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蓝鹰运动 |
释义 | 早在1918年,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了“最低工资法”。后特区儿童医院向最高法院上诉,认为这项法律侵犯了雇主的签约自由权,最高法院最终以5比3的表决结果宣布该法违宪。 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一时间,财政金融一片混乱,工人罢工风起云涌,农民抗议此起彼伏,胡佛政府(1929-1933)仍然继续奉自由经济政策,并对美国的经济持续萧条仍然保持无比乐观,称美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上是好的。尽管他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都无济于事,因为他始终拒绝政府进行干预政策、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千百万饥寒交迫的人无处求助,胡佛仍然称美国经济没有毛病。引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满。愤怒的人们把胡佛作为嘲讽的对象,称他为“饥饿总统”。贫民窟、旧报纸、乞讨袋、破汽车被人们分别称为“胡佛村”“胡佛被”“胡佛袋”“胡佛车”。这位曾经深受欢迎的总统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遗弃。 1932年7月11月,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胡佛当选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旋即着手新政,主要目标有三:救济、复兴和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 《工业复兴法》(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Blue Eagle),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