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吉武 |
释义 | 个人简介兰吉武,男,广西资源县车田乡黄宝村支部书记。他于1991年从桂林农业学校园艺专业成人班毕业后,曾在县特产局工作。特产局改制后,他放弃了教书和从事林业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黄宝村担任副村长,1993年担任村支书。兰吉武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生态蔬菜——西红柿,从村人均年收入仅300余元,发展到村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使黄宝村屯屯通公路,公路入户率达80%;18个村民小组有15个架通了自来水;屯屯通电,家家户户用上了电、沼气。 人物特写兰吉武有自己独到的“苦乐观”:村干苦就苦在想为父老乡亲做很多很好的事情,可是却做不来,力不从心;村干的快乐很多,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村庄的变化和村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进步与文明,看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迈进。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兰吉武硬是带领村民从人均年收入仅300余元,发展到今天的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从过去的紧巴憋气日子,到现在的富裕幸福生活。据统计,近十年来,黄宝村几乎家家户户建了砖混结构新房子,或是对旧房子进行了改造装修。新建的房子价值大多在15万以上,这些得益于西红柿种植的房子,被当地群众亲切地呼为“西红柿房”。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贵重的家电用品,已一一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黄宝冲的彭钰杰,种了三四年西红柿赚钱后,便看准运输市场买车跑运输,很快成为了致富典型。彭钰杰现在与朋友合伙已拥有了大工程车、集装箱车等几台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兰吉武上任伊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千方百计为乡亲们寻找新的致富路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县里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决定在车田、两水等少数民族乡开发种植西红柿的信息,像春风一样拂过了兰吉武的心头。他一刻也闲不住了,一边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一边热情地动员亲友带头试种,同时自己抽取时间向县农业技术人员学习种植技术,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有了第一步,便不愁发展,在兰吉武的日思夜想与多方操心下,一条产业致富路就这样开始了,并且越走越大,越走越宽,越走越强。 在兰吉武的带动下,过去的落后面貌与陈规陋习渐渐褪去了,换之而起的是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父老乡亲安居乐业、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形象。人们不再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少了,社会安定,人人创业。笋山头屯的一位致富了的苗族同胞曾对着漂亮的村庄大声地为游客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了游客心里一道格外魅力迷人的风景。现在黄宝村80%的农户种植了西红柿,全村共种植西红柿600亩。种得最好的是茅坪屯,全屯30多户全种了西红柿,多的5亩,少的2亩,共100多亩,2010年西红柿价钱好,仅此一项为全屯增收100多万元,使该屯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000元。种得最多的是邹兴家,5亩地种了7000多株,据车田苗族乡农贸市场管理人员介绍,在西红柿生产销售旺季,邹兴家卖得最好的一天收入7000多元,今年的纯收入近10万元。 兰吉武担任支书的近20个年头,是黄宝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好时期,村委会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屯屯通公路,公路入户率达80%;18个村民小组有15个架通了自来水;屯屯通电,家家户户用电、用沼气,很少有群众再上山砍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