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蓝光 |
释义 | 1 光盘存储技术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 蓝光技术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容量达到25G或50G,在速度上,蓝光的单倍1X速率为36Mbps,即4.5MB/S,允许1X~12X倍速的记录速度,及每秒4.5MB/S~54MB/S的记录速度。现在市场上蓝光刻录光盘的记录速率规格主要有2X,4X,6X。 蓝光光碟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碟里面重要的记录层。飞利浦的蓝光光盘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形成了厚度统一的100μm(1μm=1/1000mm)的安全层。飞利浦蓝光光碟可以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狮门的支持。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0.6mm。而蓝光技术采用波长为 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到极小程度。此外,蓝光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0.1mm 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这使得盘片数据的读取更加容易,并为极大地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可能。 蓝光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DVD盘片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0.14μm,也远比红光DVD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蓝光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足以存储超过2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13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制式图像质量,3.8MB/s)。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例如Matsushita(松下)和 Hitachi(日立)已经展示了容量约为50GB的双层蓝光盘片,并力争在2002年年底将这一规格补写进蓝光的技术标准当中。 被提议的蓝光格式具有36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采用MPEG-2作为流媒体的压缩方式,以与全球的数字广播标准保持兼容。然而,蓝光格式本身与现存的红光DVD格式并不兼容,因此一些发起者还在积极倡议蓝光系统应该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DVD保持兼容,以更加顺利地得以普及;这一倡议能否实现,有望在2013年见分晓。 蓝光的发起,除了被希望用以结束可擦写DVD标准之争的局面之外,其更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很可能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陆续启动(例如美国将在2003年先开通HDTV的陆基有线网,中国也确立了几年内HDTV逐渐全面取代传统电视网的计划)。实际上,用蓝色激光波段取代红色激光的存储技术,并非由DVD论坛的主要成员所研发,而是由日本的Nichia(日亚)和Toyoda Gosai这两家公司获得专利。据IDG的相关报道,这两家公司为了争夺蓝光存储技术上的专利问题,持续了长达6年之久的争议和诉讼,延缓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过,2002年8月中旬,这一争执最终达成和解,两家厂商采取和谈与合作的方式开始向其他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从而扫清了蓝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使早已蓄谋研发蓝光存储系统的各厂商笑颜绽开。 ◎ 发展史◎ 蓝光是由谁开发的?蓝光光盘格式是由蓝光光盘协会(BDA)开发的,蓝光光盘协会是一个由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电脑公司及媒体发行商巨头组成的组织,成立于2004年5月22日。目前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70家会员公司。 ◎ 董事局成员构成(19家)SONY(索尼) PHILIPS(飞利浦) Panasonic(松下) Pioneer(先锋) MITSUBISHI(三菱) HITACHI(日立) TDK SHARP(夏普) Apple(苹果) Dell(戴尔) Hewlett-Packard(惠普) SAMSUNG(三星) LG(乐金) Sun microsystems THOMSON(汤姆逊) 20th Century Fox(二十世纪福克斯) Warner Bros(华纳兄弟) Disney(迪士尼) Intel(英特尔) ◎ 格式之争1998年,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 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光盘的诞生。 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一共3册共5000美元,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 虽然目前BD与HD-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进行技术改革。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 2006年,索尼、先锋、三星等等都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在中国市场,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2008年8月,中国华录成为国内首家加入国际蓝光联盟、唯一贡献级会员,并正式提交DRA音频编码标准和AVS视频编码标准。 2008年2月16日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的头条新闻中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新闻节目中称,东芝在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中宣告彻底失败,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 从只支持HD-DVD的微软宣布同时支持两种格式,到前一段时间,HD-DVD阵营的华纳倒戈,东芝率领的HD-DVD阵营可以说越来越艰难,今天就连东芝都宣布了放弃HD-DVD格式,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 Blu-ray的应用2006年,索尼推出第一代蓝光播放器BDP-S1**国内未上市 2007年,索尼推出第二代蓝光播放器BDP-S300 2008年,索尼推出第三代蓝光播放器BDP-S350 2008年12月,华录推出国内第一台蓝光整机BDP0801 2008年12月,松下推出第一台蓝光播放机BD30\\BD50 2009年1月,华录推出第二款蓝光碟机BDP0821 2009年8月,飞利浦推出第一台蓝光机BDP3000 2009年9月,华录推出世界第一台应用DRA技术蓝光机BDP09222009年9月,SONY推出第四代蓝光机BDP-S360 2009年12月,华录推出HMC9502,开启了蓝光机网络下载的平台。 2010年3月,华录推出首款1500元内蓝光机BDP1001 2010年8月,华录推出首款千元内蓝光机BPD2012,一度成为蓝光产业里程碑的标准。 2010年8月,华录推出的BDP2018,独有抽插式硬盘设计,实现蓝光机与高清播放机的完美融合。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华录百纳公司在中国正式发布BD蓝光影 碟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开启了蓝光在中国商业化的运用, 在此前的PlayStation 3取得的骄人成绩为蓝光与HD-DVD的标准之战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部机器高达5000RMB的售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成本的桎梏使得Blu-ray Disc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性能标准 7.1环绕声道 1080信号输出 每秒24帧的电影般播放帧数 x.v.Colour色域标准 BRAVIA Theatre Sync影院同步功能 ◎ 企业支持设备供应商 ADM 奥迪恩 Singulus 宏威集团 M2 ORIGIN电子产品 索尼公司(Sony) ◎ 变动及大小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盘的容量为25或是22GB,足够刻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清晰电影。双层更可以达到46或54GB容量,足够刻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清晰电影。而容量为100GB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在目前的研究表示,TDK已经宣布研发出4层容量为100GB的光盘。蓝光影碟机是用蓝色激光读取盘上的文件。因蓝光波长较短,可以读取密度更大的光盘。那么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读写用的激光,是一种十分精确的光,精确到极限,就是光波长的一半,由于红光波长有700nm,而蓝光只有400nm,所以蓝激光实际上可以更精确一点,能够读写一个只有200nm的点,而相比之下,红色激光只能读写350nm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Blu-Ray Disk是蓝光盘,是DVD的下一代的标准之一,主导者为索尼与东芝,以索尼、松下、飞利浦为核心,又得到先锋、日立、三星、LG等巨头的鼎力支持。存储原理为沟槽记录方式,采用传统的沟槽进行记录,然而通过更加先进的抖颤寻址实现了对更大容量的存储与数据管理,目前已经达到惊世骇俗的100GB。与传统的CD或是DVD存储形式相比,BD光盘显然带来更好的反射率与存储密度,这是其实现容量突破的关键。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cm,和普通光盘(CD)及数码光盘(DVD)的尺寸一样。这种光盘利用405nm蓝色激光在单面单层光盘上可以录制、播放长达27GB的视频数据,比现有的DVD的容量大5倍以上(DVD的容量一般为4.7GB),可录制13小时普通电视节目或2小时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蓝光光盘采用MPEG-2压缩技术。 ◎ 中国区蓝光光盘由2008年中期SONY-DADC与中国相关部门达成协议,确定中国区蓝光光盘格式。注意这个中国版蓝光并不等同于之前蓝光阵营所划分的中国所在区域码。 中国区蓝光光盘,使用中国自主的编码格式,这种编码格式同样应用在EVD与CH-DVD中。效果级别据介绍等同于MPEG-4。 SONY-DADC:SONY集团专门负责光盘及相关技术的子公司,总部位于奥地利。 ◎ 另一种高清格式中国蓝光是新一代光盘存储规格,我国自主标准,联合创新的典范,光盘存储容量为单层15G/双层 30G,实现1920X1080顶级高清图像。 CBH中国蓝光CBHD标准CBHD全称是China Blu-ray High Definition(中国蓝光高清) CBHD是中国蓝光高清光盘的英文缩写,在调制编解码、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导航和版权保护系统等方面,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CBHD作为一种高清光盘格式标准,实现1080P全高清,是继VCD、DVD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不仅是DVD换代产品,也是高清时代里程碑式的产品,代表着高品位的需求。 中国蓝光三大优势 中国蓝光正版高清具有三大显著优势: 一、技术优势 基于AVS、H.264最先进的编码格式,在保证1080P顶级图像效果的前提下,使容量为15G X 2的CBHD光盘,容纳任一部电影而绰绰有余。 二、产业链优势 CBHD光盘与DVD光盘拥有相似的物理格式,因此,中国蓝光可以延续过去的产业基础,从节目编著、母盘生产、碟片复制等,均实现了大幅降低成本。 三、自主创新标准 自主知识产权 工信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审批中;拥有多项自主产权技术,联盟成立专利池,授权在中国即可进行。 低价是CBHD最大优势 中国CBHD之所以战胜日本蓝光,价格依然是主因,尽管蓝光光碟机价格要比DVD高很多,价格在300美元左右,光盘价格也高不少,市场还是能够迅速扩张,因为DVD与蓝光在视频质量上差别甚远。在中国,CBHD光盘价格约为7.4美元,蓝光光碟却高达29.6美元,这与美国售价相当。 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是CBHD的重要成员,旗下有一家工厂生产相关产品,工厂由中日企业共同投资。工厂管理层对CBHD发展很满意,他们表示,尽管CBHD播放器的组件贵不少,由于得到了一些HD DVD的免费技术专利,相对于DVD来说,再也不用交21美元一台的专利费,与蓝光相比更是省不少钱,所以利润也高很多。同时,它的光盘成本也与DVD一样便宜。 盗版是CBHD的救世主 报道称,CBHD能否发展,离不开终端的支持,在美国的六大电影公司中,只有华纳支持CBHD,向中国本土公司提供片版CBHD内容。当然,这并不会妨碍CBHD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盗版是强大的。随着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高,在经过一到两年的过度期之后,中国的所有市场都会转向CBHD,凭借低价优势,甚至会转攻美国市场。因此,内容提供商们可能不会拒绝发财机会,最终与CBHD协手。 既然CBHD在中国扩张如此之快,成本如此之低,中国没有理由不向全球进军。在与东京电视台的交谈中,中国的工程师相信CBHD在新兴国家拥有强劲的市场潜力,在全球其它一些地区,CBHD可能会成为HD规格的领导者,即使在西方蓝光阵地,它也有可能取胜。 如果这种状况真的发生,它将是中国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因为中国的大部分技术专利来自外国。 ◎ 蓝光光盘在读写数据时速度据蓝光光盘标准,1倍速的读/写速度被定义为36Mbps。不过,由于蓝光电影需要至少54Mbps的数据传输率,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2倍速(72Mbps)。当然,蓝光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如果我们假设光盘的最高转速为10000rpm时,在光盘的外圈达到12倍速是有可能的(约400Mbps)。这就是为什么蓝光光盘协会(BDA)已经计划在将来把速度提高到8倍速(288Mbps)或者更高。 ◎ BD(Blu-ray Disc)比DVD好在哪DVD的画面分辨率是720×576(PAL制式)或720×480(NTSC制式),每幅画面的有效象素数量为35万;BD碟机播放时的分辨率则是1920×1080,有效象素是207万,是DVD的5倍多。 BD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远远高于DVD,色彩还原能力比DVD高出数倍,画面非常细腻逼真。举个例子,画面上5个挨得很近的小黑点如果用BD看,是清楚可见的,而如果用DVD看,就是一个大黑斑。 BD音频压缩采用ExAC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高保真和环绕声,在信产部的评测中,BD音响效果是4.7分(满分5分),比杜比高出0.2分。因此,BD在听觉上带来的绝对是发烧级的享受。 BD能播放DVD盘吗?这是必须的。BD可以向后兼容DVD、SVCD、VCD、CD等。 另外,用BD播放它后面的格式(DVD、VCD等),能够将画面的输出质量提升30%以上。 ◎ 困境顾客想要统一格式的蓝色激光存储器。但各竞争方无视这种需求,把不兼容的产品大量推向市场,进行一场高技术的赌博。 要点 ·由于两个蓝色激光存储阵营无法就各自专有技术的融合达成妥协,因此他们将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先进的视频编解码方案可以在主流红色激光DVD 媒体上存储高清晰、长时间播放的影片。 ·红色激光行业希望自己能向多层、双面存储、高写入速度和尺寸多样性方向发展。 ·经过多年研发与大量未实现的预期之后,全息存储终于可望在明年进入市场。 行业标准变化如此多端,试问一下光驱动器、模块和媒体的制造厂商吧!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的统一技术方法能够鼓励广大行业供应商的支持,使顾客放心对该种方法的生存和长寿命的保证,因而促使他们打开口袋并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技术方法不能有规则地演进,顾客就不会重复掏腰包,则市场就会陷于停止不前,厂商就无法赚取利润。 回头来看看两年前EDN 有关光存储技术的深入报道,你会感到自那时以来似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参考文献1 和2)。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感觉是正确的。“+”、“-”刻录 DVD 以及可复写DVD 格式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DVD-RAM 仍然是一种适用的产品,用户将其用于硬驱仿真计算机设备中,而有些制造商把它纳入DVD 录像机、PVR(个人视频录像机),以及机顶盒中。全息存储仍然没有进入生产阶段。而争斗不休的Blu-ray和HD-DVD 光存储替代方案还在昂贵的对抗中争相显示着自己的优势。而这种争斗不尽快解决,将会威胁到市场从红色激光向蓝色激光的过渡过程。 事情原本可以不这样发展。“忘记历史必将重蹈覆辙,”美国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 在1905 年就这么说过。而在2 000多年前,中国哲学家孔子也说过:“温故而知新”。那么,今天的存储先锋们要从过去吸取哪些经验呢?对于新来者,请看看上世纪70 年代中期Betamax 和VHS 的格式大战。看看把DVD-Video 上市期拖延了三四年的那次炫耀与装模作样:首款产品在 1997 年下半年上市,而在1998 年底的圣诞购物季才取得显著的市场成功。或者回顾一下+、- 格式大战,只有那些具有广泛可用性的格式不可知论的通用播放机和录制机获得了开发。 无法妥协的困境 今年二月,Blu-ray与HD-DVD 阵营似乎吸取了历史教训。鉴于很有影响的CES(消费电子展)对两家集团明显不兼容格式的强烈反响,他们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尝试达成一种和解。但到本文发表时为止,看来事情并没有什么进展。Sony Consumer ELECTRONICS(索尼消费电子)总裁Ken Kutaragi 对谈判的评论是已经“结束”了,含Blu-ray的Playstation 3 内定于明年春天上市,而东芝公司总裁Tadashi Okamura 则称:“我们实际上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即双方的商品都上架出售。但市场不会让这种状况持续太久”。 Blu-ray支持者继续宣扬自己的革命性技术:每层的存储容量达到25GB。而HD-DVD则反驳说自己革命性方法能达到的每层15GB的容量已经足够使用,特别是它在媒体环境中还与今天DVD的兼容性,他们相信,兼容性可以加快现有光盘制造向下一代技术转换的速度,同时能将转换成本降至最低。五月底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 Media-Tech Expo大会成了双方大肆争斗发布新闻的场所:东芝公司推出了一个3层45GB容量的HD-DVD,它已接近了竞争对手的双层容量,而Blu-ray支持者TDK公司则用四层、100GB容量的原型机作回应。不到三周后,日立-万胜(Hitachi-Maxell)公司与威宝(Verbatim)公司宣布量产一次性写入的15GB HD DVD-R。今夏的这番争斗是去年12 月东芝公司与Memory-Tech推出双层媒体的继续,用户可以在普通DVD 播放机和下一代HD-DVD播放机上播放它,这样,就可以在既有播放机上看标准清晰度的电影,而在新型HD-DVD 播放机上看高清晰电影。在此消息宣布三周后,JVC公司作出了反应,它推出了一种33.5GB的光盘,其中包括一个25GB的Blu-ray层和一个8.5GB的双层DVD。 所有这些关于下一代光盘的争论都是针对消费市场的。蓝色激光存储已经进入量产,虽然还只是面向高端应用。例如,TDK公司 正在交付一种23.3GB的卡盒,号称每光头的传输速率达72Mbps,用于索尼公司的 XDCAM 专业光盘系统。相反,威宝(Verbatim)公司则提供30GB的 UDO(超高密度光盘)媒体,根据OPTICAL Storage Manager TIM Clatterbuck 的说法,初始用途是光盘库,以及法律、金融、保健与政府应用的专业台式系统。惠普公司、Plasmon公司与索尼公司一起开发了 UDO,索尼后来重新转向关注Blu-ray。Ecma 国际公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等标准机构已经批准了 UDO。Clatterbuck 称:“一次写入的UDO 媒体有50 年的数据寿命。对于渐进性工作和需要更新的文件,威宝公司的可重写UDO 媒体能提供超过1 万次的直接写入”(见附文“数据寿命”)。威宝公司亦称正在开发下一代60GB(单面)和 120GB(双面)的UDO 媒体。 如果我们将DVD 历史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南,则下一代蓝色激光媒体的主流应用估计会是视频捕捉和播放,至少是在其早期阶段。最近刚收购了Roxio公司的Sonic Solutions公司是Cyberlink、InterVideo、Ulead 等公司的竞争者,该公司正忙于为消费用户和专业用户准备下一代软件,从事着下一代光媒体及其相关的音频、视频编解码器及DRM(数字版权管理)机制的工作。Jim Taylor 是DVD 论坛FAQ 的维护人,也是DVD Demystified 的作者,Sonic Solutions 公司ADVANCEDTECHNOLOGYGroup 的总经理,他说:“在消费者节目创建层面上仍缺乏统一性,”这是因为Blu-ray与HD-DVD 的冲突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但这对他的公司的命运“不会有大的影响”。 但是,Blu-ray与 DH-DVD 的容量对于今天 miniDV 摄像机产生的标准清晰度图像显得过于夸张,而下一代的HDV 摄像机还没有低于1000 美元的界限。Taylor 对于格式混乱对高清晰预制电影市场的影响,以及Sonic 专业工具包的市场都作了预测,他说:“节目制造商会转向任何选定的格式。”他的乐观看法主要来自非常积极地向消费者推销新的设备的硬件供应商,以及力图使自己的格式成为事实的行业标准,因而他们会努力增加产量,降低价格。 2 胡歌2010年音乐专辑◎ 胡歌音乐专辑《蓝光 新歌+精选》 专辑发行日期:2010年7月2日 唱片公司:金牌大风专辑语言:国语 专辑介绍: 胡歌的全新专辑《蓝光》将于7月2日正式推出,日前首度曝光的同名主打歌《蓝光》,让所有人都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抛开所有戏剧演出的设定,胡歌不再只是剧中的角色,更是自己生活的男一号。在《蓝光》中人们可以体会到时光淬炼下胡歌的坚定和大气,用男人的气魄呼喊出的广阔情怀。《蓝光》是胡歌关于“爱”的理解,如同海与天,每天相对却永远碰不到彼此,但海的蓝恰 恰又是因为反射了天的蓝。而每个人眼里的蓝也不尽相同,有的明快灿烂,有的寂寞忧郁,有的则温柔包容。在繁忙的戏剧演出中,胡歌也在重整思绪。如今,他将心情沉淀,用声音带出他内心的思考。蓝色的一抹光芒是属他成熟的印记,丰富多样,却能层层包容,在阳光中折射出最本质最纯粹的光! 专辑曲目: 01. 蓝光(new) 02. 敢不敢爱(new)(完美时空2D回合网游大作《梦幻诛仙》主题曲) 03. 有一种歌(new) 04. 传闻 05. 遇到一个好人 06. 六月的雨(经典游戏改编巨作《仙剑奇侠传》插曲) 07. 她的眼睛会下雨 08. 爱你不会变(都市爱情剧《别爱我》插曲) 09. 一个人的海岸 10. 忘记时间(最强收视奇情浪漫武侠剧《仙剑奇侠传三》片尾曲) 11. 骑单车的日子 12. 告诉他,我爱她(古装大戏《少年杨家将》插曲) 13. 乌云然(金庸武侠大戏08《射雕英雄传》片尾曲) 14. 地与天 15. 去爱吧 “按照以往的习惯,我又一次在dead line"到来之前一两个小时才端坐在书桌前,来完成这份早就布置给我的“作业”,却也正因为自己的拖沓,让我在这个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刻,更加感受到大家的辛苦和制作这张专辑的不易。 众所周知,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歌手,在唱功和对音乐的理解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给制作人及制作团队都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从选歌到进棚录音,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要选出一首适合我又好听的歌并不容易,进棚将demo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来也需要很多次尝试。幸好,每当在我极力掩饰沮丧情绪的时候,都会看到你们善意和鼓励的眼神。 因为拍戏的原因,我投入带专辑制作上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可我的想法却很多,每个都是天马行空,没有你们的耐心,信任和理解,我的想法便无法实现,也不会有《蓝光》的发行,所以,我要在这里特别感谢金牌大风的Joanna,郭哥,Fish和雁鸣,唐人电影的Karen,静雅和Yoyo,还有我的制作人怪兽老师。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付出。谢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的栽培和帮助,让我们一同期待《蓝光》光芒万丈” ——胡歌 2010.6.7 ◎ 胡歌主唱歌曲主打歌曲 :蓝光——胡歌 作词:王瑜 作曲:程振兴 演唱:胡歌 歌词: 日出海平线 绽放蓝色的光芒 海与天 相连的地方 咫尺天涯 天边的浮云 只为听海去流浪 我为谁一路在歌唱 人海茫茫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遥遥相望在远方 等不及分享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默默守候在身 旁舍不得飞翔 日出海平线 绽放蓝色的光芒 海与天 相连的地方 咫尺天涯 天边的浮云 只为听海去流浪 我为谁一路在歌唱 人海茫茫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遥遥相望在远方 等不及分享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默默守候在身旁 舍不得飞翔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遥遥相望在远方 等不及分享 爱像一道蓝光 爱像一道蓝光 默默守候在身旁 舍不得飞翔 自2004年首次挑大梁在《仙剑奇侠传》中饰演男一号“李逍遥”开始,胡歌便以纯熟的演技、英气的外形征服了众多影迷,近年间,他已成功主演影视剧近20部,代表作有:《仙剑奇侠传》、《少年杨家将》、《别爱我》、《08版射雕英雄传》、《仙剑奇侠传三》、《神话》等,成就了“古装剧王子”、“内地首席偶像剧小生”等称号。从去年开始就横扫各地荧屏的《仙剑奇侠传三》,以及年初在央视大热的年度大戏《神话》更是让胡歌成为如今荧屏的收视保障王牌,两岸三地各大电视台最受欢迎的男主角。如今片约不断的胡歌,正在职场偶像剧《摩登新人类》中担任男一号,演绎翩翩贵公子。其后还将马不停蹄赶赴云南剧组开拍新戏,演艺之路愈发宽广。 同时,胡歌高涨的人气也让他成为商家眼里的最佳代言人,“古装王子”的形象让网络游戏为之倾心,成为完美时空公司《梦幻诛仙》的代言人,并为该款游戏演唱了荡气回肠的主题曲。同时胡歌优质健康的形象也深得德国护肤品牌mensplus男性主义的青睐。多才多艺的胡歌更运用他多角度的文字、视角独特的摄影作品在网络上记录他的人生感悟。在新浪微博上,即时信息的转发率可在半小时内即达万条以上,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名人微博。 胡歌是一个优秀的超人气演员,同时也是一个用心体会生活的真情歌手。在一部又一部大热的剧集中,他扮演着人生百态;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活历练中,他也体会着接踵而至的甜酸苦辣。2004年,胡歌首次为电视剧《仙剑奇侠传》配唱的插曲《六月的雨》也开启了他的乐坛之路。素来作为影视圈优质男一号的胡歌,用角色传递他人的故事,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在忙碌的戏剧世界中,借由音乐来抒发属于自己的情怀。经历蜕变的胡歌,诠释全新的曲风,前后发行了个人EP《珍惜》,首张个人专辑《出发》,同时先后演唱了《射雕英雄传》片尾曲《乌云然》以及《仙剑奇侠传三》的片尾曲《忘记时间》等。此次,胡歌将带来他的首张新歌+精选专辑《蓝光》,不仅会演唱三首量身打造的新歌,同时更完美记录了2004—2010年以来的所有代表作,让一路支持和喜爱他的朋友们收藏最用心唱歌的胡歌。 在胡歌的音乐世界里,一直非常崇拜许巍老师的音乐态度。那份属于男人的广阔胸怀、孤寂沧桑感正是他所向往的。所以在这次专辑制作中,唱片公司金牌大风特意为他量身打造了一首轻摇滚风的歌曲,以猛力一击迸发心底的呐喊。初听《蓝光》demo时,胡歌已表露出极大的喜爱之情,这正是他一直想追求的音乐方向。而这首歌的歌词部分更是源自胡歌的发想,在一次企划会议上,胡歌侃侃而谈他对于“爱”的理解,述说了一个海与天的故事。它们每天相对,却永远碰不到彼此,但海的蓝恰恰又是因为反射了天的蓝。两者间从静默、相守、相许到相爱的过程正是一份深沉悠远又内敛包容的爱,浪漫着又寂寞着……胡歌说他就是海天之间的那个歌者,去生活中寻找那道爱的蓝光。 初听《蓝光》时,人们可能会迷惑,这是胡歌的声音吗?因为这会是人们从未想象过的胡歌的另一面:抛开所有戏剧演出的设定,不再唱着温情的小情歌,用男人的气魄呼喊出广阔的情怀。作为专辑的同名主打歌,《蓝光》可以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胡歌的坚定和大气。对于这样的新挑战,胡歌演绎得动人至深。由于是第一次唱摇滚曲风,制作人和胡歌一起反复琢磨,在录音室时更是尝试了十多种不同的可能,虽然为了这首歌连续苦战了几十个小时,胡歌仍欣喜地表示:“这是我这么多年录歌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首,唱再多次都可以!” 3 PPTV电影PPTV 推出的蓝光电影,有上百部国内外优秀电影,其点播率也在一路攀升 4 润眼灯蓝光的危害! ·研究发现,可见光中的“蓝光”(400~500 nm)对眼睛有非常严重的伤害。该波长会让眼睛内的黄斑区的毒素量增高,加速晶状体转黄最后逐步转成白化,演变成白内障。 ·如果光线中没有蓝光,所有颜色将严重变调,变黄。因此如何平衡光线中的蓝光变成预防蓝光危害的根本。 爱德华医生润眼灯(Visual Function Improvement )原理 ·透过LED荧光粉的专利混合技术,有效减少有害的蓝光波长(400~500 nm)至安全的等级 ·选择最适合人眼工作的色温与显色指数,让视觉上即舒服又不会造成严重色差。 ·透过调光器设计3段亮度:分别适合小孩,白领,与老人使用 5 高能短波蓝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及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屏时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工作、生活、娱乐,这一切都是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显示屏来显示的。然而,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健康却与我们渐行渐远。 三种光谱对比图 老式的显象管屏幕会辐射出电磁波,这是每个电脑使用者都知道的常识,电磁波对人的健康伤害很大。但是如果有些人想,感谢平版显示屏,让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健康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你就错了;相反,情况可能变的更糟了。科学研究证实:视网膜细胞含有一种异常的视黄醛,英文名叫A2E。A2E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紫外区的335NM,另一个在蓝光区的435NM。A2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在没有光照黑暗的条件下具有毒性。在光照条件下其毒性大大地增加。 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第一步是由于在紫外区和蓝光区均有吸收峰,所以不论是紫外光或是蓝光均能激发使其释放出自由基离子。后者增大了它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坏作用从而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 再引起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光敏感细胞的功能是接受人射光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后者再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后成像。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如何防止高能短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由于紫外线在穿过我们普通眼镜或者眼睛角膜时通常会被吸收,而这种高能短波蓝光却能够穿透我们的眼睛达到视网膜底部。因此,如果过滤屏幕辐射的高能短波蓝光已经成为保护我们眼睛的重中之重!通过滴眼液(珍视明)虽然能够缓解我们的眼睛疲劳和酸涩,却不能真正的解决高能短波蓝光对我们的伤害。因此,配戴能够过滤高能短波蓝光的防辐射眼睛成了比较理想的选择。 另外,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眼睛休息,不要长时间让自己的眼睛对着电脑屏幕。每隔1-2小时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做做眼保健操。 2 户外旅游,滑雪等高强光环境下配戴防蓝光眼镜或太阳镜有效阻挡紫外线和蓝光的伤害。 3 多吃一些眼睛有益的食物,比如多食用含有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的蔬菜、水果。 4 日常办公环境下,在屏幕前配戴防蓝光辐射眼镜。 6 沈阳蓝光集团公司沈阳蓝光集团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自动控制、永磁电机及物联网产品为主,独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控制—驱动—曳引—监控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壮大,集团现有沈阳市蓝光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沈阳蓝光网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三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设立办事处,形成了遍及全国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 “科技兴企、技术优先”是蓝光集团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蓝光汇聚了国内电梯自动控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顶尖精英技术团队潜心致力于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并在二十年发展中逐步奠定了蓝光系列产品“业内权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地位,成为国内电梯自动控制领域的领航者。 目前,集团共拥有技术专利五十余项,并获得多次国家、省级科技奖励及发展基金的资助。 蓝光系列产品在东芝、三洋、奥的斯、迅达等150家国内外电梯厂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到俄罗斯、西班牙、韩国、日本、沙特、阿联酋、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羸得了良好国际口碑。集团销售业绩在2010年突破10亿元。2010年8月,占地100亩的永磁电机扩建生产基地投入建设。 蓝光集团将“汇集尖端人才、驾驭尖端科技、服务尖端客户;用我们的努力,创造客户的价值”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秉承“以人为本、激情、谦逊、正直、务实”的理念,凭籍成长性的薪金、福利(入职起缴纳五险一金)及完善的培训制度,为员工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与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同时蓝光集团独特,不拘一格的科技型人才成长机制也为"创业型""发明型"等不甘平庸的精英搭建了双赢平台,成为员工实现人生目标及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7 QQ飞车B级赛车◎ 赛车简介B车“蓝光”身披浅蓝色“战袍”,在骄阳的斜洒下,在车体的表面浮出了众多白色“小精灵”,甚是可爱。赛车从前至后呈楔形设计,这让它在抗衡空气阻力能力上尤为出众。车型集成世界顶尖跑车之张扬和豪华轿车之沉稳,耀眼的车灯深藏灯罩内,在黑夜中能够迸发惊人能量。车壳棱角分明,曲张有度,饱满有型,矫健身姿独占美工鳌头。智能尾翼因动力需求可自动调整,再次大大的补偿了空气阻力所带来的动力损失。 “蓝光”采用M-15发动机组,内吸双流设计的引擎,以及离子电镀的车身,综合性能比优于同级B车,获2011年度短道赛亚军。超低扁平进气口设计,能够同时满足数十个气缸同时正常工作。规则六边形排气让动力更加有力,完美突破以往圆口设计。钛钴合金轮架配上纳米高分子材质轮胎,能够给予车手们更加平稳与顺畅的驾驶体验。 ◎ 赛车数据8 铁线莲品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