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赖汉卿 |
释义 | 1、台湾东海大学教授个人简介赖汉卿 台湾省嘉义人,东海大学(台湾)教授,台湾地区数学会监事。他是台湾地区近代应用分析学少数先驱者之一,专长泛函分析、应用分析——最优化、数学规划、控制与最佳控制等。特别在调和分析的Ap(G)代数及其乘算子及集合函数的最优化理论等方面,均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国际分析学界享有颇佳盛名。 主要成就从1967年开始,他著有专业论文70余篇,专著17册。曾获杰出教学奖,中山学术奖(两次)、徐氏科学奖、台湾地区教育部学术奖、金鼎奖。在台湾地区数学界是一位颇有贡献的数学家。他曾任清华大学(台湾)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国立新加坡大学访问教授(三个月)、日本北海道大学与新泻大学访问教授(共一年)、美国爱渥华大学正教授(一年)、南非共和国开普敦大学讲座教授(两年半)、台湾地区数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及监事等职务。 成长历程1934年12月5日,赖汉卿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的一户贫苦农家。赖家世代务农,但赖家虽贫,赖父对儿子的教育却极其看重。1941年间,胸怀远见的赖父,让爱子赖汉卿进入乡间的小学读书。时值日本统治台湾,年方7岁的赖汉卿每天清早,先帮助父亲做一些田里的工作,然后才奔向学堂。 由于家境清寒,赖家甚至无法购买一双鞋子给他。从小学一年级至小学毕业的6个年头里,赖汉卿总是赤脚上学。当年台湾社会中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某小学中有一位清苦的学童,在某一个情况下得了一双鞋子,他总是爱惜地把玩着这双得来不易的新鞋子而舍不得穿上。因此,他每天把鞋子背在肩上,依然故我赤着双足去上学。有一天,当他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时,一不小心,脚板给一根木刺弄破了,鲜红的血染红了那黄澄澄的山路。那天真的小男孩惊呼道:“天呀!还好,幸好我没有把鞋子穿上!脚板破了,过些日子就会好起来,鞋子破了,就补不回来啊!”而赖汉卿参与了并走过了这个悲壮的时代。 1945年,日皇裕仁宣布了日本无条件向中国投降,台湾终于摆脱日本人统治。在小学四年级就读的赖汉卿始得更好的学习机会。1947年夏,他成功地考取了嘉义初级工业学校。3年后,他再次以优异的学业成绩考取了台南高级工业学校。在初中至高中毕业的6各学年,赖汉卿就读于专攻机械科。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极优等,总成绩亦名列前茅。 台南高级工业学校坐落在台南市近郊,从嘉义水上至台南的火车里程,当年的老火车要行走两个多小时。故此赖汉卿每天必需在清晨5时,从他住的村庄下寮行走到水上赶上第一班6点的火车,到台南为走读生。下午5时放学后,回到村庄已是星月高升的夜晚。故此,他总是匆匆忙忙地走在漆黑的乡间小路上。踏着凄苍的月色、踏着修长的影子,茫茫地奔向家中。因此赖汉卿每天在校里所学的课业,必需在火车上温习、思考、背诵、记忆,以恶劣的环境空间换取宝贵易逝的时间。在高中时,他主修材料力学与应用力学,加上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所以直接影响到他在日本学成后,从泛函分析走进了应用泛函分析及最优化理论的研究生涯中,写下了成功的一页。 大学时代高中毕业后,赖家家境依然欠佳。赖汉卿为了达成接受完整大学教育这个心愿,毅然放弃了他考中特考所分发的工作,而选择了公费助学这条途径,在1953年,他如愿考取了台湾师范大学,进入了师大数学系就读,毕业后在高中担任数学教师。1962年,赖汉卿因其在校成绩优异,乃被母系召回,担任助教一职。当时,台北师大数学系系主任为李新民教授。赖汉卿在大学时代曾经修习李所开设的科目“级数理论”,成绩斐然,故深受李之器重。 赖汉卿返回母系任职月余,即感到生活枯燥无味,每天只是批改低年级的学生作业,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比起他往日在高中当数学老师时的气氛,有天壤之别。赖汉卿再三思量,终于鼓起勇气向恩师道出心结,继而表达了辞职的意愿,欲重返高中教席。在得知李新民教授将创办新竹市清华大学的数学研究所,赖乃接受了恩师的忠告,继续留在系内且准备在来年2月初参加台湾清华大学首届数学所招生考试。 半年后,李新民教授如期调往新竹市清华大学担掌首任数学研究所所长。赖汉卿考取了1963年2月春季班,成为台湾清华数研所首届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清大数研所在80余名的考生中只录取了7名研究生,几番折腾,最后只剩下两名研究生在两年后取得首届之硕士学位,而赖为其中一人。另一位是刘慰侬先生,后职美国波音公司研究员。 当年社会景况人物两缺,清华亦在所难免。因此,清华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只能聘请外国学人作短期访问,开设暑期班,以救燃眉之急。第一年的暑期班开设三门课,其中一门课是美国加州大学一位教授开设的分析;第二门课是拓扑学,由杨忠道教授讲授;第三门是应用数学,由叶玄教授担任;第二年的暑期班更为精采:由几何大师,加州伯克莱大学陈省身讲授蹼几何(Web Geometry),另一位教授则讲授局部闭致T2空间(Locally compact HausdorffSpaces)。 1965年,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并留任清大数学系讲师。1967年,在“周鸿经教授纪念论文集”中,发表其生平第一篇学术论文,并被美国“数学评论”收录。在台湾早年的学术生态的大环境中,赖汉卿在而立之年便能写出如此高水平论文,实属台湾本土化数学研究的佼佼者。随后两年,他公费赴东北大学留学,并在日本学术院集刊先后发表三篇AP(G)代数及其乘算子方面的论文。返台后,1970年,获得台湾中山学术奖。同年,晋升为清华大学副教授。其后,赖汉卿续获取公费,负笈东瀛。1973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也是数学大师陈建功教授及苏步青教授的之母校。这两位数学先驱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留学于此。二战后的28年间,这所位于仙台的著名学府数学所,总共才颁发了17个理学博士学位,而赖汉卿更是日本在战败后第一位在东北帝大拿到博士学位的台湾数学家。在负笈东瀛前后6年中,赖汉卿不仅以AP(G)代数与巴纳(Banach)代数上的乘算子获得了东北帝大的理学博士殊荣,还先后在日本、台湾及美国发表了八篇专业论文,是宝岛台湾的一颗灿烂的数学明星。 研究与教学历程1973年,赖汉卿在取得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次年升任正教授,随后出任新竹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从1974年起,他开始参与国际数学界所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从日本留学后返回台湾,赖汉卿一直都留在新竹清华任教,对教学与研究深具热情,一直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导师。他常勉励学生:“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强调:“为学要有目标,尽己之能,勇往目标。为人处世,能做到至善之理想固然好。如未能到达,趋向它,虽不中,亦不远矣!”他更强调做学问的态度如解数学问题一样,很多数学问题不一定得出精确完美的解,但逼近论引导着我们,尽可能求得较精确之近似解也是难能可贵。赖先生的研究方向由早期所专攻的泛函分析、调和分析及乘算子等逐渐转向应用泛函分析、非线性分析的最优化理论方面。这大概是赖先生之人生哲学的最好写照。 从1965年开始,赖汉卿首先钻研AP(G)代数及其乘算子,将乘算子空间用某种函数空间来刻画区分。这些结果在调和分析上亦属具体贡献的一环.后来更由拓扑群上的纯量函数空间,转移至巴纳空间值的函数空间去探讨及刻画乘算子空间。这些成果后被有关数学论著多次引用。如:R.Larsen的专著:“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Multipliers”,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1980年,赖先生开始从泛函分析领域转至泛函分析应用研究,如对策论、最优化理论。尤其是目标函数为集合值之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皆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因此在台湾学术界先后获得多项大奖。除中山学术著作奖(1970及1983两次)外,他还获得徐氏科学奖(1974)、金鼎奖(1983,那是他主持编写“幼狮数学辞典”所受到的一个崇高肯定,对台湾地区数学汉语化有着历史性功绩)、台湾地区教育部学术奖(1984)、杰出教学奖(1987)及多次台湾地区科学委员会优等研究奖。 赖汉卿除参与台湾地区及外国的学术会议外,他亦曾应邀于1987—1988年间,前往美国爱渥华(Iowa)大学任职正教授,讲授微分方程与调和分析。与Kirk(当时爱大数学系系主任,专长为定点理论)及林伯禄教授等相交游。赖汉卿教授亦与樊教授相从交往。1983年夏,樊教授曾在台湾高雄的宴席上亲口对赖先生的学术下评语:“我想,在未来的数年里,赖教授在泛函分析乘算子上的成果将占有世界性的席位。”5年后(1988),樊教授在重访台湾数学界时,再次高兴地告诉赖先生:“您的文章(曾在 Mathematical Surveys and Monographsno. 29, 1988“驯服群”(Amenability)的专著(著者: A. T.Peterson)被引用!” 1990至1992年,受聘于南非共和国之开普敦大学为讲座正教授(即美国之荣誉教授)。是台湾地区第一位踏入南半球国度的数学家。 他先后曾任1983—1984、1986—1988两届的台湾地区数学学会理事长。也曾带领台湾地区数学家,参与1983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界数学家会议(ICM),此外,分别在1986年参与美国伯克莱的ICM及1990年的日本京都的ICM。 发挥余热届60之年,他从清华大学退下,转而投入台中私立东海大学任教。赖先生的一生,已有专著17册、专业论文70余篇。退休后,他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抖擞,如昔日一般把全部的时间投入教学与研究中,为台湾地区的数学研究作全面的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峡两岸尚未开放的日子里,赖教授早在1988年夏天已走访大陆北京的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参与华罗庚教授逝世二周年的纪念学术会议。与大陆数学界翘楚万哲先教授、杨乐教授、王元教授、谷超豪校长等交换了很多意见。对大陆、港、台三地频繁的学术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2、江西省国家安全厅助理巡视员赖汉卿(1945.12-)又名赖金生。江西省宁都县固厚乡古溪村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江西大学政治系毕业,大学学历。二 级 警 监 警 衔。1969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江西朱港农场、九江国棉三厂劳动锻炼。1970年8月起历任九江国棉三厂干事、副科长、科长。1983年8月任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2年12月任九江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武警消防支队党委书记、第一政委。1994年12月任九江市国家安全局党委书记、局长。2002年9月起任江西省国家安全厅助理巡视员 (副厅)。1987年受江西省公安厅嘉奖一次,1988年荣获公安部表彰的 “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先进个人”。1992年被九江市委评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荣立国家安全部个人二等功1次。2001年被江西省国家安全厅评为优秀公务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