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拦垟福
释义

“拦垟福”又名“拦垟”,类似“拦街福”,旧时汉族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浙江温州农村地区。

每年夏历四月,农民择日祈丰年于社庙,祈毕,聚众宴饮。人们还抬着庙中社神像,在各处田垟上巡游,特别是在有虫的田垟界里巡游一周,求社神驱除虫害,祈保丰年(民间以为社神能为民驱除虫害)。有时还联合几个村的社庙,一起抬神出来拦垟。祈毕而饮,并禁垟数日,村民不得出门。

历史传说

拦垟福”,又名“拦垟”,。起源于旧时汉族民间祭祀的风俗,属地方民间俗神信仰的民俗活动。这项活动流行于温州农村。市主要分布在桐浦、碧山、陶山等地乡村。为什么“拦垟福”主要在桐浦、碧山一带?这与杨府爷地方神民间信仰有关。“拦垟福”主祀信仰的就是地方神杨府爷。

唐太宗甲辰年五月廿四辰时诞生,翁姓杨讳精义,居安固县廿八都。苌芬西村人也。夫人葛氏,得训子十人,名国正、国天、国心、国顺、国猛、国勇、国刚、国强、国龙、国凤,媳十房……子孙共五十二人。至己巳年翁得中二甲进士,丁丑年官封都督大元帅,□□甲申年三子国心得中二甲进士,官封洋湖都督。其杨四、杨八、杨九,俱为元帅……翁至六十五岁,辞职告归,原祖山一岗,名曰北山,翁创造一寺,号松古寺。……翁寿一百零八岁,一旦拔宅飞升,荣登天府。翁自逝世致精光不散,道义常昭,由是灵著海澨,祈祷咸应……

据清《平阳县志·神教志》记载:

……神姓杨名精义,唐时人,子十。三人登仕籍,七子偕隐,修炼于瑞安之陶山。拔宅飞升事闻,三子皆挂冠归寻,亦仙去。宋时敕封:“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

《温州府志》和《乐清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碑文中有“……居安固县廿八都。苌芬西村”,据考证,“苌芬西村”,过去属瑞安陶山管辖。今日就是碧山乡的渡头村。当地传说,这个地方是杨府爷的出生地。

据桐浦乡一些老人回忆,“拦垟福”已在当地农村流传了几百年,但我市县志和其它的资料都没有记录这项民俗活动。《平阳县志》“民间信仰”篇中有简单的记载,但也没有记载这项活动的起始时间,所以具体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

传承与发展

“拦垟福”已在温州农村流传了几百年,具体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建国后,此俗除。近年来温州农村逐渐恢复了此风俗,如2007年温州瑞安市碧山镇就举办了建国以来的首次“拦垟福”活动。

早年,村民“拦垟福”时一般都抬着佛像在田间行走,祈求菩萨保佑合社田垟丰收,人口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拦垟福”活动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摒弃了过去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女子舞龙队及装扮成传统挑担货郎、手工艺人、戏曲人物的马队等参与,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拦垟”时间、形式和内容

古时,办“拦垟福”,据记载“四月择日”。 “拦垟福”民俗活动,我市桐浦、碧山十八社最为典型,办“拦垟福”,有资料显示为正月十八。但近几年桐浦等地办“拦垟福”的时间都不尽相同。2006年为正月廿三,2007年为正月廿一,去年为正月十一,今年为正月初九。看来办“拦垟福”没有固定,要根据各村实际来定的。

“拦垟福”,类似温州市区的“拦街福”。“拦街福”是温州的一项独特风俗。举行活动时,骑街搭起花门竹,结上红彩,挂起精美珠灯。老幼妇孺皆穿新衣,似过节日,家家设宴会客,并摆设祭桌,祈神保佑,同时集资演剧,街上百戏横陈,有京剧、昆剧、乱弹、和调等戏班以及唱曲、弹词、鼓词、木头戏等,还举行迎花灯、滚龙、舞狮子、踏高跷、耍把戏等活动。

“拦垟福”民俗活动形式和内容与“拦街福”大抵相似,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的特色是巡游活动在农村田间进行。

举办“拦垟福”时,各村口搭起彩额牌坊,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巡游队伍到各村时,各村要举行迎接仪式,家家户户放鞭炮,非常热闹。古时,“拦垟福”,一般早上四五点从村社庙里抬出祭祀、崇拜的神像,示为“出宫”。村民抬着神像在乡村田间行走,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巡游队伍中,有扮演各路神仙,手里拿着各自的宝物;有扮演戏子,唱着戏曲;有扮演古代良将出征,身跨高鞍大马,身披刀枪棍棒,好像大敌当前,严阵以待;扮演“三十六行”,也在队伍中行走。巡游各村田垟后,神像回宫,结束了一天的“拦垟”巡游活动。

现在这项活动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内容更为丰富、健康。我市桐浦、碧山的桐浦、浦东、浦西、均岙、沙岙、岭南、凤社、金山桥、十八家、岩下等村,合称“十八社”。“十八社拦垟祈福”最为典型。现在这十八村商议后,循环做东每年举办拦垟巡游活动。做“拦垟”民俗活动时,办“拦垟”的村民要身着盛装,一律戴着学士帽,男黑女红,胸前别着红花,手中拿着彩旗和灯笼。巡游队伍还由花灯队、腰鼓队、乐队、舞龙队、岸上龙船队、马队和装扮成传统挑担货郎、手工艺人的“三十六行”队。巡游队伍一边行走一边表演。骑马的村民戴盔,着袍,画脸,全部打扮成戏曲人物的模样。打扮一般要前一天前一天晚上22时开始,一直延续到凌晨。

今年桐浦乡“拦垟福”是由凤社村举办,规模比前几年都要大,巡游队伍有一千多人。巡游队伍还增加了抬阁、舞狮、马灯、踏高跷,还到邀请外地雄心女子大鼓乐队、壮族歌舞队参加巡游表演。队伍巡游每到一个村时,鞭炮、烟花不断,村中人争相观看,非常热闹。

“拦垟”民俗要抢救、保护

“拦垟”作为我市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逐渐受到重视和发展起来。2008年,我市进行一次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拦垟福”归入民间信仰普查范围。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到我市农村“拦垟福”的民俗活动,就有十二个项目。其中碧山的“拦垟路祭”、桐浦的“拦垟”、“圣官庙巡垟会”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抢救项目,桐浦“金山桥拦垟”、碧山桐浦的“十八社拦垟祈福”、湖岭的“做拦垟”为我市分期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拦垟福”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内容,必将极大的丰富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传统文化的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