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pianology |
释义 | 挪威诗人钢琴音乐家凯尔.毕卓斯坦独特静逸、即兴弹奏风格的代表作.如果古典钢琴需要一个无距离的动人音符,爵士钢琴需要一个幽雅动人的救赎,《琴书》将是共同的答案. 《琴书》表达的是一套对钢琴的哲学.的确,钢琴是一种有无限可能的乐器,我们从《琴书》看到的是凯尔这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修持之下表现的恢弘气度.他即兴弹奏的风格可能更多表现在加入ECM后的作品当中.如果说Kevin kern的钢琴能使人沉醉在花园里、酣睡在云中、飞舞在风中,那么Ketil的这张《Pianoloy》就是一本充满哲理的诗集,让你沉浸在无限的冥想中,试试看吧. 总觉得Ketil 的音乐和情有关,浪漫轻盈的触健,建构优雅旋律的能力,正适合情人之间聆听。正如木子美的日记《遗情书》中描述这张专辑:“挪威的,钢琴曲,在做爱时和失恋时听,它比较写意,感觉手指触摸、弹跳、抚摸的节奏,也有高潮、激烈的部分,与做爱的过程暗合。” 《琴书》(Pianology)其实是挪威著名的钢琴演奏家Ketil Bjørnstad于1987年为ECM公司录制的一张很有特色的唱片。与以往的作品一样,从整体的概念设计到风格表现,这张《琴书》都注入了Ketil惯有的风格,将北欧文化中特有的飘逸与灵动表现的恰到好处。另一方面,Ketil在进行了多年的创作并且取得非凡成功之后,更试图赋予钢琴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乐器以更为深邃的内涵。因此,Ketil选用了Pianology这个好像并不存在的英文单词做为标题,似乎想要表达一种理解中,又或是创造中的某种属于钢琴的哲学。其中的八首作品,也简单以Pianology01至Pianology08所指代,没有刻意的编排,回避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间却将钢琴的魅力悄悄的散播了出去。 在这张《琴书》(Pianology)中,Ketil Bjornstad将自己独有的那种轻逸缥缈的演奏发挥到了及至,自由与随性间,又不乏内敛而平静的美丽意境,偶然也会表现出一种壮丽的张力对比。他将爵士的即兴、华丽,古典的严谨、深沉,new age的飘逸、深情完美结合,三位一体于每首曲子的演奏中,没有刻意的编配以及对技巧的的一味炫耀,就在一种自然真切的状态下,流淌出了如诗一般的音符。 Ketil Bjørnstad简介: 挪威钢琴家、作曲家。1952年4月25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幼年在伦敦、巴黎和奥斯陆接受古典音乐的教育,16岁首次登台与奥斯陆爱乐乐团(Philharmoni orchestra of Oslo)首次合作,担任钢琴独奏,演奏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视为北欧极有前途的古典音乐少年。但就在这一年,他听到了戴维斯(Miles Davis)的专辑《寂静之路》(in A silent Way),深为其不羁的创意吸引,从而离开古典音乐,转向爵士乐。1973年,他与凯斯·杰瑞欧洲四重奏的鼓手约恩·克里斯滕森(Jon Christensen)等人合作组成了一个爵士乐队。他积极参与 ECM 唱片公司对北欧爵士乐的推动,80年代以后,曾在欧洲许多重要的爵士乐节中演出,包括伦敦、法兰克福、维也纳、南锡、沃斯、莫尔德和康斯贝格。 毕卓斯坦的钢琴演奏风格细腻多情,常隐身于万千音响中,蓄势待发。而作为作曲家和乐团带领者,他的创作结构严密复杂。其最受注意的是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包括《水的故事》(Water Stories)、《大海》(The Sea)、《河流》(The River)、《大海(二)》(The SeaⅡ)等。他用短暂清脆的铙钹声响点出水面下伺机而动的波浪和冰棱,用四处流窜的吉他搭配贝司,传达出冰河崩裂、移动的意象;而他自己的琴音再三反复,若有似无地轻轻冲击着整个乐团,像是拍岸的浪潮,尽管内敛沉静,却似乎蕴藏着神秘而难以解释的庞大能量。之中用钢琴、提琴、吉它、鼓和人声构建而成的音乐,主题庞大,不象我们惯常所认识的爵士乐,但确实又是爵士乐。 毕卓斯坦还是一位文学家,出版过20多部小说和诗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