰县毗邻,西与肇东市和安达市接壤,北与青冈县、望奎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489.5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8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7万人;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县政府驻地兰西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经济建设简述农产品丰富,兰西县是全国产粮百强县之一,年粮豆产量达十二亿斤,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小麦、谷子、高粱,经济作物有亚麻、烤烟、甜菜、油料等,兰西是我国著名的“亚麻城”,盛产亚麻国内外闻名。猪、牛、羊、禽等畜产品,远销十个国家和地区。 地方工业有雄厚的基础。全县有工业企业一百四十四户,形成了食品、 纺织、机械、建材、服装、医药、造纸、化工等十个行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尤其是亚麻系列产品的开发已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其中亚麻纤维、亚麻纱、亚麻细布、亚麻绣衣、亚麻屑板、麻塑编织品、亚麻漂白纸浆、亚麻二粗防水帆布、亚麻籽油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另外,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群体正在崛起。 旅游资源丰富。着力建设拉哈山至呼兰河旅游观光线,挖掘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打造宗教文化品牌、寒地黑土品牌、民族风情品牌,创建南山景区、东林寺景区、东黄崖子景区和三北渔村景区。正在建设和不断完善中的东林寺景区一年一度的庙会,已经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正在规划实施的南山旅游景区将成为兰西旅游产业的一个新亮点,连绵起伏的拉哈山林木繁茂,植被丰富,鸟语花香,绵延20公里,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如王子坟、卧牛岗、莲花池,以及待建的滑雪场、滑草场、河东湿地、露天浴场、养殖园、植物园、游乐园等等,都将成为广大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最佳选择。实施建设中的东黄崖子景区建成后将以“三泉、九池、十户、一展”而闻名,山林中3个常年流淌的泉眼,泉水微甜,山下9个相连的泉水鱼池,以泉水养鱼,鱼质嫩美,以10个农家为依托,让游人体会住火炕、入农家、田园劳作、品农家菜的乐趣。目前正在建设的民俗展览馆文革期间展厅、东北八大怪、出土文物展和古今生活用具展等都将成为游客的首选。 综合2007年,全县完成不变价生产总值144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22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6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三次产业比重为54.9:14.9:30.2。现价人均生产总值3321元,比上年增长21.2%。 2007年,我县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新上大型生产加工项目少,精深加工的高科技含量项目少,对财政的贡献率低;财政实力弱,收支缺口大,可持续的财政增收体系尚未建立,财源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7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6万亩,比上年增加6.9万亩,增幅为3.9%。上报粮食产量10.7亿斤,比上年增长5.9%。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93495万元、增加值57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8.4%。畜牧业止跌回升。由于市场回暖,加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养殖户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存栏回升,出栏增加,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59292万元,增加值2702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15.2%。(详细情况见附表)。 林业生产增长加速。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280公顷;年内育苗183公顷,抚育中幼林8813公顷、成林400公顷;完成采伐量13078立方米;实现林业产值1867万元,实现增加值8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6%和49.8%。 渔业生产增速平稳。2007年全县水产养殖水面为4963公顷,比上年增长5.6%;水产品产量达6000吨,比上年增长4.1%;实现渔业产值5054万元,增加值228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和6.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机电井13眼,机电井累计达到297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210公顷,其中喷灌面积1270公顷;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拥有农用拖拉机 14950 台,增长5.7%;全年农村用电量6367千瓦时,增长19.9%。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投入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水利设施、道路改造、农业开发等各类资金2亿多元。改造通乡、通村路174.9公里,已通硬化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49.5%,比上年提高26.7个百分点;全县新打人畜饮水井38眼,铺设自来水管网3.1万延长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8.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新铺设有线电视光缆710公里,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8%。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有了新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通过深入实施《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全县绿色、无公害品牌发展到18个,标识增加到280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民8000人,转移劳动力93000 人,同比增长8.1 %,实现劳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8.8%。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以“招商引资活动月”为载体,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7亿元,新上和续建超百万元项目105个。实现工业增加值20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实现业务收入33128万元,增长20.2%;利税1440万元,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0190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形成固定资产48845万元,比上年增长6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40799万元,比上年增长42.8%;房地产投资9801万元,竣工房屋面积15万平方米。 本年度我县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22亿元,其中建筑工程9714万元,安装工程2525万元。实现增加值3326万元,比上年增长21.8%。 运输和邮电业交通运输业增速平稳。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205万人,比上年增长5.1%,旅客周转量达2536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5%;完成公路货运量11001万吨,比上年增长7.6%,货物周转量258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9 %。 邮电通讯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业务总量839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7.2%。其中邮政完成业务总量1539万元,联通1650万元,移动通信2700万元,网通2500 万元,电信10万元。 年末全县电话总装机达154242部,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0406户。固定电话中城市用户12377户,农村用户3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03460户;小灵通用户10376户;国际互联网用户5005户。 贸 易 和 物 价 城乡消费市场供销两旺。200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5335万元,增长10.2%;餐饮业零售额9305万元,增长12.5%;其它行业零售额560万元,增长11.8%。 从消费类别看,食品类零售额35856万元,增长10.6%,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47.7%;衣着类零售额19060万元,增长9.5%,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25.3%;生活用品类零售额13605万元,增长11.3%,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18.1%;燃料类零售额6679万元,增长11.2%,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8.9%。 物价涨幅持续走高。2007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长5 %,增幅高出上年1.6个百分点。在八大类消费品中,除通讯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外,其他六类商品价格均呈上涨趋势,其中食品类涨幅列各类之首,达12.2%。 财政与金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02万元,同比增长7%;工商税收5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4%。当年财政总支出5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农业支出8855万元,比上年增加6362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3795万元,比上年增加9166万元,行政管理费支出9364万元,比上年增加2173万元;教科文卫事业费支出17726万,比上年增加415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80万元,比上年增加64万。 金融业存款余额增长,贷款余额下降。200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合计160902万元,增幅为15.2%。其中:财政性存款44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居民储蓄存款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存款9034万元,比上年增长8.7%;企业存款7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0.5%;机关团体存款787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各项贷款余额为188543万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短期贷款176750万元,比上年减少6.6%;中长期贷款11792万元,下降了30.8%。短期贷款中农业贷款17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建筑业贷款200万元,与上年持平;商业贷款107412万元,比上年下降15.6%;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15万元,比上年减少1262万元。 科教文卫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2007年全县新增校舍面积2580平方米,改造中小学校舍5570平方米,危房面积减少到3918平方米。 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2007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27682人,比上年减少7.8%,初中升高中入学率达到67%。小学136所,在校生27346人,比上年减少6.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845人,比上年增长15.4%。职业高中在校生1483人,比上年增长84.5%。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教职工总数为4439人,其中专任教师3932人,专任女教师1743人。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由去年的569人增加到877人,增加了54.1%。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全县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卫生卫生事业规范运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床位39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3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个体门诊部11 家,专业技术人员22人。 主要县界东:以临江镇的丁家油房屯、邬明诗屯、小三家屯、郭家店、长岗乡的半步道屯、季家粉坊屯,长江乡的三姓屯、梁堡村的土地与绥化市为县市界。 南:以长江乡的泥河水库、石头岗屯、万宝屯,兰河乡的前姜家、兰河畜牧场、姜海屯、关家窝堡、东腰屯、律家店,榆林镇的马鞍山屯、马刚屯、大李家围子、安家窝堡土地与呼兰县为界。 西:以康荣乡前大沟屯、新发屯、奋斗乡的前阎家店屯、刘家屯、十二户、长春岭屯,胜利乡的大霍家窝堡屯、门家屯、西北天屯、西高家围子屯,、移新乡的马场屯,星火乡的南大荒、青山堡、老崔家屯、朱家油房、西长发、聚兴德屯、韩家粉坊、小洼子,燎原乡的宋家店土地与肇东市、安达市为县市界。北:以临江镇的新立屯、大成玉土地与望奎界为县。 北:以北安乡的头窝堡屯、永盛福屯、刘占山屯、吴樊屯,远大乡的林家屯、曹延福屯、张家店屯,移新乡的东三百垧屯、后孙店屯,张老五屯土地与青冈县为县界。 人口与人民生活2007年,全县总人口为4836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全年迁入人口4505人,迁出人口2975人,净迁入1530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6571人,占总人口的17.9%,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665元,比上年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61元,比上年增长12.3%;人均消费性支出2812元,比上年增长了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12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消费性支出1475元,比上年增长12.8%。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2007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农房砖瓦化率由上年的36.7%提高到38.9%。 社会保障事业扎实推进。2007年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达到3个,收养532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837人、23026人、18534人;25.6万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195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6036人。 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投资3200万元对正阳街、通河街、哈黑路过境段的路面进行了全面改造,铺设人行步道板10.9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870盏。投资14万元,对重点路段、住宅小区、中小学校园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植树10万株,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投入112万元更新购置环卫车辆、清扫机械27台(套),果皮箱71个,设地坑式垃圾中转站16处。铺装、改造供水管线5800米,解决了680户城镇居民吃水难的问题。 特产黑龙江省兰西县。有“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等美誉。 兰西亚麻产量占全国1/3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6大类170多个品种的亚麻加工产业链。其中,规模最大的亚麻汽车坐垫行业,占全县GDP的1/3,为全县支柱产业。去年,该县亚麻汽车坐垫产量达到650万套,在国内市场上占86%以上的份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