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来仙洞 |
释义 | 作品名称:来仙洞 创作年代:明朝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王守仁 作品原文来仙洞 古洞春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霏霏。 书悬绝壁留僧偈①,花发层萝绣佛衣。 壶榼远从童冠集②,杖藜随处宦情微。 石门遥锁阳明鹤③,应笑山人久不归。 词语注释①僧偈:僧人的有关人生、生活、人世、生命等等认识的话语,叫偈语。偈,佛经中的唱词。 ②童冠:指儿童和成年人。 ③阳明鹤:王守仁的家乡亦有阳明洞,阳明鹤即关在家乡阳明洞的鹤。 作品译文春天的古洞还寒冷游人来得不多,绿色的苔藓和小草长满了小路。 悬崖绝壁上留有僧人书写的偈语,层层的藤萝开了花好象绣的佛衣。 人们带着食具来这里聚会,拄着拐杖随处都见到官宦心意淡微。 遥想家乡阳明洞石门锁着的那只鹤,此时可能在笑我久久不能回去。 作品简析这首诗写来仙洞的景致,表现了作者对山林泉石风光热爱之情。诗的前面部份是对景物的描写,格调清新,后面部份写游人,参杂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诗写景色彩淡雅,写人寥寥数语刻划入微,人融于景中,诗情画意犹如一幅水墨画。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